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研究

作者:张珍
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9.0(6.6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261880
  • 条形码:9787561261880 ; 978-7-5612-618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自英美作家的大量作品中选取代表作品“少而精”,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包含了各种文体的精华之作,并对节选的作品从思想意义、文学价值、写作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赏析和批评研究。以便让读者对作品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对英美文学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系统地把握。通过阅读作品及点评,读者可以培养良好的鉴赏英美文学的素养和能力,检验英语学习者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提高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研究 目录

**章 英国文学史概述
第二章 乔叟及其作品研究
一、乔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研究
二、乔叟作品的文学价值研究
三、《坎特伯雷故事》片段鉴赏

第三章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研究
一、莎士比亚三大时期的作品研究
二、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评述
三、莎士比亚悲剧之美及其人性探索——以《哈姆雷特》为例
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及意象特征
五、莎士比亚作品节选赏析

第四章 弗朗西斯·培根及其作品研究
一、弗朗西斯·培根的主要成就及哲学思想
二、《论读书》作品的赏析研究

第五章 17世纪英国文学及作品研究
一、17世纪文学创作背景研究
二、约翰·弥尔顿及其作品《失乐园》研究
三、17世纪“玄学派”诗歌研究

第六章 18世纪启蒙主义与英国文学研究
一、丹尼尔·笛福及其作品研究
二、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作品研究

第七章 英国前浪漫主义诗歌及诗人研究
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分析
二、威廉·布莱克及其作品研究
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及其诗歌浅析

第八章 英国后浪漫主义时期诗歌及诗人研究
一、雪莱及其诗歌《西风颂》探析
二、拜伦生命观对其诗歌创作影响探析
三、约翰·济慈短暂的人生苦旅对其作品的影响探究

第九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研究
一、狄更斯及其作品研究
二、简·奥斯丁及其作品研究
三、托马斯·哈代及其作品研究

第十章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研究
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二、华盛顿·欧文及其作品研究
……

第十一章 美国超验主义文学作品分析
第十二章 美国诗人惠特曼和艾米莉·狄金森研究
第十三章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
第十四章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研究
第十五章 美国20世纪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研究 节选

  《英美文学作品选读研究》:  二、简·奥斯丁及其作品研究  1.重新认识简·奥斯丁  英国作家简·奥斯丁已逝世两百多年了。在大部分读者的眼中,她的小说如一掬清泓,读起来只是清新淡雅,沁人心脾。书中既无惊心动魄的欧洲战事,亦无觥筹交错的名利场,多是乡间的婚恋嫁娶,而这些婚恋嫁娶,又大多以皆大欢喜作结,符合人们对世俗生活的美好期待;书中的绅士小姐文质彬彬,个个都是礼仪的典范。是的,与其他小说家相比,奥斯丁似乎太古板了。夏洛蒂·勃朗特曾经指责奥斯丁的作品苍白无力、缺乏真挚的感情,奥斯丁本人的生活很难称得上是无忧无虑的快乐,而是一种重压之下的优雅,而她在小说中设计的完满结局,也更像是她对于心灵聪慧的女主人公的一种愿望和祝福。要读懂奥斯丁的小说,还该仔细考察一番奥斯丁的生平才好。  现在我们读到奥斯丁的生平时,*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就是“终身未婚”和“热爱写作”。甚至就某种意义而言,“终身未婚”比“热爱写作”这一信息更容易令人津津乐道。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我们在提取这一信息时,我们已然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去体察,我们很容易忘记奥斯丁真正的成长背景:奥斯丁并非出生于一波又一波女权运动之后的今天,而是两百年前一个启蒙运动余温犹在、I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一个旧世界尚未瓦解、新思想已然萌动的时代。只有当我们把奥斯丁重置于18世纪的英国,我们才会对“终身未婚”与“热爱写作”之间的关联及碰撞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终身未婚”是对于奥斯丁的生活状态所做出的描述;“热爱写作”则是对于奥斯丁的职业状态所做出的描述。在今天,“终身未婚”也许不算罪过,“热爱写作”也不过是一种兴趣而已。但是在18世纪的英国,“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统治着整个社会。正如奥斯丁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当时主流社会的观点是:一位女性一生中*重要的“职业”应当是寻觅良婿、操持家庭;女性从事职业赚取薪金,反而是其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困窘的标志。因此,女性不仅不应当“终身未婚”,更不应当“热爱写作”。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奥斯丁不仅不是拘谨守旧的英国淑女,而且是超越时代的叛逆者。  奥斯丁这一形象不是一个活泼无虑的少女,而是一位努力突破社会桎梏、寻找安身立命之地的女性。从奥斯丁的小说中看,字里行间处处是幽默、欢笑,故事的结局也总是皆大欢喜,让人不禁以为奥斯丁一生过得清淡,大概不是多快乐,但也不该多么不快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奥斯丁出生于1775年12月16日。她喜欢唱歌跳舞,喜欢调侃,喜欢东游西逛交朋友,为人热情,并不似当今高冷、有“腔调”的文艺女青年。是的,如果在今天,奥斯丁应该是一位热爱广场舞和“黑暗料理”的文艺女青年。就是这位文艺女青年,当别人在楼下准备午饭的时候,独自躲在房间写作,门坏了也不修,因为这样的话,一来人,门吱吱呀呀,她就可以把稿件藏起来了。对于奥斯丁来说,写小说一定是一件很令人害羞的事情。除了写作,奥斯丁经常在各场舞会的圈子流连忘返,一场都不肯耽误。只可惜,奥斯丁本人恰恰就是贫困的单身女性,选择单身在一定程度上即意味着选择贫困;更何况,奥斯丁如此聪慧,对支配社会运转的规则、对女性的命运清楚至极,她完全可以选择富庶和舒适;但她仍然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写作、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这样看来,奥斯丁本人的生活很难称得上是无忧无虑的快乐,是一种重压之下的优雅,而她在小说中设计的完满结局,也更像是她对于心灵聪慧的女主人公的一种愿望和祝福。  在生命的*后11年间,生活的动荡让奥斯丁愈加深切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奈。曾经天真烂漫的调侃和嘲讽,此时渐渐沉淀成对生命的沉重思考:写作从少女式的轻慢风格,转变成了成熟而略显忧伤的笔触。好在奥斯丁在自己的家庭中获得了足够的爱与宽容。奥斯丁的家族虽然不算贵族,却也是书香门第。奥斯丁的父亲、兄长,都毕业于牛津或者剑桥,其家中拥有几百册的藏书。奥斯丁年少时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好的文学启蒙教育,也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涉足文学创作。奥斯丁经常构思一些短小的故事、谜语,在家中朗读,供人娱乐。  1801年,奥斯丁的父亲决定搬家到巴斯。正是在巴斯,奥斯丁经历了失恋的痛,也经历了丧父的痛。在《劝导》中,安妮一直说自己很讨厌巴斯,她拖延辗转,不愿意搬到巴斯。安妮对巴斯的复杂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奥斯丁本人对巴斯的复杂情感。据推测,奥斯丁在巴斯可能遇到了一位青年牧师,而这位牧师却不幸离世了。奥斯丁的姐姐卡桑德拉后来出于保护奥斯丁隐私的考虑销毁这一时期的通信,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奥斯丁在这一时期有一些感情波动。如果事件属实,这应当是奥斯丁生命中很认真的一段爱情。1805年,奥斯丁的父亲在巴斯去世。这给奥斯丁带来的打击是不可限量的。从情感层面而言,奥斯丁自然遭受了巨大的痛楚:从现实层面考虑,在当时的财产制度下,奥斯丁父亲去世的直接后果便是母女三人流离失所,无处可归。在《理智与情感》的开头,达什伍德母女四人无家可归,这与奥斯丁母女反复搬家的情景非常相似。《理智与情感》的初稿写成于1795年,彼时奥斯丁并未亲身经历丧父、搬家等事件,但其写作笔触之真实、情感之真挚,反映了奥斯丁写作的动机并非记录“街坊的八卦趣闻”,而是展现“请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的生命体验——奥斯丁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不同的人在遭遇困境时的心理体验,这是奥斯丁作为作家的伟大之处。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