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公共性批判与公共生活的重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公共性批判与公共生活的重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作者:张翠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5.5(4.9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公共性批判与公共生活的重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版权信息

公共性批判与公共生活的重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与公共性问题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公共性问题进行剖析,侧重分析了当代中国面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具体公共性问题,以及这些公共性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意蕴,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立场、公共性旨趣,以及具体的公共性理论表达;同时分析了古希腊以降的公共性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公共性思想的影响,并在比较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西方公共性理论的基础上,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公共性思想对于重建公共生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价值。很后,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思想,提出重建公共生活的基本方向与基本路径。

公共性批判与公共生活的重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目录

导论
一、公共性与公共生活
二、公共性批判
三、重建公共生活何以可能

**章 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与公共性问题的历史演变
**节 “人的依赖关系”的氏族社会的公共生活与公共性问题
一、氏族社会的公共生活
二、氏族社会的公共性问题
第二节 “人的依赖关系”的阶级社会的公共生活与公共性问题
一、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公共生活
二、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公共性问题
第三节 “物的依赖关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生活与公共性问题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生活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性问题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公共生活与公共性问题剖析
**节 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变迁
一、近代之前:异化的公共生活
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代中国:现代公共生活的兴起与异化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现代公共生活的缺失
四、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公共生活的产生与完善
第二节 当代中国面临的具体公共性问题
一、人与人之间的公共性问题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共性问题
第三节 当代中国公共性问题的成因
一、经济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文化因素
第四节 当代中国公共性问题的深刻影响
一、人的生存困境
二、社会的发展困境
……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意蕴
第四章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重建公共生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公共性批判与公共生活的重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节选

  《公共性批判与公共生活的重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从人类历史来看,人类社会的出现就意味着公共生活的形成,只不过*初的原始社会的公共生活是一种自在自发的公共生活,不是自觉自为的真正的公共生活。前面谈到,真正的公共生活必须以个体主体性为基础,没有个体主体性,也就没有公共生活。在原始社会,人们进行共同劳动、共同生产,劳动产品也在所有人之间实行直接分配,因而没有劳动分工和私有财产,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正因为没有公私之分,也没有统治与奴役之分,个人对自身的社会属性和对社会本身都缺乏反思,无法形成个体的独立性。这一时期的公共生活就是如何共同维持生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确保人类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存生命。当然,原始人类未形成相互独立的特殊利益,并不是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由极度低下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因此,原始社会的人不具备个体主体性特征,而只是作为依赖于原始共同体的附属物而生存的个体;这种没有个体主体性的“公共生活”,充其量是人类为了应对自然危机而自发进行协作的、表面上的“公共生活”,不是真正的公共生活。因为真正的公共生活需要具备三个原初要素:公共活动、公共理性和公共价值。原始社会的公共生活只能算作一种没有“公共理性”的“公共活动”。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部分人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关系和占有观念,社会由此出现了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社会开始发生分裂,出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个体有了对公与私的认识和反思,逐渐形成了主体性。可以说,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个人主体性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使个体形成了独立、自主、自由等精神品质。正是这些具有主体性的个体之间相互交往和合作,个人的主体性才发展成为主体间性;当相当数量的主体相互交往与合作,才形成超越二元主体间性的多元主体间性,这种多元主体间性与公共环境、公共活动、公共规则、公共需要、公共精神等相汇聚,才构成真正的自觉自为的公共生活。因此,真正的公共生活必须以*原初的个体主体性为基础,没有个体主体性,也就没有真正的公共生活。问题在于,私有制的出现在催生个人主体性的同时,也催生了公与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体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加上一直存在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影响着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发展,危害着人类的公共生活,因而成为每个个体都要共同面对的公共性问题。尽管这些公共性问题大多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但人类却不能自行解决这些问题。人类逐渐意识到,要继续生存下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就不能一直处于冲突和矛盾状态,而是要共同维护整个社会的相对和谐,共同维护大家赖以生存下去的公共生活,这就是国家应运而生的背景。“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①霍布斯眼中“利维坦”式的国家具有至高无上性和强有力的统治力,洛克和卢梭基于“人民让渡权利”而结成的契约国家具有解决纷争的权力,因此,为解决公共性问题而出现的国家确实能有力地消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但是,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其掌权者或者说统治阶级对整个社会具有绝对支配地位,这种等级上的划分又直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进而导致公共生活新的异化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日臻成熟,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裂出来,并与国家处于二分状态,在理论上可以弥补政治国家的不足,从而有可能消除公共生活的异化并重建良好的公共生活。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却使人处于物的统治之下,国家日益社会化,社会也日益国家化,良好的公共生活仍难重建。重建公共生活的基本方向应致力于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并*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理想状态。  ……

公共性批判与公共生活的重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张翠,女,1973年出生,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博士。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重庆市省部级课题5项,参研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荣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