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乡愁悠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773654
- 条形码:9787504773654 ; 978-7-5047-736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乡愁悠悠 本书特色
本稿件是作者曾在报纸等处发表的作品的精选汇总,作者用一颗赤子之心,关注家乡,关注生活,用文字叙说人世间的沧桑和感悟。全书主要是以乡情、亲情、乡景为背景创作的短文合集。作者一生爱好文学,打工路上,笔耕不辍,一路栽种文学诗草。
乡愁悠悠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爱的唠叨》《白萝卜》《城里米糕, 乡下米糕》《冬至汤圆》《跟着父亲锄地》《龙坪油面》《母亲的“下饭菜”》《母亲的端午粽》等散文。
乡愁悠悠 目录
白萝卜3
城里米糕,乡下米糕6
冬至汤圆9
跟着父亲锄地11
龙坪油面13
母亲的“下饭菜”15
母亲的端午粽17
母亲的腊月19
母亲的丝瓜21
陪母亲过中秋24
陪母亲年轻26
陪母亲挖笋28
生日忆父亲30
挖花生34
外婆的槐花香36
为母亲洗头39
枣子熟了41
中秋,陪母亲吃月饼43
重阳,陪母亲登高45
坝上夏风凉47
蝉鸣鼎沸的童年49
柳笛·风筝·童年52
牛背上的荷香55
天真无邪的童年57
童年的腊八粥59
童年雪趣61
我的启蒙老师64
小人书陪伴的童年66
人到中年话“七夕”68
毕业三十周年同学会感言70
人到中年话“落榜”72
半晤横岗74
采菱小记77
唱大戏耍龙狮79
春来武穴看花海81
此生*爱是书香84
打工路上,栽种文花诗草85
对联是新年的眉毛88
父亲的二胡90
父亲节给父亲写信92
根植故乡的歌者
——读帕男《装在画框里的故乡》94
古塔情思96
故乡的初夏99
故乡的秋天101
故乡的油菜花104
过冬节106
苦楝花香108
浪动千岛湖110
老港垂钓113
老街水事116
麻城赏杜鹃散记119
梅晴暑正袢123
难忘童年的“苕”味125
念师恩127
清明的思念128
秋满花桥131
秋念134
秋天的果实136
秋夜遐思
——写在同学会之前的思忆138
书香蟹味142
太白湖的夏雨145
外甥圆我军营梦148
魏高邑的橘子150
问禅灵山154
我的2017157
我的小榄生活159
我家有棵金橘树163
武汉的秋天166
乡村年事168
乡间有柿秋正红170
乡秋172
邂逅通天河174
新年碎语176
烟台行178
野菜香香181
约会龙感湖183
月在武湖明187
再会乡湖190
摘桑枣194
栀子花开196
中秋月饼198
爱上武汉这座城200
海棠花香205
卖鞋的小姑娘207
乡下的春210
宿武湖山庄212
雪思214
雪夜心语217
压岁钱219
夜踱山郊221
朱之文现象思223
受之有愧的“陪娘奖”226
秋天的野菊花228
山药鱼头230
远去了的乡村货郎担232
以书暖冬234
乡愁悠悠 节选
爱的唠叨 在城里稳定下来后,我把母亲从乡下接来同住。**次出远门的母亲,从农村来到城市,对一切都感到新鲜。 刚来的时候,母亲带来好多腌菜,一股脑儿全放进了冰箱,弄得所有的食品都是腌菜味。妻子看在眼里,嘴上没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心里肯定不高兴。带母亲去菜市场买菜,母亲总爱在市场外边的地摊上买,说地摊的菜便宜,说某某菜她先前也种过,乡下从来没这么贵过,然后一毛两毛地讨价还价,为节省一块钱而喜得手舞足蹈。 有次我买草莓给她尝鲜,等我们走后,她又放进冰箱想等我们回来一起吃,没想到被腌菜熏得一股浓浓的酸味。母亲却说:“这东西,味儿一点都不好,还不及老家的桑葚儿。”早就憋了口气的妻子,嘟囔着回了一声:“这草莓好贵的,哪有不好吃的,都是腌菜给弄的,好不好?”母亲一听,觉得受了委屈,一生气,嚷着要回家,哭着诉说那些年我们家陈谷子烂芝麻的事。说我忘本,不记得读书时靠腌菜度日的苦了。我好说歹说,妻子也是左赔礼右认错地劝了几天,才算让她消了气。 母亲有一间属于她自己的屋子。刚来时,妻子给她买了全套的新铺盖,可她却收起来折好放进了柜子里。她爱用从老家带来的旧棉布铺盖,被面印染紫花,被里补了几块补丁,显得土里土气、不伦不类。只有到了年节时母亲才会听妻子的,拿出新铺盖用几天,但节后很快就收起来。乡下老家民风淳朴,母亲养成了大白天敞开门的习惯。有时同事来串门,一眼就看得到母亲床上的“寒碜”,我们又不好解释,每每客人走后,我就唠叨没完,可母亲依旧我行我素。日子久了,妻子非但不怒,还劝我说:“娘念旧,这些旧物寄托着她老人家的乡村情结,棉花是她种的,棉线是她纺的,她喜欢,就由着她吧。” 也是,母亲在乡下生活了几十年,吃了大半辈子的苦,突然让她改变生活习性,只会让她惶恐不安。 母亲还有一个怪脾气,喜欢唠叨,大概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吧。因为工作,我们常常早出晚归,但每次出门,母亲总是大声嘱咐:天凉了要加件长衣服,下雨了要带把雨伞,路上注意安全……晚上回来晚了,守在客厅里的母亲又会大声提醒,不要用冷水洗脸,哪里备有开水,要记得泡个脚。刚开始我们还会应个声,时间久了,我就嫌她哕唆,多半不搭理她。 有一次母亲被姐姐接去小住,我下班回来,屋里冷冷清清的,总感觉少了什么,我又怀念起母亲的唠叨来。把母亲接回来的当晚,我依母亲吩咐炒了些口味清淡的菜,一碗鸡蛋番茄汤,一盘煎豆腐,多添了几个母亲亲手做的腌菜。吃饭时,母亲见了很高兴,说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接着就开始了她的唠叨,说家乡的萝卜青菜是做腌菜的上好原料,可惜现在的人不知道节俭,种的人也少了。又说腌菜在灾荒年是帮我们家大忙的,还说我小时候*爱吃腌菜,有时还偷吃……我听后笑得前仰后合,妻子在一旁赶紧扶住,打趣我像个孩子。 是啊,在母亲眼里,谁说我们不是孩童呢? (原载《金湖快报》2018年1月29日) 白萝卜 萝卜是普通家常菜,种类多,有红萝卜、青萝卜、白萝卜、紫萝卜等。老家武穴位于长江中下游鄂东北岸,堤内带沙质的土壤很适合栽种白萝卜。童年的大集体年代,粮食紧缺,几乎家家都会开垦荒地,种上三分半亩。那时乡下果木稀少,零食不多,土生土长的白萝卜,就成了孩子们眼里的“水果”。随手在自家园地里拔一颗,沟边一洗,咬上一口,清香爽口,甜脆如梨。 在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的说法。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萝卜是难得的药食两宜蔬菜。说起萝卜的功效,我深有感受。**次便秘,是我在寄宿中学读书时。几天大便不通,又不敢告诉老师,把人憋得不行。好不容易盼到周末,急急赶回家,母亲按乡下治便秘的土方,让我生吃白萝卜。没想到萝卜下肚第二天,肠胃就畅通了,实在是神奇。记忆中,还有一项是萝卜炖肉治胃病。有年春节,多年没上门的表叔,冒着雨雪过江来家走亲,不料路上被风寒侵袭,多年的老胃病犯了,祖母和家人都愁得不行!父亲说,生产队年前冻死了一头牛,家里分了几斤牛肉,还有些,要不用萝卜炖牛肉试试。母亲便用牛肉和捡来的牛骨头(那时牛骨头不值钱,没人要)炖萝卜汤招待表叔,没想到体弱多病的表叔,连着喝了半个多月的牛肉萝卜汤,回去后像变了个人似的,胃病再也没犯过。不过在乡下,牛是庄户人家的命根子,萝卜炖牛肉,一两年难得遇到一回,所以萝卜炖肉,多是炖猪肉,又以腊月为佳。用来炖肉的萝卜,多用通体如雪的大白萝卜,切成滚刀块。荤素搭配,肉烂而不腻,萝卜味道醇厚。辣子通红,排骨一夹,骨头脱落,肉极酥烂。食客莫不吃得满头大汗,痛快至极。 长大后,我工作在外,走的地方和接触的人多了,知道的事也多些。大体说来,萝卜在各地虽烹调制作方法有异,但都是一方美食。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专门提到萝卜丝配鱼翅,说是把萝卜丝放在鸡-汤里打几次滚后,再将鱼翅混合在其中,“令食者不能辨其为萝卜丝、为鱼翅”,这大
乡愁悠悠 作者简介
蒋绍斌,笔名雅梦,湖北武穴人,农民。中国寓言文学闪小说专业委员会湖北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雪莲》《今古传奇》《新传奇》《传奇故事》《金山》《散文诗》《微型小说月报》《武汉印象》《人民政协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国土资源报》《读者报》《华商报》《首都建设报》《乌鲁木齐晚报》《楚天都市报》《自学考试报》等国内各级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数百篇。多篇小说、诗歌、散文在全国性文学征文赛事上获奖。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8.4¥49.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0.5¥30.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