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独(2025版)
-
>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珍藏版全四册)
-
>
心归何处
-
>
(精装)罗马三巨头
-
>
野菊花
-
>
梁启超家书
-
>
我的父亲母亲: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2020年中国散文精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0219414
- 条形码:9787570219414 ; 978-7-5702-194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20年中国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1.此书是中国作协创研部精心选编,是2020年中国散文创作优秀作品大集结,代表了2020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较高水平,是文学积累的重要分支; 2.选取了不少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作家的散文,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对当年度作品创作、作家挖掘起到重要的作用; 3.全书主题丰富,并且分门别类,包含历史人文、社会风物、乡村振兴、人情世故等多个主题,涵盖了社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读性很强,适合文学研究及爱好者阅读收藏。
2020年中国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
《2020年中国散文精选》由中国作协创研部精心选编,分为静水流深、铁板弦歌、苍茫大地、人间辙迹、世说新语、沉沉心香六大部分,汇集60多篇2020年度中国散文佳作。选篇时力求选出该年*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选出精品和力作,内充充实,质量颇高,代表了2020年中国散文创作的实绩。同时反映2020年散文领域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和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所选文章雅俗共赏,尽可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本书作为文学创作年选,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珍贵的史料性。
2020年中国散文精选 目录
静水流深
稿边笔记(外二篇) / 贾平凹003
我们时代的塑胶跑道 / 迟子建007
历史就是文化史 / 蒋子龙014
旧书补缺 / 陆建德018
散文的时态 / 周晓枫021
女人的爱情小说 / 李美皆025
长安所思 / 朱鸿027
缤纷落发逐华年 / 兰善清033
字迹与个性 / 王晖038
人与树之随想 / 吕红(美)043
铁板弦歌
那催人泪目的邂逅 / 王巨才049
一炷心香望江城 / 陈世旭054
“福”盖全中国的大福字 / 韩小蕙056
甘肃扶贫小唱 / 黄亚洲065
在深圳布吉,追溯“植树节”的源头 / 杨晓升069
带着情与爱跋涉前行(节选) / 李掖平073
欢笑的神山 / 凌翼078
在王陶村遇见乡愁 / 李晓东083
秦巴山里民歌乡 / 刘益善090
大美田园 / 王本道095
苍茫大地
北面山河 / 杨海蒂101
在海边静想岁月
——写在城市120周年生日之际 / 素素106
一座围屋的回响 / 刘上洋115
春节从冬至开始 / 卓然122
长江西流簰洲湾 / 叶梅133
在河西走廊聆听 / 苏沧桑137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走近良渚 / 胡翔140
乌江水远 / 刘照进143
看看红碱淖 / 梦野149
五号鹤 / 格致151
澳门莲花地 / 杨文丰158
走不出吐峪沟(节选) / 孤岛166
人间辙迹
“九头鸟”的前世今生 / 刘汉俊173
孙桥村遗梦(节选) / 吴周文183
樟树下,外婆家 / 朝颜189
遥远的椿树 / 陈奕纯197
张中行与“请勿改动” / 刘江滨202
与君安坐吃擂茶
——写在汪曾祺百年诞辰的祭日 / 赵李红205
兵心玉壶 / 刘兆林210
盈盈尺素 / 梁鸿鹰213
列车上的“三人谈” / 王国平227
毛毡里的马槽子 / 小七232
世说新语
祖巷 / 王剑冰239
一块姓赵的岩石 / 陈启文250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背后 / 穆涛256
《照夜白》,散日余(节选) / 陆梅259
探访李白墓园:天生我材,千金散尽 / 韦力264
婉约的误读 / 杨闻宇270
永宁山之神 / 阿莹276
永无止息的海涛 / 逄金一279
沉沉心香
文学,是他心里捧出的阳光 / 冯秋子285
念徐坚忠 / 程绍国290
父爱如山,想起阎纲老师 / 阿拉旦·淖尔295
接女儿上学的日子 / 李育善300
五月墓园独语
——庚子年母亲节祭母 / 高伟302
爷爷之谜 / 任慧文309
爷爷从果园离开 / 张新一315
父逝之伤 / 钱国丹321
爸爸的背 / 林海蓓327
母亲的爆米花 / 江子329
两位女性 / 江洋才让332
慢下来的时光(节选) / 林纾英338
2020年中国散文精选 节选
稿边笔记(外二篇) 贾平凹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中国故事。 现在许多文学作品包括艺术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中国文化的表现。但那都是明清以后的东西,而明清是中国社会的衰败期,不是中国社会的鼎盛和强劲期。 那些拳脚、灯笼、舞狮、吃饺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是浅薄的、零碎的、表面的东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国文化一定要寻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国文化中太阳历和阴阳五行的建立,是关于中华民族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它的哲学观点?比如中国的儒、释、道,道是讲天人合一,释是讲心的转化,儒是讲自身的修养和处世的中庸。这三教是如何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构成和运行的? 比如,除了儒释道外,中国民间又同时认为万物有灵,对天敬畏。中国文化中这些元典的东西、核心的东西,才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性格。它重整体、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关系、重秩序。深入了解这些,中国的社会才能看得懂,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性格、宗教和哲学,进而影响和左右着中国人的审美,形成了它的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我早年曾说过,我们的写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学学习,目光要盯住全人类的主流东西,而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华民族的东西。 我举了个例子,当我们没有乘坐过飞机,我们认为天是阴晴的,月是圆缺的,云是聚散的,当我们乘坐了飞机,才发现云层之上都是阳光,穿过任何一朵云,无论这朵云是导致着下雨或是冰雹雷电,穿过去,都是阳光。如果把阳光比喻为人类共通的东西,我们的作品一定要穿过这些云朵直至阳光处。而同时,我们是存在于某一朵云下的,即使这云朵在下雨下冰雹,我们也不必从这朵云下跑去另一朵云下,就在这一朵云下努力穿过去到阳光处。 这朵云是我们的生存环境,穿过,就是我们的表现形式。为了穿过我们的云层,我也曾经把我们的戏剧与西方的话剧做过比较,把我们的水墨画与西方的油画做过比较,把我们的中医与西医做过比较。戏剧更多的是写意,话剧更多的是写实,水墨画更多的是线条,油画更多的是色块,中医更多的是综合,西医更多的是分析。我讲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读中国故事时,不仅要看到这个故事是否传奇、是否热闹、是否精彩,更要看到这个故事是怎么讲的,看它的思维、方法、语言是否是中国式的。 蛙事 世上万物都分阴阳,蛙就属于阳,它来自水里。先是在小河或池塘中,那浮着的一片黏糊糊的东西内有了些黑点,黑点长大了,生出个尾巴,便跟着鱼游。它以为它也是鱼,游着游着,有一天把尾巴游掉了,从水里爬上岸来。 有两种动物对自己的出身疑惑不已,一种是蝴蝶,本是在地上爬的,怎么竟飞到空中?一种是蛙,为什么可以在湖河里又可以在陆地上?蝴蝶不吭声的,一生都在寻访着哪一朵花是它的前世,而蛙只是惊叫:哇!哇!哇!它的叫声就成了它的名字。 蛙是人从来没有豢养过却与人不即不离的动物,它和燕子一样古老。但燕子是报春的,在人家的门楣上和屋梁上处之超然。蛙永远在水畔和田野,关注着吃,吃成了大肚子,再就是繁殖。 蛙的眼睛间距很宽,似乎有的还长在前额,有的就长在了额的两侧,大而圆,不闭合。它刚出生时的惊叹,后来可能是看到了湖河或陆地的许多秽事与不祥,惊叹遂为质问,进而抒发,便日夜蛙声不歇。愈是质问,愈是抒发,生出了怒气和志气,脖子下就有了大的气囊。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所败,被释放的路上,见一蛙,下车恭拜,说:“彼亦有气者?!”立下雪耻志向,修德治兵,*终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谐音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独特思维,把蝙蝠能联系到福,把有鱼能联系到有余,甚至在那么多的刺绣、剪纸、石刻、绘图上,女娲的造像就是只蛙。我的名字里有个凹字,我也谐音呀,就喜欢蛙,于是家里收藏了各种各样的石蛙,水蛙,陶蛙,玉蛙和瓷蛙。在收藏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发觉我的胳膊腿细起来,肚腹日渐硕大。我戏谑自己也成一只蛙了,一只会写作的蛙。 或许蛙的叫声是多了些,这叫声使有些人听着舒坦,也让有些人听了胆寒。毛泽东写过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但蛙也有不叫的时候,它若不叫,这个世界才是空旷和恐惧。我在广西的乡下见过用蛙防贼的事,是把蛙盛在带孔的土罐里,置于院子四角,夜里在蛙鸣中主人安睡,而突然没了叫声,主人赶紧出来查看,果然有贼已潜入院。 虽然有青蛙王子的童话,但更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笑话,蛙确实样子丑陋,暴睛阔嘴,且短胳膊短腿的,走路还是跳着,一跳一乍远,一跳一乍远。但我终于读到一本古书,上面写着蟾蜍、癞蛤蟆都是蛙的别名,还写着嫦娥的名字原来叫恒我,说:“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啊哈,蛙是由美人变的,它是长生,它是黑夜中的月亮。 ……
2020年中国散文精选 作者简介
中国作协创研部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一部分。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年选套集,
- >
朝闻道
朝闻道
¥14.8¥23.8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5.4¥48.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13.7¥30 -
生活的事实
¥13.2¥38 -
昨日书林:西潮
¥18.4¥58 -
身边的风景.汪曾祺散文
¥8.5¥25 -
活着
¥34.7¥45 -
山月记
¥15.4¥39
新美南吉童话集(全四册)(精装)
¥81.4¥148.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社会组织参与研究
¥41.6¥58.0新书--小小话语力量大(精装)
¥37.4¥56.0天问
¥252.0¥420.0战争的本质
¥29.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