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江河流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092476
- 条形码:9787517092476 ; 978-7-5170-924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江河流长 本书特色
本书在内容上一是基于在水利实践过程中的迫切需要对治水理念的一点探索;二是为参加会议和活动紧扣主题写的交流材料;三是为杂志、报刊撰写的一些文章;四是江河文化考察后的感悟;五是几篇读书体会和基于水的杂感。
江河流长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字表现形式展开叙述, 讲述了作者对水文化方面的学习与感悟, 体现了作者对水文化领域的执着研究与深切情怀。内容主要由基于在水利实践过程中的迫切需要对治水理念的一点探索、为参加会议和活动紧扣主题写的交流材料、为杂志和报刊撰写的文章、对江河文化考察后的感悟以及几篇读书体会、基于水的杂谈感想组成。本书共分为江河魂、水之道、水思辨、水生态四个部分。
江河流长 目录
自序
不是前言的前言
**篇 江河魂
渭水基因
探寻中华民族母亲的踪迹
我是秦人
丝路成就昆明池
一碗面的仁义道德
国水汉江
秦巴相拥 汉水情长
天汉·汉源·西汉水 自古汉水一家亲
汉水入渭 女儿情长
多彩无定河
泾河龙王
中国龙,龙崇拜起源、形成之遐想
龙崇拜到龙王崇拜是从自然神到人神的崇拜
泾河龙王与《西游记》
泾河龙王文化的遗存与发展
洛河三色
黄土 黄陵 黄龙人
红军 红苹果
古柏绿韵
红色延河
闲话嘉陵江
钱塘归来
源出黄山
库蓄千岛
画尽江山
人间天堂
钱塘潮涌
第二篇 水之道
汉水入渭惠千秋
干渴之困
解渴之水哪里来
关键的历史时刻
领跑世界破难题
一碗米粉一条渠
大风起兮云飞扬
从团结水库到汉城湖
登高沐汉风——感受汉文化
霸城门前观鱼跃——感受水文化
水竹仪祉
情系水,志在水,事为水,功成于水
教书育人重品德,三求三不是本色
长寿塬的水
家乡的水井
好重一座坝
时空如水
第三篇 水思辨
文化自信的水担当
郑国渠与中国灌溉文明
关中古代水利成就及现代传承
弘扬渭河水文化 促进流域和谐发展
临泽带流统万城
秦淮河是秦始皇开凿?
遵义的感动
新时代水利工作之思考
水利源于创新 发展于创新
第四篇 水生态
在资源节约型社会下的关中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渭河生态环境构建与关中经济率先发展
护渭河健康生命的探索与实践
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全过程
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规划的几点思考
在水源区保护硬约束条件下陕南发展的讨论
浅议安康在汉江水源保护中的地位
后记
江河流长 节选
渭水基因 地球上的生命源头在哪里,科学家有科学家的探究,哲学家有哲学家的论述,道有道的看法,佛有佛的论断,教有教的教义,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日,看倪萍主持的中央电视台大型生活类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节目上展示的DNA比对的神奇能力,让多少离散又重聚的家人喜极而泣。笔者突发狂想:如果用这么神奇、成熟的技术把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DNA基因都测出来,而后再找出其共有的遗传片断,顺其线索追下去,不就找到生命之源了吗? 人类作为地球上有生命的物种之一,其起源要比生命的起源晚许多,尽管到目前为止,在空间和时间上尚无定论,但人来自于猿、进化在数百万年区间的观点似被考古所证实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至于约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来自哪里,似有东非之说,又有多源之论。啊哈,我还是随大流,拥护多源说吧。因为,我认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这个东西,说透了,它是人造的,是被人化了的看得见或看不见但内心世界里又一刻离不开的东西,是人对自然的、社会的、自我的不断感知、认同、改造、调整、完善、发展、提升过程中产生的,更是人为了平衡、满足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需要而形成的。这里,人是基础、主体、主线,有了人,才有产生文化的基础和可能,有了人对自然的、他人的、自我的欲望才有文化生成的动力。欲望,是人类一切有所作为的动力。这里,环境是立体的、多维的。从空间维度上说,有天、天外、宇宙等;有大地、河川、高山、丘陵、海洋、树木等;有地表、地幔、地壳、地核、地心等。从时间维度上说,有旧石器、新石器、古代、近代、现代、未来等;从社会维度说,有母系、父系氏族,有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了,还有我们信奉的共产主义社会,等等。这使文化有了繁杂性、复杂性、多样性、多元性。 笔者以为,文化形成之初,人所处的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的*基本的生存要素是阳光、空气、水等。天上的太阳离我们有点远,能看见,但够不着,所以,我们的祖先只能用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这样的神话给我们传递出人类对上古洪旱灾害的不满和与灾害抗争的决心与行为,因此,阳光对初期文化形成是有影响的,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空气呢,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早期人类吸入的空气绝对是洁净的,负氧离子是超需求的,所以,文化形成初期的人类对洁净的空气绝对不像今天我们有这样强烈的欲望,因此,也就失去了产生文化的动力,这也是今天我们难以感受到古人给我们传递出有关空气信息的原因。那么,水呢?水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须臾离不开的,对早期人类来说,它就在身边,渴可饮,饥可食(渔猎),脏可浴,污可洗,美可观,行能游,闲可戏。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人们形成了一些习惯、习俗,这就产生了以水为主体的文化现象。所以,我们今天说,水文化是母体文化、源文化、是文化中的基因文化。 河流是水体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对文化生成初期的人类非常重要,由于水的生命源特性和人类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阶段陛,人类的发展路线图是从小溪、小河到中河,到大河,再走向海洋。在这一过程中,河流对文化直至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渭河是这样一条河,从其发源地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经天水到陕西省关中,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到潼关县融入中华母亲河的怀抱中,全长818千米,就长度来说,可以算是我国一条中型河流吧,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和希腊的国土面积大体相当,涉及甘肃、陕西两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多年平均入黄水量80亿立方米来说,与长江以南的河流相比,可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可就是这条被称为黄河**支流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全部过程,承载了中华民族自远古以来大量的文化信息,成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时期。她作为中华文明产生的*重要区域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并还在继续产生着重要影响。今天,翻开中国的文明史,到处都留有她的影子。坊间流传着中华五千年看陕西,历史文化学者说:陕西是中国文化的“芯片”和“硬盘”;世界友人讲:到中国不到西安等于没到中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说渭河是一条流淌着中华文化基因的河流。 探寻中华民族母亲的踪迹 中国有句老话:母亲在哪家在哪。唐朝诗人韩愈曾站在位于灞河边的蓝桥关上,回望长安发出“云横秦岭家何在”的感慨。 灞河是渭河南岸众多发源于秦岭的支流之一,它自秦岭蓝田县灞源乡出,流经西安市蓝田县、灞桥区汇入渭河,全长109千米。灞河古称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秦汉时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桥,名日灞桥,是关中交通要冲,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关中八景”之一“灞柳风雪”出于此,“折柳送友人”的典故发生于此,也是《水经注》上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之一。 在灞河流经的蓝田县城西北十多公里的河之东岸,有一个与白鹿塬隔水相望,北枕骊山、南
江河流长 作者简介
蒋建军,男,1961年4月生,陕西渭南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西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省水利发展调查与引汉济渭工程协调办公室主任。著有《水资源与水工程管理研究》《渭河箴言》,主编《渭河论坛——渭河水资源论文集》《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前期工作与准备工程建设概要》《陕西江河史话》等书籍十余册,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22.4¥49.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4.4¥48.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3.4¥42.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