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918619
- 条形码:9787568918619 ; 978-7-5689-186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调查分析、实践探索、理论思考三个部分,围绕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内容包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解析、其基本理论的新解读、功能与价值的再挖掘、工作模式与体系的标准化、队伍建设的层次性、咨询伦理中的悖论与解决、团队辅导要轻游戏重分享、高校心理咨询实践的独特性、危机管理与应对的系统性等;既有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深入探析,又有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总结,内容丰富,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注重实证性、定量化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目录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章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
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重要意义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
**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第三章 互联网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节 互联网的含义
第二节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第三节 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四章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
**节 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理论
第二节 基于“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心理活动的类型与特点
第三节 互联网普及环境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视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发展
**节 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动机分析及心理反应
第二节 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培养
第三节 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第四节 互联网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第六章 大学生互联网道德心理及其素质提升
**节 互联网道德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的现状
第三节 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素质
附录 大学生上网时间所占比例的数据统计
参考文献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节选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一、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知、情、意、行都正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充满了神奇的诱惑。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 认知是指感觉输入的转换、归纳、阐述、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思考事物和感受事物的过程。大学生处在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成熟的阶段,求知欲强,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网络生活方式的普及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生活方式为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尼葛洛庞帝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形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尽管这种做法似乎把重要的艺术作品全然世俗化了,但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后的成品。这一过程可能是单一心灵的迷狂幻想、许多人的集体想象或是革命团体的共同梦想。”网络生活中的个体既是网络社会的成员,又是具有选择性和生产性的个人。网上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要求大学生选择对自我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被信息的海洋淹没。他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生活”在网络世界里,这种选择行为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和多样化,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及行动的方向,使个体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代大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更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网络的高科技特点进一步使当代大学生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培养创造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网络生活方式频繁使大学生对信息消化不良,降低了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大学生在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因为社会化信息的冲突而产生认知失调。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的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如果不是“无关的关系”,就肯定是“协调”和“失调”的关系。大学生网络生活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同现实生活方式发生着冲突,会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失调。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在现实的和虚拟的两种社会化途径和生活方式中,大学生更多地倾向于选取后一种方式,但是现实又始终是不可抗拒的存在。可见,虚拟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现实生活方式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会致使广大青年学生产生认知失调。 过度接触会造成认知麻痹,人们长时间感知同一事物后容易对该事物的感受性降低,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适应”。网上海量的信息容易使大学生头脑麻木,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消极影响。从人认知活动的规律这一角度来讲,当外界信息的输入量超过人的正常承载量之后,容易造成人的心理压力和思维混乱,因为这些没有经过消化的信息残留会在潜意识中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思考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大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势必导致大学生感知能力的降低; (二)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从情感体验的发展过程来看,大学生的情感还具有想象性的特点,常常会有一种不现实的体验。大学生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喜、怒、哀、乐在他们的情感中都有强烈的表现。网络生活方式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抒发情感的空间,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情感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网络生活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情感表达的空间,有利于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相当程度的“撒谎”行为,需要某种“面具”。网络生活方式的匿名性带来了个体行为方式的去抑性,使个体基于道德准则的要求和社会规范的约束而形成的自我克制力大大减弱。网络生活的“遮蔽”和“再造”作用,能够随意修饰人的身份,使网络自然而然成为潜意识和“自我”宣泄的场所,也成为那些不堪现实生活重负的个体的“心灵的避难所”。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可以卸掉日常生活中的面具,大胆地将真我展现出来;能得到毫无功利的情谊的关怀和尊重,为郁闷、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找到宣泄口,从而排除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健康;可以突破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建立起和谐、平等、自信的人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