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鲜活语文教学主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580011
- 条形码:9787561580011 ; 978-7-5615-800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鲜活语文教学主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论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鲜活语文”教学主张的专著。本书首先追溯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以厘清“核心素养”课程理念的来龙去脉;进而以其为视域,选择相关的参照系,审视观照“鲜活语文”教学主张的凝炼萃取和实践探索,发掘语文课程研究的适切主题,重新定位语文课程研究的价值,开拓语文课程研究的多元路径,丰富语文课程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地感知、体认和把握其意义与价值、内涵与创新,探讨了“鲜活语文”教学主张实施的现实路径。?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鲜活语文教学主张 目录
上篇 寻绎——核心素养视域下“鲜活语文”教学主张的建构
**章 钩沉:课程改革历史沿革追溯
**节 曲折的探索(1949-1976年)
第二节 从教学话语到课程话语(1977年至今)
第二章 视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
**节 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取向
第二节 贯穿课程始终的整体内在品质
第三节 内蕴鲜明的学生主体意识
第三章 建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鲜活语文”教学主张
**节 国内外关于“鲜活语文”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鲜活语文”教学主张的建构
下篇 践履——核心素养视域下“鲜活语文”的实践探索
第四章 从静态文本走向体验生发——“鲜活语文”之课程观
**节 语文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第二节 师生共同探求语文课程之鲜活途径
第五章 从平等协同走向多元立体——“鲜活语文”之教学观
**节 平等、融洽的师生协同关系
第二节 多元、立体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第六章 从品味涵泳走向生活世界——“鲜活语文”之学习观
**节 语感的涵泳
第二节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第七章 反思:“鲜活语文”之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节 重新反观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第二节 启悟学生真切感知和体验语文之美
第三节 培育学生终身受益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八章 沉潜:“鲜活语文”之教学实践专题研究
**节 “鲜活语文”的相关教学目标研究
第二节 “鲜活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第三节 “鲜活语文”的教学思维研究
第四节 “鲜活语文”的教学过程研究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鲜活语文教学主张 节选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鲜活语文”教学主张》: (二)浸润揣摩 古往今来,大家巨擘博览笃学,吐纳珠玉,取譬用事信手拈来,遣词造句巧慧得体,或发警策精辟之论,或扬新颖清雅之声,风雅留存后世,文学文化经典汗牛充栋。仅以诗歌和散文论,其产生与成熟*早,历史*长,*受重视,发展也*为充分。古人抒情、言志、记事,乃至交际,无不用此。而从先秦到近代,名作、名家和诗文流派也不计其数。面对如此宏博的经典,如何祛除学养不足、知识局狭和识见肤浅的痼疾?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其“养根”与“加膏”喻示我们,要从经典中汲取养分,丰富学识,砥砺德行。推而广之,要多涉猎典范诗文,深切感受祖国丰赡而富于表现力与张力的语言文字,准确领悟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深邃睿智的思想哲理和泓富广博的文化信息,加强汉语言文学与诗文佳作名篇的学习和涵泳,反复浸润揣摩,提升语感。 试以笔者教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从用典艺术的角度,简单分析浸润揣摩、提升语感的教学实践。 教学总体分两大板块,板块一是知人论世,重点介绍词人词作与宋词用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获得初步印象:词产生于酒席歌筵之间,晚唐五代及宋初的词很少用典,“及至诗人苏轼与赋家周邦彦在词坛上相继出现,始稍稍在词中使用古典,但周氏之用古典多只限于以唐人之诗句为主,苏氏之用典亦远不及辛氏之多而且广”。辛弃疾熔经铸史,驱使百家,笼万物于笔端,化腐朽为神奇,堪称词史上用典*出色的词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辛词用典艺术的典范。面对京口北固亭的无限风光,辛弃疾在怀古时,精心选择了跟镇江史实相关的四位历史人物(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以及跟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用以抒发胸中久蓄的复杂情感。 板块二是课堂涵泳,大致分三个步骤:一是学生课外发掘史料,沉潜思考。首先,查找孙权、刘裕、刘义隆和拓跋焘等人与辛词中的怀古之地——京口相关的历史,如孙权在京口起兵,与曹、刘鼎足而立,曾使强敌曹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的感叹,思考词人怀古之用意。其次,查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相关历史,思考战国名将廉颇的遭遇与宋代词人辛弃疾所抒情感的内在关联。二是让学生虚心静气,沐心而读。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反复吟诵,不断涵泳,将自己整个身心浸润于文本所营造的浓厚氛围之中,为下一步课堂涵泳积情蓄势。三是涵泳辛词的用典艺术。经过前两个步骤的浸润揣摩,在课堂讨论时,学生逐渐领悟辛词多广用典的良苦用心。明确了辛词上片两处用典意在抒发对“千古英雄”孙仲谋与“气吞万里如虎”之豪杰刘裕的倾慕,寄托矢志抗金复国的雄心壮志。下片“元嘉草草”三句两处用典: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于是“封狼居胥山”,庆祝胜利;刘义隆好大喜功,急欲效法,仓促北伐,结果“赢得仓皇北顾”。此处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警示当朝统治者应当记取历史教训,不可急于事功,轻启兵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沦陷区的百姓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词人借此表达民心日去、中原难复的痛心疾首。结尾词人以廉颇自比,内蕴丰富:一是表达忠心。廉颇心系赵国,忠心耿耿,义无反顾;只要朝廷起用,词人当仁不让,定当如廉颇一般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才干。廉颇年事已高,仍能食米饭一斗,肉十斤,披甲上马;词人此时虽已暮年,但仍与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仍可为北伐效力。三是抒写忧虑。廉颇一生战功赫赫,却为奸人所害,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担忧自己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更难能可贵的是,经过课堂涵泳,学生还揣摩出词人对本朝无处寻觅英雄(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沉痛悲慨,甚至推究出词中所蕴含的词人对当朝统治者不识英雄的含蓄讽刺。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鲜活语文教学主张 作者简介
陈春明,顺昌一中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名师培养对象,南平市名师。参与编写《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要求》《福建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福建省普通高考学科评价报告》。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8.7¥39.8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5.4¥2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