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签名本)
-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
>
(精)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花口本)
-
>
日本墨绘
-
>
(精)中国人的称呼(签名钤印本)
-
>
枫泾史话
-
>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国学经典导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2671004
- 条形码:9787542671004 ; 978-7-5426-710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学经典导读 内容简介
“国学”本指古代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这里的“国学”是指学校,“国子”是指贵族子弟。西周学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后来又有太学、国子监为首的官学。 作为学术来说,“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国学问之总和,起初是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它涵盖了各个学科的所有门类,包括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学、艺术、考据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或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狭义的国学,是以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等经典为根基,涵盖了中国古代经学、古代文学和历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就中国而言,国学思想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 国学的范围很难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看法。早先,钱穆在其《国学概论》弁言中说:“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 《国学经典导读(修订版)》特应学校教材讲义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学术概论》大意,分期叙述。于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其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传变迁之大势,以培养其适应启新的机运之能力。时贤或主以经、史、子、集编论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钱穆觉得国学的定义很难下,为教学之方便,姑且用之。他在《国学概论》中章节的编排,就体现了对国学范围和内容的认识,那就说,国学是“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传变迁之大势”。
国学经典导读 目录
**节 国学与经典
一、国学的界定
二、国学的范围和研究对象
三、经与经典
第二节 国学的核心典籍
一、国学的核心经典
二、《十三经注疏》
三、十三经简介
第三节 国学的主干——经学的演变
一、早期的儒家学派
二、经学在汉代的发展
三、魏晋玄学及唐代义疏之学
四、宋明理学的兴起与没落
五、清代的考据之学与新今文经学
**章 《周易》导读
**节 《周易》概述
一、《周易》释名
二、《周易》书名辨解
三、《周易》的性质
四、《周易》成书时代及作者
五、《周易》古经结构内容
六、卦序
七、爻及含义
八、《易传》的内容
九、《周易》经传的编次
十、易占常用术语
十一、《周易》的主要版本及研究著作
第二节 《乾》卦原著导读
第三节 《坤》卦原著导读
第二章 《论语》导读
**节 孔子与《论语》
一、孔子和他的时代
二、孔子的身世与生平
三、孔子的为人与影响
四、《论语》的成书和基本内容
五、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
六、《论语》研究和学习
第二节 《学而》篇原著导读
第三节 《八佾》篇原著导读
第四节 《述而》篇原著导读
……
第三章 《孟子》导读
第四章 《大学》导读
第五章 《中庸》导读
第六章 《孝经》导读
第七章 《老子》导读
第八章 《庄子》导读
第九章 《管子》导读
第十章 《韩非子》导读
修订版后记
国学经典导读 节选
《国学经典导读(修订版)》: 孟子虽系周公旦的后代,祖上曾有过显赫的声势,但孔子在世时就已发现,由于“陪臣执国命”,“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论语·季氏》)。到战国中期,历近一个半世纪,孟孙氏罕见史书提及,这种衰微之势就更加明显了。可能正是由这一原因,孟子的祖上就从鲁国迁到邹国,故司马迁和赵歧都说“孟子,邹人也”(《史记·孟子苟卿列传》、《孟子题辞》)。 孟子大概生于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死于周赧王十年(公元前305年),终年85岁。他的父母,可信的记载很少。据《春秋演孔图》以及《阙里志》等说,其父名激,字公宜;母姓仉(音掌)。 在孟子的早年教育中,孟子之父默默无闻,对他教育有功的主要是他的母亲。因此,后代广为流传“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孟子幼年时甚得母教,这对他后来一生影响至大。 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孔子之嫡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后来人们以“思孟”并称,除了他们思想上的一致外,与这种师承也是有关的。 孟子学成之后,就开始“周游列国”,以学于诸侯。他游说诸侯的**站是齐国,其时约40多岁。他本想通过正在“一鸣惊人”的齐威王施展其“仁政”理想,但不受齐威王的重用,只是被任为客卿。他听说宋王偃将要推行“王政”,就约在公元前323年之时离齐赴宋。但宋王偃并不打算接受孟子的主张,孟子只得“远行”,回到他的家乡邹国。在邹国,邹穆公曾向他请教为政,屋庐子、曹交、然友或向他问礼,或向他问学。而滕文公断然实行“三年之丧”,就是听从了孟子的指教。 公元前322年,鲁平公即位,用孟子弟子乐正子为政。孟子赶赴鲁国,由于乐正子的推荐,鲁平公准备乘车去见他。但因嬖人臧仓进谗,说孟子“后丧逾前丧”,不能算作贤者,于是鲁平公取消了这次会见。孟子在失望之下又只好返回邹国。刚即位不久的滕文公礼聘孟子至滕,孟子在滕很受滕文公的敬重,他不但带一邦弟子馆于上宫,而且滕文公还多次向他垂问治国大计。孟子于是系统地推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并教以“小国事大国”之道。这时,农家的许行和陈相兄弟都来到了滕国。孟子与陈相辩论,用社会分工论、“物之不齐”说驳斥许行之说。大约在公元前320年,孟子听说梁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就离滕赴魏,来到了魏都大梁。 孟子一到魏国,梁惠王就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孟子以“先义后利”“与民同乐”“勿夺农时”“谨库教之教”“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等一系列政见折服了他。可是,第二年梁惠王就死了,未能实行孟子的主张。他的儿子梁襄王即位,孟子觉得他不像一个有为之君的样子,就失望地离开了大梁。 公元前321年,齐威王卒。齐宣王即位,喜爱文学游说之士超过了梁惠王。邹衍、淳于髡、慎到、田骄、环渊等著名学者齐集齐之稷下学官,宣王赐之以高弟,赏之以大夫之禄,使之“不治而议论”国事。孟子得知消息,便带领他的弟子,经由范、平陆而到齐。 在齐国,孟子受到从未有过的礼遇,齐宣王授予他“卿”之高位,派他出使滕国,并屡屡向他问政。齐宣王喜好“齐桓晋文之事”,而孟子却大谈他的“仁政”主张(《孟子·梁惠玉上》)。从“土地”方面,他提出了“制民之产”、“恒产恒心”“不征不税”等说,在“人民”方面,他强调保民而王“乐民之乐,忧民之优”“为民父母”说;在“政事”方面,他严厉批评王公大臣,斥之为“污君”“不肖者”,并且声言对无德之君可以“易位”,有时竟弄得齐宣王或“勃然变色”,或无言以对,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3¥39.8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9.7¥42.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9.7¥14.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0.4¥68.0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19.6¥58 -
中国馔馐谭
¥12.9¥23 -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20¥52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19.1¥45 -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模样:走进民国大学图书馆
¥14.9¥39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