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范晔及其史传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4782
- 条形码:9787520364782 ; 978-7-5203-647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范晔及其史传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侧重于对范晔的家世以及《后汉书》的史传文学价值进行学术方面探讨,选题较好,研究视角比较合理,内容不乏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就从史传文学价值角度对《后汉书》文本进行研究这一范围而言,本书的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学术开拓性。在文献方面,本书广搜古今丰富的文献资料,并汲取其精华,对范晔其人和《后汉书》写作等相关问题做了较为详尽的考辨,对范晔史学观的继承和发展做了较为深细的研究,对于范晔在史书纪传体例上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把握比较准确,评价客观公允。 ——陈祖武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范晔及其史传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内容简介
南朝政权更迭频繁,士人将其爱尚转移至文化艺术,著史风气随之兴盛。范晔出身文化家族,家尚儒学,世传《春秋》。范晔著《后汉书》,在理念上重视儒家学术,以“正一代之得失”为目的,在政治上推崇王道精神,主张实行仁政,歌颂忠孝节义等儒家道德。范晔后因卷入刘宋皇族内讧而被杀,其悲剧虽间接反映了南朝士族阶层的退化,于其本人,则因其性格及交游等原因而显得必然难免。《后汉书》体例及人物,主要来自《东观汉记》及诸家后汉史著。范晔吸收前人成就,化为己用,新设了类传,如文苑、独行、逸民、列女等。其描写、塑造历史人物亦注意借鉴前代史传方法,如细事法、集中法、典型事例法、侧面描写法、对比法、背景烘托法等。全书人物类型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感染力直逼《史记》。《后汉书》采用“牵连法”安排结构,即合传内各传主人物事迹彼此牵连,使合传更像一个整体。篇幅较长的人物传记,虽头绪较繁,但人物事件前后关联,叙述杂而不乱。全书叙述语言简中见密,简中见丽。其序、论具有骈俪化倾向,通过句子组合、音节起伏创造出一种婉转顿挫的气韵。这些特点与宋初文章创作风气、风格颇相一致,反映出南朝文史创作的相互影响与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范晔及其史传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目录
**章 范晔的时代
**节 多变积弱的政治形势
第二节 保守消极的士人阶层
第三节 重文骋才的社会风尚
第四节 尊尚佛祖的宗教信仰
第二章 范晔的家族与家学
**节 起自循吏
第二节 兴由功业
第三节 尊儒与尚佛
第四节 无鬼论与儒学
第三章 范晔的仕宦及悲剧结局
**节 出生及成长人仕
第二节 初仕与轻躁的性格
第三节 谋反与*终悲剧
第四章 范晔的史学观念
**节 《春秋》研究与著史家传
第二节 范晔著史观念的新变
第三节 范晔尊王道、尚宽政、重儒学的历史观
第四节 边防问题上的霸道思想
第五节 范哗对谶纬的态度及其思想上的矛盾
第六节 范哗的门第思想
第五章 《后汉书》纪传体例的继承与创新
**节 《后汉书》与《东观汉记》的关系
第二节 范哗《后汉书》与谢承《后汉书》、司马彪《后汉书》的关系
第三节 范哗《后汉书》与华峤《后汉书》的关系
第四节 《后汉书·方术列传》与《三国志·方技传》及《搜神记》等书的关系
第五节 《后汉书》《逸民列传》与《列女传》
第六章 《后汉书》描写人物的技巧与方法
**节 人物材料的取舍
第二节 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三节 《后汉书》对前史写人技巧的借鉴
第七章 《后汉书》人物传记结构及叙事方法
**节 《后汉书》人物传记的篇章结构
第二节 《后汉书》人物传记的开头、结尾
第三节 《后汉书》人物传记的叙述线索
第四节 带叙、类叙的叙事方法
第八章 《后汉书》语言特点及序、论、赞
**节 《后汉书》人物传记的语言
第二节 《后汉书》的论、序、赞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范晔及其史传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节选
《范晔及其史传文学》: 前文已叙,范家曾作《春秋谷梁传集解》,儒学可谓代代相承,而《谷梁传》的特点正在“指归较正”。此“指归较正”意思就是说《谷梁传》所传述的儒学思想较其他二家更为正统。范晔著《后汉书》自然会秉承家学,戴着正统儒家的分辨镜来记叙历史事件,评判历史人物。历来学者也都认为范晔是推崇儒学的,他所持的观点,所站的立场主要是儒家的。邵晋涵在《南江文钞》卷三《后汉书提要》中说道:“《儒林》考传经源流,能补前书所未备,范氏承其祖宁之绪论,深有慨于汉学之兴衰。关于教化,推言始终,三致意焉。”汪荣祖曾说:“子长著论,徘徊于儒道之间;孟坚独崇仲尼,见乎字里行间;蔚宗则以儒教为精神血脉,融合于著论之间,以史事彰儒义,以儒义贯史事。其论东汉一代得失,几与儒学之盛衰、儒士之荣辱,息息相关矣。”(《史传通说·后汉诸史第十》)他认为与马、班相比,范晔更重视儒学。事实也是这样。范晔提倡儒家的王道精神,主张朝廷首先应该弘扬儒家的“道”,为了能够让儒“道”得以弘扬,朝廷当局应当有远见卓识,须重视教育与教化。东汉之所以能够击败列侯建国,得益的就是弘“道”。据《后汉书·邓禹传》,邓初见光武,即建议“深虑远图”“尊主安民”,后来又告诉光武能否平定天下的关键是“德之厚薄”,而不是占据地盘的大小。邓进军关中时,执行的正是这种“以德怀人”的政策,“师行有纪”,百姓望风而顺。邓随处所停即抚慰前来依附的百姓,“父老童稚,重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他以“道”来扩展刘秀新兴政权的影响力。对邓禹这种弘扬大“道”的实践行为,范晔极为赞赏。他认为尽管邓禹在收复关中的过程中没能取得*后的军事胜利,但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功虽不遂,而道亦弘矣”(《邓禹传论》,自此以下凡引《后汉书》,皆不注书名,只注传名)。相反,如不能以弘“道”为己任,结果必败。公孙述就是例证。范晔评价他“道未足而意有余”(《公孙述传论》),“道”既不足,虽强力求得,又怎么能够实现呢?从儒家大道出发,范晔抛开朝廷正统观念,不以成败论英雄,赞扬能够持“道”的失败者。如隗嚣,虽然在与光武的斗争中落败,但“其道有足怀者”,所以能够“栖有四方之杰,士至投死绝亢而不悔者”。范晔认为,他*终败于光武,原因可能并不在道义上,而在机运上。(《隗嚣传论》)又,刘虞虽败于公孙瓒,范晔称赞其“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汉之名宗子也!” 东汉建国后,国家元首也追求远“道”,在选择政府宰相上,尤其注重长远利益。“中兴以后,居台相总权衡多矣,其能以任职取名者,岂非先远业后小数哉?故惠公造次,急于乡射之礼;君房入朝,先奏宽大之令。夫器博者无近用,道长者其功远,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宋弘传论》)“惠公”即伏湛,“君房”即侯霸。二人相继为大司徒,为政尚宽大,说明在东汉初年,君主的政治眼光是长远的,“先远业后小数”,重大道,轻小利。对此,范晔也是极为肯定的,认为这样的策略“道长”,故能“功远”。 范晔甚至认为哪怕位为小吏,也应尊道、弘道。他赞扬陈寔能够“弘道下邑”(《左周黄列传论》),尽管陈之官位仅为太丘长。反之,臣吏如不能以“道”,而徒以力治理州郡,则不会得到百姓认可,更不会获得优异政绩。如桥玄为政威急,以至“众失其情”。范晔认为这并不是因为桥玄“力不足”,而是“有道在焉”,桥没有遵守儒家必循的“道”,并说“如令其道可忘,则强梁胜矣”(《桥玄传论》)。可见,在范哗心中,儒家的“道”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必须共同依从的大原则,有一种超越强力的深层力量。人们应该尊“道”,甚至为了“循道”,可以“释利”(《鲍永传论》);为了正“道”,“正天下之风”,不求“徇名安己”,甚至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李杜列传论》)。 范哗认为仁道的治理,不仅能影响朝廷中心地区,更能化及边疆。他指出汉代“文约之所沾渐,风声之所周流,几将日所出入处也。著自山经、水志者,亦略及焉。虽服叛难常,威泽时旷,及其化行,则缓耳雕脚之伦,兽居鸟语之类,莫不举种尽落,回面而请吏,陵海越障,累译以内属焉”(《南蛮西南夷列传》)。而这些远人之所以来服,正佐证“柔服之道”以致远的儒家风化传统的正确性。 ……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范晔及其史传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作者简介
程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地方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主要关注中国古代文史研究;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研究;研究成果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5.4¥42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6.4¥45 -
中国小说史略
¥9.9¥35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3.8¥32 -
鲁迅的微博
¥9.4¥20 -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