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生命与艺术:朱光潜心里美学思想研究

生命与艺术:朱光潜心里美学思想研究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命与艺术:朱光潜心里美学思想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3116189
  • 条形码:9787203116189 ; 978-7-203-11618-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生命与艺术:朱光潜心里美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有两点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是作者选取了一个对于朱光潜整个美学思想的形成和演变都非常重要的方面,即朱光潜的心理美学研究及其理论构成来加以考察,从而积极地拓展了围绕朱光潜美学的整个学术视域。二是围绕“心理美学”这个专门的讨论对象,作者在书中通过问题化的理解和把握,抓住逻辑起点、发展转变、理论论域、精神内旨等朱光潜心理美学的核心问题,逐层展开具体的梳理和分析。

生命与艺术:朱光潜心里美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概述了学界对朱光潜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之上,阐明了学界对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空白。作者阐述了对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展开研究的创新点及所采用的方法、理论、思路,在中西文化观念和美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中积极地构建其美学思想。

生命与艺术:朱光潜心里美学思想研究 目录


绪??论 001

**章??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形成 017

**节??广博的中西知识因背景 019

第二节??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 027

第三节??适时的美学观念 033

第二章??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及发展转变 045

**节??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048

第二节??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突破性进展 058

第三节??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哲学转向 067

第三章??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三个论域 083

**节??审美的真理性论域 085

第二节??审美的生成性论域 097

第三节??审美的价值性论域 111

第四章??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精神内涵 125

**节??理性精神的闪耀 127

第二节??生命关怀的人本意蕴 147

第三节??审美救世的士人情怀 159

第四节??“浮士德”式的英雄人格 173

第五章??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独特性及存在的问题 185

**节??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独特性 187

第二节??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200

余??论??选择中的挣扎: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复杂性 215

参考文献 225

附??录??朱光潜学术年表 233

后??记 261


展开全部

生命与艺术:朱光潜心里美学思想研究 节选

**节??广博的中西知识因背景 如果说朱光潜的心理美学思想是一串精美的珍珠项链,那么其渊博而深厚的知识储备就是未经过筛选的珍珠群,它为这条珍珠项链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原料。广博的中西知识文化储备,在客观上为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形成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地基。 朱光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和深刻的理解,不仅在知识层面积极地探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在精神上受其浸染并养成了“内儒外道”入世情怀。朱光潜六岁便入其父亲所开的私塾读书,成为这个私塾中*小的学生。在其父亲的严加督导下他不仅熟读且背诵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传》《春秋》等儒家经典,而且对于《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书也是烂熟于心,《左传》《通鉴缉览》也认真地读过。然而,朱光潜的学习热情远不是其父指定的这些书籍就可以满足的。他还渴望其他种类的书籍,甚至是一些他父亲不允许他看的书。他在看这些书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曾就这种“偷读禁书”的满足感做出过这样的表述: 我翻出储同人评选的《史记》《战国策》《国语》、西汉文之类,随便看了几遍,就觉得其中趣味无穷。本来我在读《左传》,可是当时正经功课读的《左传》文章虽好,却远不如自己偷着看的《史记》《战国策》那么引人入胜。像《项羽本纪》那种长文章,我很早就能熟读成诵。王应麟的《困学纪闻》也有些地方使我高兴。 朱光潜强烈的求知欲致使青少年时期的他就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积极努力地渴求新知识。在父亲的私塾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的时候,便走出父亲的私塾,进入了由吴汝伦开办的桐城中学。由于吴汝伦是桐城派后期古文大家,故其所开办中学主要的授课内容便是注重古文的写作和训练。它与其在私塾中所学“八股文”的作法有实质上的差异。朱光潜在此期间不仅遍览了上溯战国、秦汉、魏晋,下逮归有光、方苞、刘大櫆以“唐宋八大家”为主干的近八百篇古文经典,而且还读了从*早的南朝萧统的《昭明文选》到清朝康熙选编的《古文渊鉴》《唐宋文醇》的历代选集。在桐城中学他不仅接受了古文的写作训练,写得一手好古文,而且对于历朝历代的诗歌的特点及流变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且钟情于魏晋人的作品,尤其是阮籍和陶渊明的作品。朱光潜曾就这种钟情做过这样的表述:“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优良传统里,我所特别爱好而且给我印象*深刻的书籍,不外《庄子》《陶渊明集》和《世说新语》这三部书籍,以及和它们有些相似的书籍。……逐渐形成所谓‘魏晋人’的人格理想。根据这个理想,一个人是应该‘超然物表’、‘恬淡自守’、‘清虚无为’,独享静观与玄想的乐趣。” 至此,朱光潜已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里面徜徉了整整十五个年头。在这十五年中,他不断地接触各家的思想,熟读各家的名篇,深刻体悟各家的思想精髓,浸染各家的生命理想和人生情怀,逐渐地养成了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思想倾向。他不仅认可儒家积极入世、关注现实的理想,坚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信奉孔子所主张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论语·述而》)的奋发有为的精神,孟子主张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孟子·尽心上》)的自我修养的功夫;同时也崇尚道家的自然无为之道,赞同虚静坐忘的求“道”之法,倾慕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庄子·知北游》)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欣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的情怀。然而,不管朱光潜吸收了多少传统思想,不管这些思想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无论哪一家的思想都注重“心”的作用,都相信只要通过“修心”就可以实现其所追求的“求道”。儒家认为可以通过人格的道德修养而实现国家的太平,信仰“内圣外王”之道;道家则认为只要人可以做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便可实现自然无为之道,复归“纯素”的本性,从而实现“万物自化”的太平盛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心”的强调,对由“心”而实现社会之“道”途径的推崇,对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形成起着“隐结构”的作用,从潜在的层面规约着他心理美学研究的内在旨趣和价值寻求。 朱光潜不仅知悉并深刻了悟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西方文化亦有广泛的涉略和积极的探索。他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始于在香港大学的学习。由于香港当时是英属殖民地,而英国又早已是现代化国家,因此香港大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都是现代的,与中国的教学方式迥异。此时,朱光潜置身于与中国传统相异的环境中,开始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之外的东西,开始逐渐认识到异域文化的优点。在香港大学,朱光潜先后修习了英国语言和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对这些学科的修习直接影响了他之后的学术道路。 朱光潜在《我的答谢词》中回忆自己在香港大学读书时的情形时曾言道:“在港大四年,我花力气学了英国语言和文学,还学了教育学、生物学和心理学。这就奠定了我这一生的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香港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仅使朱光潜的思维模式,而且使其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中国文化比较注重直觉式的感悟,往往表现为顿悟式的结论。间断性、突发性、不知所以然性、模糊性可以说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一个特点,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弊端。因为学术的研究需要知根问底,需要因果的逻辑论证;而朱光潜在香港大学所接受的知识训练,以及其所修习的自然科学的学科正好弥补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朱光潜在其研究中注重前因后果的逻辑论证,使结论呈现为一种明晰性、连续性、逻辑性、科学性。与此同时,朱光潜通过在香港大学接受英国式的教育还发现了中国传统教育及学术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诸如“狭隘的实用主义”“盲从武断,无批判精神”“缺乏实事求是的忠实态度”“重因袭模仿,少独立创造”“好主观推想,轻实验观察”等,转而提出我们的学术研究应该追求“爱真理的精神”“平等批评的精神”“忠实科学的精神”“独立创造的精神”“客观实证的精神”。这种对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实证精神的推崇贯穿于朱光潜学术研究的始终。香港大学的学习,除使朱光潜的思维模式和学术研究方式发生转变之外,更加直接地刺激他养成一颗强的“兼收并蓄”的包容之心。在这个处处充斥着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异域文化之中,时时都有“异样”的东西出现。朱光潜对这常常出现的“异样”不是抱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而极力排斥甚至是贬抑其存在,而是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学术姿态,积极地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吸取其优秀的部分。这种心态的养成不仅是其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的结果,而且在客观上与其在港大的学习环境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正如朱光潜自己所言:“在洋气十足的环境中,我们带来了十足的师范生的寒酸气。人们看到我们有些异样,我们看到人们也有些异样。……学会容忍‘异样’的人就接受了一种教育,不能容忍‘异样’的人见了‘异样’增加了自尊感,不能受‘异样’同化的人见了‘异样’,也增加了对人世的新奇感。”因此,无论是对“异样”采取容忍还是不容忍的态度,人们对“异样”都产生了兴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光潜在香港大学期间对心理学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求知欲。当然,朱光潜对心理学的强调不仅仅是因为他对这个领域的好奇,更重要的是这种学术偏向与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及由其所形成的特定文化语境和文化诉求有直接的关系。朱光潜在《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中说明了其介绍心理学的目的和缘由。他说:“吾人无论操何职业,必能预测人之行动,而后能筹应付之方,使临时不致惊慌失措。商人教师与政治家其著例也。教条国法之规定,尤必借助于心理学;盖环境如何如改变而后社会与个人各得其所而无过行,设环境不可变,个人性质如何变化而后可适合环境,此种问题皆待决于心理学也。”由此可见,心理学在朱光潜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预见任何事情,使其朝既定方向健康运行,而避免于混乱,起着掌控大局的宏观作用。 香港大学四年的学习使朱光潜不仅在知识结构的储备上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奠定了他一生学术研究的道路。在香港大学,朱光潜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方文化的养分。由于其主要接受的是英国的教育模式,故英国文化对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注重经验、推崇科学、讲求实证、追求民主,这些思想都深深地侵入了他的骨髓,也贯穿了其研究的始终。然而,西方文化在港大毕竟是“二传手”,远不如直接置身于西方来的真切。因此朱光潜在香港大学毕业后,又去西方留学八年,进一步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生命与艺术:朱光潜心里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孟姝芳,1983年生,山西文水人,汉族,文艺学博士,现任职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长期从事于一线教学和20世纪中国美学、艺术理论研究,先后参与市、省和国家课题多项,在国内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数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