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南宋书院的大学精神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2139
- 条形码:9787520362139 ; 978-7-5203-621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南宋书院的大学精神研究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史性质的著作,旨在借助南宋书院大学精神重识大学。本书认为,南宋书院的大学精神是理学与书院融合表现出来的哲学品质,本质是伦理理性。南宋书院大学精神的伦理理性补以科学理性,让我们获得这样的认识:大学是自治、自信、自修、自由、自强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走向何方?大学精神是什么?南宋书院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答案。
南宋书院的大学精神研究 目录
**节 书院内涵研究成果的若干结论
第二节 南宋书院研究成果的若干结论
第三节 南宋书院大学精神研究的动因
第四节 南宋书院大学精神的理学判读
第五节 南宋书院大学精神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物理:南宋书院大学精神之载体
**节 南宋的大学与小学相关又有区别
第二节 南宋大学性质的书院与著名书院
第三节 南宋书院的山长任命与经费收支
第四节 南宋书院建筑所涵盖的大学文化
第五节 南宋书院图书是载理传理的工具
第三章 义理:南宋书院大学精神之来源
**节 南宋书院儒道佛三教融合
第二节 南宋书院探寻四书五经义理
第三节 南宋书院重构《大学》义理
第四节 南宋书院超越汉学的宋学特征
第五节 南宋书院对于儒家义理的信仰
第四章 天理:南宋书院大学精神之本原
**节 南宋书院气论仁学终究合于理
第二节 南宋书院天命人性教化终合于理
第三节 南宋书院理欲划界及其相应例证
第四节 南宋书院道统赋予族统政统灵魂
第五节 南宋书院主流理学与事功学派之争
第五章 道理:南宋书院大学精神之此在
**节 考亭书院朱熹卓越的教学领导
第二节 象山书院陆九渊心学及简易法
第三节 岳麓书院张栻播种湖湘学及教学法
第四节 丽泽书院的吕祖谦及其婺学教育
第五节 南宋书院三次“会讲”和而不同
第六章 事理:南宋书院大学精神之践履
**节 南宋书院格物致知的知识论
第二节 南宋书院教学变革聚焦事理
第三节 南宋书院与科举制度的关系
第四节 南宋书院斯文在兹气节不灭
第五节 南宋书院文体符号的教育事理
第七章 结论——南宋书院大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节 大学是自治的文化院落
第二节 大学是自信的传统家园
第三节 大学是自修的德性集团
第四节 大学是自由的学术联盟
第五节 大学是自强的创造团队
附录 欧洲中世纪大学科学理性对南宋书院伦理理性的补充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南宋书院的大学精神研究 节选
《南宋书院的大学精神研究》: 南宋书院以儒家义理作为自己的信仰,不仅在于选择对象自身的文化品质,而且还在于南宋书院师生这个接受者的现实需要。儒学受辱由来已久,北宋泰山书院学者孙复《儒辱》日:“儒者之辱,始于战国。杨、墨乱之于前,申、韩杂之于后。汉、魏而下,则又甚焉。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彼以死生祸福、虚无报应为事,千万其端,绐我生民,绝灭仁义,屏弃礼乐,以涂塞天下之耳目。天下之人,愚众贤寡,惧其死生祸福报应人之若彼也,莫不争奉而竞趋之。观其相与为群,纷纷扰扰,周乎天下,于是其教与儒齐驱并驾,峙而为三。”①面对各家学说的挑战,南宋书院学者认为,诸多学说中只有儒家义理适合国情,维持正常的人伦秩序,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学的信仰选择也是这样。真德秀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学,君子当尽心焉。若舍此而专治乎异端,岂不有害邪?”②他的巨著《大学衍义》强调:(1)大学必须要认清杨朱、墨翟学术之弊害。儒学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非不普遍,而其施有序。战国时期,墨翟主张“兼爱”,杨朱主张“为我”,皆与儒学相异。孟子批判杨、墨,以为墨翟“兼爱”是“无父”,杨朱“为我”是无君,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真德秀站在孟子的立场上解释说:“事君则致其身,杨朱但知爱身,而不知致身之义,故无君。立爱必自亲始,墨翟爱无差等,而视其至亲无异众人,故无父。无父无君,则人道灭绝,是亦禽兽而已。大抵正道、异端相为消长,杨墨之道不息,则孔子之道不明,而奸言邪说得以诬罔民听,塞绝正理,正理绝灭,不惟禽兽食人,人亦将相食。此孟子之所以惧而不容不辩也。”③(2)大学必须要认清法家之学、纵横家之学之弊害。在先秦,商鞅、申不害、韩非等法家人物倡导“刑名之学”,而苏秦、张仪等人倡导“纵横之学”。商鞅相秦,废井田而开阡陌,以权术欺邻国,在国内以苛法治国,杀人无数,刻薄少恩。申、韩之术与其类似。苏秦、张仪逞口舌之辩,纵横捭阖,倾乱人国。此五人虽一时富贵,但其学术危害社会民生,皆非正道。(3)大学必须要认清道家老聃、庄周之学之弊害。老子之学,有其合理因素,如“慈”、“俭”、“无为而治”等,对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制定发生了影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学说的其他思想内容也为养生家、兵家所借鉴和吸收。但其学以事物为粗迹,以空虚为妙用,庄周因之,以荒唐缪悠之辞哗众取宠,为后世清谈家所仿效,乃至误人家国。老子之学的合理因素,虽然有可取之处,但已为儒学之所有,而其弊端则有不可胜言者。(4)大学必须要认清神仙之说之弊害。神仙之说,始于战国,谓人服食长生不死之药,即可以成为神仙。秦始皇遣人求之而不验,汉武帝复求之,又不验。秦始皇、汉武帝皆一世英杰,绝非庸才,然长生不死之欲一动乎念,遂为方士愚惑,虚耗国力,终一无所得。(5)大学必须要认清谶纬之说之弊害。谶纬之说,起于西汉哀、平之间。王莽摄政,假称上天符命,以行其篡代之谋。其后谶纬之说大兴,皆假称符命。汉光武帝亦应符命而起兵并登上天子宝座,他对谶纬之说更崇信而表彰之。当时桓谭上疏推波助澜。对此,真德秀说,谶纬者,邪说也。(6)大学必须要认清玄学清谈之误国。魏正始中,尚书何晏好老庄之书,与夏侯玄、荀粲、王弼等人竞为清谈,其学崇尚玄虚,谓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六经为圣人之糟粕。朝野士大夫争效其说,遂掀魏晋玄学清谈之风。何晏、王弼之徒设为玄虚之论,视事物之有形者皆为刍狗,是非成坏一不足介意,于是臣不必忠,子不必孝,礼法不必事,威仪不必修,唯空旷无心不为事物染著者乃为知道。其始以之自利其身,其终以之贻害于国。盖自晋及梁,其乱亡如出一辙,皆学老庄氏而失之罪。推原其本,是亦老庄之罪也。然则有天下者,惩魏、晋、萧梁之祸,其可不以尧、舜、周、孔之道为师哉?(7)大学必须要认清佛教之误国。真德秀说,佛教之学大抵以空为宗,谓世间万物皆为因缘假合,而无自性。其学贵慈悲不杀,以为人死精神不灭,轮回转生,其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尊尚修证佛法,以至为佛。其学善为宏大之言,颇能吸引信众。魏晋以后,其学渐盛。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次入佛寺为厮役。由于其溺于慈爱,法禁松弛,王侯子弟多骄淫不法,以致国是日非。其后侯景作乱,梁武帝竞被逼饿死台城。事佛求福,乃更得祸,此亦一大历史教训。对此,真德秀说:“盖尝论之,使仙而可求,则汉武得之矣;佛而可求,则梁武得之矣。以二君而无得焉,则知其不可求而得也明矣。纵求而得之,虚无荒幻之教不可以治诸夏,山林枯槁之行不可以治国家,况不可求邪!汉武贪仙而终致虚耗之祸,梁武佞佛而卒召乱亡之厄,则贪佞之无补也又明矣。……帝之所学者释氏也。释氏以天伦为假合,故臣不君其君,子不父其父。 ……
南宋书院的大学精神研究 作者简介
李乾明,1966年3月生于重庆市万州区。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持全国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50篇,其中《教育研究》4篇、《课程·教材·教法》6篇。出版《重绘教学理论学术思想地图》《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语文教学理论的范式研究》《作文教学理性的突围》等专著。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6.0¥48.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