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深圳产业政策40年

深圳产业政策40年

作者:南岭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47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07.3(7.2折) 定价  ¥1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深圳产业政策40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72213
  • 条形码:9787520372213 ; 978-7-5203-722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深圳产业政策40年 内容简介

40年来,深圳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形态转变为创新力、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有效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构建产品、劳动、土地、技术、资本等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为产业成长提供基础性制度安排;利用利益等经济杠杆影响产业主体行为;以放松行政管制、吸引人才、发展教育等综合政策工具支持市场;将创新作为城市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丰富而一致的政策推动了深圳产业进步和转型。本书提供了以上政策的主要经验和理论阐释。

深圳产业政策40年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深圳产业政策的意义
第二节 什么是产业政策
第三节 分析的场景

第二章 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深圳现代产业兴起
**节 历史的起点
第二节 对外开放倒逼市场体制创新
第三节 深圳现代产业的兴起

第三章 顺势而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初步布局
**节 深圳嵌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
第二节 市属国有企业进入信息产业
第三节 一个电子市场和电子一条街

第四章 “两个关键性文件”:微观经济主体的重建
**节 微观经济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深圳早期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第三节 鼓励兴办民间科技企业与华为公司诞生

第五章 “22条”及其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
**节 政策向高新技术产业聚焦
第二节 深圳*“牛”的街道
第三节 腾讯公司与高科技服务业

第六章 金融创新:金融产业与产业金融
**节 成长的金融产业
第二节 金融开放和金融深化
第三节 科技金融

第七章 规制变革:放松对产业成长的行政管制
**节 过度管制对产业的危害
第二节 减少以行政审批为主的直接管制
第三节 放松管制的深层讨论

第八章 产业进步:迈向创新驱动的政策安排
**节 转型的基础、动力和主导战略
第二节 转型中的十大产业政策
第三节 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初步验证

第九章 大趋势:深圳产业政策前瞻
**节 新产业革命的来临
第二节 深圳产业高级化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深圳产业政策取向前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深圳产业政策40年 节选

  《深圳产业政策40年》:  **节 深圳嵌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  深圳产业能在全国乃至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当推电子信息产业。在深圳工业历程中,电子信息产业是主导。2003年,深圳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占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90%。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46%。电子信息产业成长包含了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全部秘密。我们有必要重点介绍和讨论。  一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分工的特点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国际分工演变的产物。自工业革命和全球化以来,国际分工首先表现为优势产业的分工。对国际分工经典的概括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亚当·斯密反对当时流行的重商主义,主张自由贸易。他论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资源禀赋,甲国在谷物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乙国可能在生产小麦上有绝对优势。各自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国民财富。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他的观点是: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的一方两种产品都处于劣势,而另一方两种产品都处于优势,两国相比较处于劣势的一方总有一种产品劣势相对较小,处于优势的一方总有一种产品优势相对更大,这种劣势相对更小,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就是比较优势产品。例如,英国生产毛呢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葡萄酒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而葡萄牙生产葡萄酒耗费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毛呢耗费90人一年的劳动。从绝对优势看,都在葡萄牙一边。按“绝对优势论”,两国不发生贸易,也就是说不产生国际分工。但英国将资源分配到毛呢生产,葡萄牙将资源分配到葡萄酒生产,两国进行贸易,也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论”的提出,从理论上拓宽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范围。另一有影响的理论是“要素禀赋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该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的资源禀赋是不同的,有的资源相对丰裕,有的相对贫乏。正是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比较优势。如果各国生产资源相对丰裕的产品,与他国进行贸易,无异于要素从丰裕的一方流向不那么丰裕的一方。通过自由贸易,可平衡不同国家要素资源分配,均衡要素价格,从而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根据资源禀赋说,劳动资源富裕的国家应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195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籍经济学家,投入一产出分析的创始人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200个产品的数据对赫一俄模型进行验证,结论并不支持。这一结果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也引发了对产业间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讨论。  国际分工与产业发展互相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深化又促进了产业进步。在国际贸易中反映出来的就是产业间的贸易向产业内的贸易拓展。即国际贸易发生在同类产品之间。如同是汽车,日本既是出口商也是进口商。又如同运动鞋,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可能是中低档次的,而从发达国家进口的是名牌鞋类。产品间的贸易发生有多种解释,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仍然具有解释力。在规模经济下,一种产品要达到*佳的产能,仅靠一国市场容量是不够的,必须依赖世界市场的购买力。在比较优势下,虽然是同类产品,但产品型号、品质不同,所要求的要素组合不同,一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可以产出同种类的差异性产品,经过交易,仍然可以得到分工和贸易利益。  ……

深圳产业政策40年 作者简介

  南岭,湖北浠水县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深圳市委副秘书长,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市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在大学工作期间,先后出版《走向股份经济》、《现代公司成长:权力结构与制衡》等著作和多篇论文。在深圳市政府工作期间,主持或参与深圳市多项重大规划、政策和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推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