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建设者2019年度教师

建设者2019年度教师

作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1.5(7.2折) 定价  ¥1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建设者2019年度教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551480
  • 条形码:9787567551480 ; 978-7-5675-514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建设者2019年度教师 本书特色

发现、报道2019年年涌现出来的在不同方面取得突破并有所成就的教师、校长、教研员,探寻“好教师”作为“建设者”的关键内涵和突出表征,丰富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为广大一线教师树立“可以学”、“学得来”、“像他们那样我可以做到”的标杆。

建设者2019年度教师 内容简介

《教师月刊》创办于2009年7月,是大夏书系策划团队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精心打造的教育期刊。 《教师月刊》坚持人文精神、立足专业视角、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致力于建设健康的教师文化。2015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以更多的页码、别致的开本、优质的纸张、精美的装帧带给读者青山绿水一般的阅读体验。

建设者2019年度教师 目录

建设者:2019 年度教师>
008 苏翔沙漠与玫瑰,都是馈赠
带不走的繁华,带不走的我自己
辨认教育生命的每一瞬间
——答《教师月刊》十问
028 齐崇从教室走向生活
我们的美好关乎世界的未来我和优秀还有很远的距离
——答《教师月刊》十问
040 王婧雕刻时光
美育行
回头看看,一切刚刚好
——答《教师月刊》十问
056 李后兵我们只想更优秀
课堂改变,学校改变
我是能够点燃工作和生活激情的那种人
——答《教师月刊》十问
068 “学习共同体”团队撬动中国课堂深层变革
保障每一个儿童的高品质学习权
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一直都在那里
——答《教师月刊》十问

回访:2018 年度教师>
086 王干安安静静地办一所理想的学校
088 侯晓斌我把奖杯放在我的办公桌上
090 李富恩脚踏实地待芳菲?
092 王振元做一名“良师”和“明师”
094 吕群芳我自倾杯,君且随意
年度记忆>
098 安静稳健,笃定前行 _ 王赫
105 日记二〇一九 _ 何秀华?
113 说不尽的虫子 _ 高东生?
122 我的师母 _ 范智红
展开全部

建设者2019年度教师 节选

共同 文 _ 林茶居 曾经长发披肩,如今光头见日。常有人“心领神会”:搞艺术的?怎么回答呢——只能打个哈哈:是被艺术搞的。 人们这样说,或为调侃,或为亲近,并无恶意,甚或出于尊重。在很多媒体如电影、电视、报刊、文学作品里面,大凡“搞艺术的”,形象上往往不规范,连说话可能也是“怪怪”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有一个概念叫作“典型化”,作为一种创作机制,它自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只是在实践当中,常常走向概念化、面具化,间接影响了媒体写作、新闻写作,所谓典型性,所谓共性,有时淹没了个性和个体差异。 在人们的心目当中,艺术总是与创造、审美、胸怀、气质、境界等精神性的东西相关,与此同时,艺术也容易被推向极端,被等同于“诗和远方”而遮蔽了其对“眼前的苟且”的必然关切;或者说,人们习惯于以“诗意”为唯一标准,而忽略其“哲思”的一面。连带着,艺术家被窄化为“诗意”与“浪漫”,不是长发,就是光头。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1875-1926)还是青年的时候给小他八岁的一位“青年诗人”写信,其中谈到,“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地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给青年诗人的信》,里尔克著,冯至译,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 年)。同为诗人,美国的史蒂文斯(1879-1955)认为:“艺术家的作用,简言之,就是支持人们生活。”(转引自《看不见的倾听者》,海伦??文德勒著,周星月、王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年)。史蒂文斯谈“作用”,“支持”的作用——也有人译为“帮助人们生活”;里尔克则强调生命状态,谦虚,忍耐,不回避,不粘滞,诚如他在信中告诉他的年轻朋友的:“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 怎么看待艺术家,实质上也是怎么看待艺术。历史上太多关于艺术、艺术家的谈论,在我看来,里尔克和史蒂文斯代表了两个基本维度。恰恰是在这里,艺术与教育达成一致——教育,不也正应该如此吗:“支持”、“帮助”人“一点点地完成”学习、成长、生活、对未来的建设,“像树木似地成熟”。还是里尔克说得在理,“在深处一切都成为规律”(《给青年诗人的信》),也就是说,在*基础的地方,在*基本的价值和意义上,不管是艺术还是教育,不管是诗还是哲学,其道理都是相通的。就像“飞”这个词,可以表达所有鸟只的生活,只要赋予其合适的语境;亦如“爱”这个词,集纳并展开了人世间所有的美与善。它们收藏着人类的共同记忆、共同语言。遇见不必多语,相视一笑足矣。这绝非所谓典型化(或抽象化)所能涵括的。 正是这样的“共同”,让人类文化生生不息,新新顿起。前些天,收到中国美术学院闻中兄寄赠的两册图书。闻中兄是宗教学博士、印度学学者,可能是从我的邮件中了解到我有做点“教育家泰戈尔”研究的意向,所赠图书中有一册是他新译的泰戈尔《吉檀迦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年)。众所周知,《吉檀迦利》有诸多中文译者,早如陈独秀、郑振铎、冰心,后有吴岩、白开元、林志豪、萧兴政等人。我无力在学理上比较各个译本的优短,而只能从一个泰戈尔爱好者的角度,去领会各种译本不同的语词调性和抒情节奏。翻译泰戈尔,或缘于社会需要,或出于学术追求,或只是个人兴致,或兼而有之,不管如何,都有一种“共同”的文化趣味在起作用。 闻中兄的译本中,徐达斯先生所作序言,于我是非常好的启示。闻中兄在“跋文”中说,它“以印度孟加拉地区的巴克蒂传统”为“背景与源流”,“溯清了泰戈尔诗篇里面彼种宗教精神之来路”。此前读泰戈尔,止于文学,止于诗,藉由此序,自觉更近泰戈尔一步。这个意思,借用书中附录“1912 年英文版《吉檀迦利》”序言的作者、英国诗人叶芝(1865-1939)的话来说就是,我大致明白了“使这些作品成为可能的思想运动”的隐秘与路径。叶芝还说,泰戈尔的诗歌体现了“*高的文化成就,然而它们又像大地上的青草一样,只是从普普通通的土壤里面生长出来的”。叶芝所揭示的,正是泰戈尔诗篇当中神圣性诉求与世俗性关怀的彼此敞开和相互照亮。 作为一种精神文明,诗和艺术必然包含了对物质文明的尊重与关切,否则,一定是不完整的。于教育而言,同样可以这样判断。

建设者2019年度教师 作者简介

李永梅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国内教师用书品牌“大夏书系”总策划人。 林茶居1969年6月生于福建东山岛,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文化随笔、教育随笔等。2000年出版诗集《大海的两个侧面》。曾供职于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教育杂志社。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教师月刊》主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