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独(2025版)
-
>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珍藏版全四册)
-
>
心归何处
-
>
(精装)罗马三巨头
-
>
野菊花
-
>
梁启超家书
-
>
我的父亲母亲: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9141436
- 条形码:9787309141436 ; 978-7-309-1414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认为,“以意逆志”是针对“断章取义”和“以诗为史”的两种错误的诠释倾向而提出来的,不能简单称为“意图论阐释学”,而包含着“多元论阐释学”的思路,因为“意逆”的说法意味着承认读者各种不同的推测都有合理性。在先秦儒家“知人”和“知言”的阐释循环中,“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在互为前提和预设的情况下,为正确进入循环实现**的理解提供了一种可能。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内容简介
从阐释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传统学术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试图通过搜集分析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言说和文本的理解与解释的论述,演绎经学、玄学、佛学、禅学、理学、诗学中蕴藏着的丰富的阐释学理论内涵,由此揭示出中国古代阐释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异于西方阐释学的独特价值。全书约三十三万字,共分为七章。《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一方面按照历史编年的方法,阐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关于理解与解释的重要看法,并揭示这些看法产生的哲学背景或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将典籍中零星的观点分类汇集,发现贯穿于其间的一系列平行的学术传统和基本原则,并追寻这些学术传统中贯穿的中国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考察了先秦诸子关于语言、思想与现象世界的关系的各种论述,提出儒家的“正名”与道家的“无名”,在对语言有效性问题上,分别持信任和怀疑的态度。并借用西方哲学家“形上等级制”的概念,分析了先秦诸子对文字、语言、思想和真理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指出儒家的“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与道家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奠定了中国阐释学的基石,前者成为后来各种意图论阐释学的源头,相信读者的理解能与作者的意图达到同一;后者则派生出来一种“得意忘言”的方法,形成重视读者个人体验的阅读传统。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目录
ABSTRACT
前言
**章 先秦诸子论道辩名
一、循名责实:指称与世界
二、知者不言:真理与体验
三、尽言尽意:形上等级制
四、以意逆志:意图的重建
五、知言知人:理解的循环
六、见仁见知:象喻性文本
第二章 两汉诸儒宗经正纬
一、阴阳谶纬:神学的诠释
二、教化讽谏:政治的诠释
三、训诂笺注:语言的诠释
第三章 魏晋名士谈玄辨理
一、言意之辨:正名与无名
二、得意忘言:九方皋相马
三、辩名析理:清谈的妙用
第四章 隋唐高僧译经讲义
一、译经:橘化为枳
二、义解:移花接木
三、习禅:见月亡指
第五章 两宋文人谈禅说诗
一、疑古:理性批判
二、心解:情性体察
三、论世:本末探究
四、释事:密码破译
五、活参:自由解读
六、亲证:存在还原
第六章 元明才子批诗评文
一、水月镜花:抗诠释文本
二、醉翁寐语:不说破原则
三、借杯浇臆:主观性阐发
四、赏文析义:艺术性诠解
第七章 清代学者探微索隐
一、返经汲古:文本的复原
二、通诂明道:本义的确立
三、实事求是:诠释的验证
四、诗史互证:背景的指认
五、抉隐阐幽:意图的索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重版说明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2¥10.0
悦读政策-第2辑
¥14.8¥32.0中华人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教材:电子电气员英语听力与会话(含光盘)
¥19.7¥52.0王立群读宋史:宋太祖赵匡胤(精装)
¥81.8¥109.0中国文学名家精品:萧红散文精品
¥9.0¥26.8大家精要- 韩非子
¥1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