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化现代主义——平面化技术社会与新文学形态

文化现代主义——平面化技术社会与新文学形态

作者:易晓明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55.4(7.1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化现代主义——平面化技术社会与新文学形态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215358
  • 条形码:9787010215358 ; 978-7-01-02153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现代主义——平面化技术社会与新文学形态 内容简介

《文化现代主义》一书基于知识形态,探源现代主义理论体系的未完成问题,指出受“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等大话语遮蔽,也由于文学的传统人文知识框架的束缚,对现代主义文学在认知路径上存在欠缺,从而造成其理论体系的不完善而处于未完成状态。具体而言,在知识形态上一直缺乏技术与媒介知识视角等。对此,本书突破原有局限于文学发展的认知思路,将现代主义思潮定位为电媒介出现后的20世纪技术社会的新文化形态,它已经有别于之前文学的观念文化形态,成为转向审美文化的标志与开端。

文化现代主义——平面化技术社会与新文学形态 目录

导论 未完成的现代主义理论体系:基于知识形态的探源 一、现代主义被寄寓于现实主义总体批评理论 二、现代主义研究寄寓于其他理论之描述 三、对社会转型及新兴知识领域的忽略 四、现代主义理论的缺失维度——媒介美学 五、知识形态之外的理论滞后的原因 **章 现代主义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综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理性尺度的裁定 (二)形式研究囿于文学内部的局限 (三)“文化研究”与理论视域的局限 (四)现代主义研究与现代性理论话语的分割 二、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连体:中国的滞后状态 三、本书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文化现代主义”的界定 一、作为新文学文化的现代主义 二、“文化现代主义”的界定 第三章 平面化社会的形成及其结构 一、平面化社会的形成 二、社会结构的形成——以英国社会为例 三、管理系统化的全面铺开 第四章 技术塑形的平面化社会的延伸性与文学国际化 一、“平面化社会”的界定 二、技术塑造的平面化社会及其延伸本质 (一)技术扩大应用的延伸性 (二)平面化社会延伸的平等性 三、平面化社会中文学的延伸特质 (一)现代主义的国际化 (二)机器、技术、电子媒介同质化是审美国际化的基础 第五章 工业体制塑形的平面化社会的价值尺度与心态体验 一、社会整体价值尺度的转换 (一)工业化建制与专业化科层管理 (二)技术理性与制度理性的专制本质 二、技术与制度理性对人文理性的消解 (一)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演变 (二)技术社会兴起反理性思潮 (三)技术社会的进步走向幻象 三、整体历史观的瓦解与虚无主义的兴起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 (二)历史整体与语境整体:两种文学 第六章 媒介塑形的平面化社会的知识范型与艺术制式 一、电力技术与新媒介文化 (一)技术社会终结了观念价值的统治 (二)电媒的空间感知终结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二、新的电媒偏向带来文学知识的演变 (一)电媒兴起新媒介特质的文化知识范型 (二)现代主义艺术感知与技术感知交合 (三)电媒兴起新的审美制式 第七章 平面化社会各维度对文学的赋形 一、个体社会维度与退避心理 二、物质社会维度与感官审美 三、碎片化社会维度与意象融合 四、都市社会维度与空间化 第八章 平面化社会文学的几大特征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锋性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消极面相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悖论性 四、现代主义文学的时间塑形 第九章 现代主义文学解读案例 一、遮蔽自我的“症候”写作:伍尔夫的家传小说《到灯塔去》 二、从《等待戈多》看荒诞派戏剧作为一种贫化艺术 第十章 现代主义的审美转向 一、艺术自律与审美转向 二、现代主义审美下降与形式升华 三、现代主义的几个重要审美范式 (一)颓废 (二)反讽 (三)怪诞 (四)震惊 第十一章 现代主义的叙述转向 一、关联叙事模式兴起 二、叙事的几种关联形式 (一)象征、隐喻、意象的关联叙事 (二)“自由联想”——无意识心理关联叙述 (三)蒙太奇关联叙述 第十二章 现代主义关联叙事的后果 一、文学核心观念的改变 (一)文学的人道主义理想被颠覆 (二)审美取代了教化性 (三)文学的真实观被改写 (四)文学转向语言本体 二、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等学科的交织 后记
展开全部

文化现代主义——平面化技术社会与新文学形态 作者简介

易晓明 文学博士 湖南长沙人,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教授、博导,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跨文化跨媒介研究中心主任,《裸故事》主编。自1998年以来,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英语与比较文学系、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美国Fordham 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英语系、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传播与媒介系做访问学者或博士后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意义与形式》(台湾商务印书馆)等4部,译著《拜伦书信选》等2部,编著《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等2部。在海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为《中国社科文摘》《社科文摘》《文学研究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摘以及《中国文学年鉴》、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研究》《戏剧研究》等转载20余篇。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成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