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及治理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及治理

作者:万晓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70.6(7.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及治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59248
  • 条形码:9787030659248 ; 978-7-03-06592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及治理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国家社科基金“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及治理研究”(15XGL024)课题的研究成果,以消费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信息消费的环境演变过程,梳理了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特征;阐述了新兴信息消费的关键影响因素与环境问题之间的作用机理;基于供需视角,从社会环境、供给环境、需求环境三方面设计了多层次、多维度相关联的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针对环境的关键维度,重点选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消费动力提升等方面的案例,构建了多主体激励性治理模型。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新兴信息消费领域环境治理理念和方法。同时围绕新兴信息消费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产业和消费者等视角提出了治理的政策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信息消费管理及应用的人员、行业和政府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信息消费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及治理 目录

目录
**章 信息消费领域国内外研究概述 1
**节 信息消费研究现状梳理过程 1
一、信息消费研究主要阶段 1
二、文献与资料收集 2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 3
第二节 信息消费目前的研究视角梳理 4
一、信息消费的概念及特征 4
二、信息消费主体视角 5
三、信息消费对象视角 6
四、信息消费过程视角 7
五、信息消费价值视角 8
六、信息消费环境视角 9
第三节 信息消费未来研究方向 10
本章小结 12
第二章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演变及时代特征研究 13
**节 新兴信息消费的内涵 13
一、新兴信息技术与信息消费行为 14
二、新兴信息消费的内涵界定 15
三、新兴信息消费的特征分析 16
第二节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内涵 19
一、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概念界定 19
二、新兴信息消费崛起过程中的环境演变及特征 20
本章小结 22
第三章 国内外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现状分析 23
**节 全球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现状 23
一、社会环境现状 23
二、供给环境现状 24
三、需求环境现状 27
第二节 国内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现状 29
一、社会环境现状 29
二、供给环境现状 31
三、需求环境现状 35
第三节 我国新兴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问题 38
一、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38
二、供给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38
三、需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39
本章小结 40
第四章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41
**节 相关理论概述 41
一、供需理论概述 41
二、消费环境研究概述 41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42
第二节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45
一、新兴信息消费环境界定 45
二、我国信息消费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 46
三、评估指标选择的原则 46
四、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47
第三节 基于供需视角的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48
一、新兴信息消费的社会环境评估指标 48
二、新兴信息消费的供给环境评估指标 50
三、新兴信息消费的需求环境评估指标 50
本章小结 52
第五章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模型优化治理方向选取 53
**节 相关理论概述 53
一、常见指标筛选模型 53
二、常用指标赋权方法 54
第二节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优化 55
一、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优化过程 55
二、基于熵权模糊语言的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选择 58
第三节 新兴信息消费环境评估及重点治理方向选取 63
一、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63
二、基于指标体系权重比较分析的重点治理方向选择 66
三、典型区域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估分析 68
本章小结 74
第六章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治理模型研究 76
**节 相关理论概述 76
一、治理理论 76
二、Shapley值法 77
三、委托代理理论 78
四、演化博弈理论 78
第二节 信息基础设施合作共建模型 79
一、信息基础设施合作共建的研究背景 79
二、信息基础设施合作共建的成本分摊模型 79
三、信息基础设施合作共建的应用举例 80
第三节 移动应用安全治理模型 81
一、移动应用安全治理的研究背景 81
二、移动应用安全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82
三、移动应用安全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86
第四节 信息服务外包激励模型 89
一、政府信息服务外包的研究背景 89
二、政府信息服务外包的激励模型构建 89
三、政府信息服务外包的激励模型分析 92
第五节 政府数据资源共享模型 94
一、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背景 94
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94
三、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98
第六节 信息消费习惯影响因素 98
一、居民信息消费习惯培育的研究背景 98
二、居民信息消费习惯培育的模型构建 99
三、居民信息消费习惯培育的模型分析 103
本章小结 104
第七章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治理应用案例 105
**节 新兴信息消费产业结构调整——以重庆市为例 10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05
二、新兴信息消费加速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105
三、新兴信息消费推进重庆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用 118
第二节 新兴信息消费农村信息环境优化——以垫江县为例 12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22
二、农村信息环境的资源配置与区域治理 123
三、垫江县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规划 133
第三节 新兴信息消费社会环境治理——以网络信息污染为例 13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35
二、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信息污染演变分析 135
三、网络信息污染状况的评价模型及应用 141
本章小结 150
第八章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治理政策建议 151
**节 加强政府管控,改善新兴信息消费社会环境 151
一、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技术推广 151
二、完善新兴信息消费政策引导,提升宏观政策效率 152
三、健全新兴信息消费法律保障,形成长效拉动机制 153
四、加强新兴信息消费环境监管,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155
第二节 推进产业改革,提升新兴信息消费供给环境 157
一、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增强产品与服务供给 157
二、推进实施信息产业人才战略,提升专业人才技能 158
三、续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挖掘产业创新潜力 160
第三节 引导消费转型,优化新兴信息消费需求环境 161
一、着力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培育信息消费潜力 161
二、加快推进信息化能力引导,提升居民信息素质 162
三、增强居民新兴信息消费意识,培育信息消费习惯 163
四、进一步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公民网上行为 164
本章小结 165
第九章 主要结论 167
附录A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价指标优化调查表 169
附录B 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评价指标权重打分表 171
附录C 关于地区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现状重要维度的评估调查 174
附录D 典型地区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现状评估数据来源 176
附录E 典型地区新兴信息消费的环境现状评估原始数据集 177
附录F 重庆市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结构 178
附录G 1987~2015年重庆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179
附录H 2007年重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对42部门的诱发影响表 180
附录I 2012年重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对42部门的诱发影响表 182
附录J 重庆市战略性新产业与传统产业对照表 184
附录K 2007年重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对42部门的诱发系数 185
附录L 2012年重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对42部门的诱发系数 187
附录M 农村信息化供给的经济效应模型数据标准化结果 189
附录N 大众遭遇信息污染的态度调查问卷 190
附录O 名词解释 193
参考文献 195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