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邓汉仪集校笺(全3册)

邓汉仪集校笺(全3册)

作者:邓汉仪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21cm 页数: 3册(46,117,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36.8(7.2折) 定价  ¥19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邓汉仪集校笺(全3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54104
  • 条形码:9787020154104 ; 978-7-02-01541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邓汉仪集校笺(全3册) 内容简介

邓汉仪为清初著名诗人,其诗文集《慎墨堂集》已失传。本书全面辑录、笺注其诗文作品,收入《官梅集诗》一卷、《慎墨堂诗拾》九卷、《青帘词》一卷、《慎墨堂佚文》一卷、《慎墨堂笔记》一卷、《诗观诗人小传》三卷(其中三分之二的人物其生平仅存于该书,文献价值极大)、《荩心录》一卷。新辑诗作,据《慎墨堂诗拾》体例,辑入相应卷次,并在笺注中注明。笺注诗文作品涉及的当时人、事、典故、方舆地理、历史事件等,方便读者理解作品。附录邓汉仪年谱、传记资料、交游唱和诗及亲属遗诗。

邓汉仪集校笺(全3册) 目录

邓汉仪集校笺

總目錄

前言

凡例

官梅集

慎墨堂詩拾

青簾詞

慎墨堂佚文

慎墨堂筆記

詩觀詩人小傳

藎心錄

附錄

附錄一 年譜

附錄二 傳記資料

附錄三 序跋題記

附錄四 友人倡和贈答

附錄五 親屬遺詩

前言

鄧漢儀(一六一七—一六八九),字孝威,號舊山,別署舊山農、舊山梅農,晚號缽叟,原籍吳縣洞庭之綺里,生於泰州(今屬江蘇),郡望南陽。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因年老授中書舍人歸籍。康熙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三歲。鄧漢儀爲清初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出版家。阮元稱鄧漢儀“與太倉吳梅村主盟風雅者數十年。”當代學者錢仲聯先生則將其比作“掌管專一把捧帥字旗”的“地健星險道神鬱保四。”由於其“在野”與“布衣”身份,雖決定了鄧漢儀很難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詩壇領袖,但其確實充當了清初詩壇旗手的角色。

乾隆四十五年前後,《詩觀》及鄧漢儀的其他著作被禁毀或抽禁,自此後,鄧漢儀的著作及關於鄧漢儀的資料也就很難見到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詳細瞭解鄧漢儀的身世,是十分困難的。關於鄧漢儀的傳記資料,目前僅有幾條,而且這幾條記載不僅簡略,也是模糊不清的。

龔鼎孳《鄧孝威官梅集序》(《定山堂古文小品》卷上,清光緒刻本《定山堂全集》):“鄧子以吳趨之妙族,生東陽之秀里。”

陳維崧《鄧孝威詩集序》(陳維崧:《陳檢討四六》卷七《鄧孝威詩集序》,《四庫全書》本):“台君土室,漢世目之逸民。劉氏綵毫,梁室官爲庶子。遐稽曩史,兩見孝威詎意,同時又逢吾友序閥閱,則鄧仲華簪組之族,門戶清通;譜邑里則吳王夫差花月之都,山川綺麗。籍雖茂苑,產實吳陵諸侯。”

李鄴嗣《甬上游草序》(據夏荃輯:《海陵文徵》卷一九,道光二十三年刻本):“吾友鄧孝威,海陵奇士也,其身平足跡幾遍天下,家在東陽,與京口相望。”

……

據上述沈龍翔《鄧徵君傳》記載,鄧漢儀爲“蘇州人,徙家泰州。少穎悟,讀書日記數千言。長,工屬文,十九歲補吳縣博士弟子員。”據此,一般認爲他是原籍蘇州府吳縣,崇禎八年(一六三五)爲吳縣庠生,清初遷居揚州府泰州(今屬江蘇)。陳維崧順治十四年(一六五七)爲鄧漢儀《過嶺集》撰序所云其“序閥閱,則鄧仲華簪組之族,門戸清通;譜邑里,則吳夫差花月之都,山川綺麗。”雖介紹了鄧漢儀祖籍蘇州,出身世家。但記其“籍雖茂苑,產實吳陵”,以及時人稱其“以吳趨之妙族,生東陽之秀里”和“厥世吳國,實產海陵等等,陸林先生判斷此當指漢儀出生於泰州。據道光《泰州志》卷一《建置沿革》知,泰州漢爲海陵縣,東漢廢,併入東陽,晉復設,唐武德三年改名吳陵,於縣置吳州,七年州廢,仍名海陵,南唐升爲泰州治所,明省海陵縣入州,領如皋一縣,屬揚州府轄,清初因之。由此推斷,鄧漢儀可能自父輩開始已經寓居泰州,故其《詩觀》二集卷二云與泰州黃雲“童稚情親”,爲少小之交。因祖籍所在,而回蘇州考諸生,亦曾“讀書吳門之西郊”。回蘇州的具體時間,當始於崇禎四年十五歲時。“予十五游吳會,稱詩于西郊諸子間”。然居住之地仍爲泰州,所著《詩觀》初集卷一評吳偉業《琵琶行》,漢儀自稱“昔客吳趨,葉聖野過晤論詩”,“游吳會”、“客吳趨”都說明其並非居住於蘇州。拔諸生後參加鄉試,如自述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己卯,余應試白門”。其於崇禎十七年春夏稱離任泰州知州陳素爲師,有兩種可能:一是陳任知州時,漢儀曾隨其讀書;一是陳於崇禎十五年任南直隸鄉試同考官,而此年漢儀參加南京秋闈。《鄧徵君傳》云其“忽以足疾輟試,遂棄去”諸生身份,所以“棄諸生”是否與入清後的時局變化有關,尚難定論。

可以佐證以上推測的,是鄧漢儀《筆記》中所記“吳纉姬孝廉,沉毅負才略。預知登州之變,即移家還海陵。甲申在維揚,與黃中丞家瑞、馬兵憲鳴騄,倡義社,以扁舟邀余共事。余有詩答之……竟不赴其約”。吳纉姬,字璣灘,泰州人。中崇禎三年鄉試。其先以戍籍家登州,清軍犯山東,挾弓持槊,護親出重圍,歸於海陵。入清“嘉遯不仕,甘老丘園,人咸高之”。據漢儀筆記,纉姬南明初年曾與淮揚巡撫黃家瑞、揚州知府馬鳴騄在揚州組織義兵抗清。如此際漢儀仍在蘇州,當不會“以扁舟”相邀。順治十七年鄒只謨、王士禛輯《倚聲初集》著錄其爲“泰州人,吳縣籍”(卷一《爵里》),應該說是準確無誤的。

鄧漢儀人生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階段:一是順治三年三十歲前(一六一七—一六四六),即青少年的讀書求學階段;一是三十一歲至康熙八年(一六四七—一六六九)五十三歲時,即中年的入幕謀生階段;一是康熙九年至逝世(一六七〇—一六八九),即中老年的編選詩歌階段。以下主要介紹其第二、第三階段的人生經歷。

……

鄧漢儀一生醉心詩酒山水之間,創作了大量的詩文作品,且與當時詩人如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孳、周亮工、冒襄、杜濬、余懷、吳嘉紀、黃雲、孫枝蔚、丁耀亢、陳維崧、王士禛、王士祿、汪楫、宗元鼎、尤侗等等交遊唱酬。其詩曾得錢謙益、王士禛等詩界領袖之極力推崇,而普通學者、詩人則仰之如泰山北斗。後人對鄧漢儀也有較高評價。《淮海英靈集》稱其“與太倉吳梅村主盟風雅者數十年。”《揚州府志》云:“漢儀淹洽通敏,貫穿經史百家之言,尤工詩學,爲騷雅領袖。”當代學者錢仲聯先生《順康雍詩壇點將錄》則將鄧漢儀比作“掌管專一把捧帥字旗”的“地健星險道神鬱保四”。由於其“在野”與“布衣”身份,雖決定了其很難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詩壇領袖,但其確實充當了清初詩壇旗手的角色,而其手中搖動的旗幟一是其詩歌創作實踐,另外就是傾其全生之力打造的《詩觀》。鄧漢儀一生著述頗豐,詩歌集有《淮陰集》、《官梅集》、《燕台集》、《過嶺集》、《濠梁集》、《甬東集》、《被徵集》,選評清初詩人的詩選集有《詩觀》等,這僅是其中的一部分。[道光]《泰州志》卷三〇著錄鄧漢儀:“編年詩、各體文、過嶺集、詩餘一卷、詩觀十四卷、別集二卷。”亦不详备。周庠《慎墨堂詩拾序》云:“鄧孝威先生……所著《過嶺》、《慎墨堂》諸集,版毀於火,遂罕有窺其全豹者。惟所輯今人之詩曰《詩觀》者,奉旨抽毀應禁之人行世。”由於鄧漢儀作品大多散佚,目前很難了解其全貌。我們只能依據保留在其他文集的序跋、鄧漢儀的零星記錄以及有關著錄等,略作考述。

(一)詩歌作品類

《淮陰集》無卷數

是集僅見沈龍翔《鄧徵君傳》著錄。云:鄧漢儀“遊淮有《淮陰集》。”未見其他著錄。當爲清順治初期,鄧漢儀避居江北時所著。

《官梅集》一卷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別集類、武新立《明清稀見史集敘錄》以及《清史稿藝文志拾遺》

集部別集類著錄。

是書爲鄧漢儀清順治四年丁亥前後於揚州、泰州、如皋等地所作詩歌的編年作品集。現存有兩個版本系統:一是南京圖書館藏清無近名齋鈔本《官梅集》一卷。是集正文前題“丁亥詩編”,“濟南劉嶧巃老師鑒定,吳州鄧漢儀孝威父著,同社陸舜玄升父閱”,共收鄧漢儀詩一百一十八首,詩有龔鼎孳、劉孔中、葉襄、方苞序以及陸舜弁歌。泰州圖書館藏徐菊人(即徐炳華)鈔本與無近名齋鈔本同,一九八零年泰州古舊書店鈔本亦系據無近名齋鈔本重抄。該鈔本系統源自何處,無法考知。二是泰州圖書館藏程羽朋跋本。是集亦爲鈔本。首載鄧漢儀本傳,本傳源自沈龍翔《鄧徵君傳》,中間夾雜程羽朋按語,再次爲序。序與無近名齋本同,序後無目錄;正文共收鄧漢儀詩歌一百二十二首,較無近名齋本多出《九日揚州文星閣登高》、《初冬泛舟遊棲靈寺訪平山堂舊址》二首,《巢民集飲水繪庵共限枝字復爲長歌》四首。書後有程羽朋於民國十一年和民國三十一年的兩篇跋語。其中**篇跋語既談到鄧漢儀的著述情況,更談到了該本的出處。“右鄧漢儀孝威《官梅集》一卷,乃其編年詩之一,作於揚州者也。此集之外,尚有《慎墨堂集》名,見《江蘇詩徵》。又有《淮陰集》、《過嶺集》、《濠梁集》、《燕台集》、《甬東集》、《被徵集》等作行世,大率皆見於沈龍翔所著之《傳》,但今皆不易覯,即此種《官梅集》亦屬稿版,已希(按:當爲‘稀’),僅存草本致(按:當爲‘至’)今,原字跡破損之處,多難治補,仍之而已。間嘗搜求泰州《官梅集》之刊本,僅有孝威之裔孫名蘭者,家藏一冊

……


展开全部

邓汉仪集校笺(全3册) 节选

邓汉仪集校笺 官梅集 同沈林公陸奠兩炤四劉超玄僧心鑑□涼大樹集飲風雨驟至晚即宿李元玉齋頭 命駕適四野,景物何蕭森。清流繞長郭,輕嵐起崇林。官觀幾十載,鼯鼠盤空陰。前朝陵殿改,倘此造物欽。涼飚樹虩至,吹我滿衣襟。靜對高鳥出,俯視游魚沈。側聆鏡磬響,忽共樵蘇尋。酌醴呼邛友,寫此幽谷心。風雨入清晝,撫弦揮商音。崢泓且簫瑟,四座起哀吟。招隱披蘿薜,行與桃源深。 【箋注】 沈復曾(?—一六五八),字大复,號林公,江南泰州人,有《旦園詩集》。鄧漢儀與同里前輩沈復曾有交游,且爲詩社盟友。《詩觀》初集卷五收沈復曾有《己丑仲春同孝威諸子合社小集即事》詩云:“招我塵外蹤,締此丘中盟。三益望石友,四始聯金聲。”鄧漢儀不僅將其詩十四題收入《詩觀》初集卷五,而且詩後讚賞其明末泰州詩壇之作用云:“啓、禎之間,海陵風雅一派幾于響歇。林公起而聿倡正聲,後乃彬彬蔚起,扶衰振雅之功不可沒也。”陸奠兩、劉超玄、僧心鑑,生平、籍里均不詳。李玉,字元玉,又字玄玉,號一笠庵、蘇門嘯侶。約生于明萬曆末,卒于清康熙十年以後,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崇禎末中鄉試副榜,入清後絕意仕進專事戲曲創作,有《一笠庵四種曲》等。 贈瑯琊丁野鶴司李 淮浦風高劍氣秋,中原有客問旄頭先生曾爲東平鎮監紀。祖生空自屯江北,杜甫長看去華州。一鶴閱來南北變先生有遇寉志,群龍銷盡古今愁。躬耕莫向遼東去,嶧岸沂濱好飯牛。 斷發同遊入梵林,莓苔秋雨坐論心。詩傳白下諸君事,集匪黃初七子吟。阮籍未知穿幾屐,陶朱要許散千金。夜來嘯傲吳陵道,絕爨難爲解劍鐔。 放馬官衙一賦詩,故人傾倒濁醪時。随流也學東家佞,舉姓誰當北海兒。千里論兵風雨暗,百年作客雁鴻悲。蕭條舊國無官闕,何處鐘山任採芝。 東南名輩已銷亡,齊國唯君擅偉長。一代殷劉空坐論,千秋蘇李只詩章。浮家入海寧辭險,釃酒臨江未敢狂,閱盡風塵俱熱客,見君願解薜蘿裳。 【箋注】 瑯琊,即瑯琊郡,西漢時曾移治所於東武縣(即今山東諸城市)。丁耀亢爲山東諸城人,故稱瑯琊丁野鶴。 劉愚公僅三招同龔孝升奉常戚價人茂才雨集山園即席限韻 同人爭命駕,共集辟彊園。城樹多棲鳥,江峰墜短猿。竹涼風易入,花暗雨頻翻。著屐苔三逕,開燈酒一尊。蟬聲當夜噪,蟋蟀傍秋喧。萬壑煙俱出,空堂語獨繁。梧新應濯濯,霞舉自軒軒。欲訂蘭亭社,如尋杜若村。淮南催作賦,江左共清言。未了何周債,慵招屈宋魂。巖登唯謝眺,鞍據匪深源。幸集人如玉,遙看夢有痕。吹蘭誰帝子,攬菃只王孫。歧路非余恨,他鄉且負喧。時清容嘯詠,情至略寒溫。坐久衣香接,人歸墅月昏。海天蜃尚隱,邗上水全渾。想有琵琶贈,寧無團扇存。濁醪雖已醉,終擬作鯨吞。 【箋注】 戚價人:即戚藩。藩(一六一八—?),字價人,號蘧庵,江南江陰人。清順治十二年乙未科進士,官陕西安定知縣,《國初十六家精選》輯其詩稿《戚蘧庵稿》一卷。鄧漢儀《詩觀》初集卷八自其《名山隨筆》收戚藩遊杭州詩三題,并稱:“价人武林諸遊詩,皆幽奇險峭,不經人道。僕尤錄其*完渾者。”

邓汉仪集校笺(全3册) 作者简介

邓汉仪(1617—1689),字孝威,原籍吴县洞庭之绮里,生于泰州(今属江苏),郡望南阳。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因年老授中书舍人归籍。清初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出版家。阮元称邓汉仪“与太仓吴梅村主盟风雅者数十年”。钱仲联先生则将其比作“掌管专一把捧帅字旗”的“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由于其“在野”与“布衣”身份,虽决定了邓汉仪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坛领袖,但其确实充当了清初诗坛旗手的角色。 王卓华,文学博士,教授,现任玉林师范学院院长。整理出版有《慎墨堂诗话》(合作),著有《中州文献总录》、《近思录注译》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邓汉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清诗歌总集文献整理与研究》,省教育厅重点资助课题《隋唐五代著述考》、《唐诗研究史》等科研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