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

作者:拓志超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6.2(6.8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67798
  • 条形码:9787509667798 ; 978-7-5096-677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 内容简介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共产党领导中国70多年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从理论史视角,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梳理了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国古代经济平衡及西方经济平衡相关文献,从学理和历史逻辑维度论证,证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当下并没有过时,它既不同于西方宏观经济均衡理论、苏联国民经济平衡理论,叉没有完全照搬马克思的理论,它是我党和国家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理论创新。通过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进行比较,证明该理论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从独特的视角认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 目录

导论
0.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相关概念界定
0.2.1 “平衡”与“均衡”
0.2.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0.2.3 理论史
0.3 文献综述
0.3.1 经济平衡/均衡的研究
0.3.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的研究
0.3.3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的研究
0.3.4 文献研究评述
0.4 研究设计
0.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0.4.2 研究方法
0.4.3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1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史
1.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萌芽
1.1.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萌芽
1.1.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雏形的成型
1.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形成
1.2.1 政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形成的贡献
1.2.2 学术界研究推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形成
1.3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深化
1.3.1 经济管理实践中深化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认识
1.3.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第二次研究高潮
1.3.3 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题的文献大量涌现
1.3.4 其他研究深化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1.4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转型创新
1.4.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有用武之地
1.4.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转型创新
1.5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1.5.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1.5.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特点
小 结

第2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我国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创造
2.1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
2.1.1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总述
2.1.2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内容
2.1.3 马克思经济平衡理论特点
……
第3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并未过时
第4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继承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
第5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 节选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  4.1.1.1西周时期的市场及价格管制  虽然西周经济属于典型的封建领主经济体系,是“真正的自然经济”①,但已经有少部分农产品加人流通过程,并有了市场管理制度,有专职政府官吏负责监督市场,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如对市场上商品准人条件的规定:“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度,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②在这里规定了不能在市场上出售的物品,包括封建统治者的官式物品、宗教迷信用品、国家暴力工具“戎器”一律禁止在市场出售。对于可出售的物品作了具体的规定,如用器、车辆的尺寸,布帛精粗幅度和商品颜色等。还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木不中伐”“禽兽鱼鳖不中杀”时不准出售,以保护农业。此时还制定了市场管理的方向,对市场上没有的重要物品,要让其有;市场上已有的有害的物品,要让它消失;对于奢侈品要减少,即“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靡者使微”。③此外,由于价格管制的需要,出现了贾师这一官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物价稳定思想的出现提供了土壤,这里的价格管制成为了*早的国家调节经济的表现形式。  4.1.1.2春秋战国时期的价格平衡思想  春秋(公元前772至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历史文明的光辉时代,其伟大不亚于古希腊于西欧的意义。和西周相比,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生着巨大变革:随着土地王有制的崩溃,出现了个别封建地主阶级和大量小土地私有者,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独立小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家庭手T.业的发展和手T业技术的提高。所有这些变化要求西周严格的市场控制制度让位于较自由的市场活动,实现商品的自由经营,同时促使新兴商人阶级的产生,并来往于各国之间从事贸易,结交活动于王侯中间。如此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孕育了“百家争鸣”的社会思潮,当然也形成了许多经济思想,其中不少卓越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古希腊对古代经济思想的贡献。此时,很多的价格思想中蕴含着平衡理念,如范蠡的“积著之理”和“平粜”思想、李悝的“平籴”思想以及《管子》中的“轻重理论”。  范蠡(公元前536年至公元前448年)的“积著之理”是讲如何在经商过程中把握物价变动规律从而获取利润。他认为“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金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①也就是说,所经营的货物必须质量完好,货币运动不能停止,易于腐败的物品不能长期储存,不能一味地贪图高价。根据商品数量的多少可以判断其价格是变贵还是便宜,某种商品的价格贵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下跌,太便宜了必然上涨。当商品价格贵时,应将存货像粪土一样抛售,不能留等更高的价格;当商品价格便宜时,应像金玉一样立刻收购,掌握了价格平衡运动的规律,相机决策,自然能获利。总之,要将商品和货币像流水一般经常流转和运行,才能有利可图。  另外,范蠡将价格的自然涨跌与供求规律看成是客观的,并且主张谷物的价格波动必须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提出了“平粜”主张,以有利于生产和流通。所谓“平粜”可表述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商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②如果谷价太便宜,会损害农民,使他们不愿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如果谷价太贵,又会损害商人,使社会经济出现困难。如果使谷价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会农商俱利,也就有利于整个社会。因此,“治国之道”就是当谷物价格太贵且超出一定限度时,须使其降低,反之;当谷价太低时,则须使其回升,这就是所谓的“平粜”。通过这样的经济措施,稳定市场谷价。他对谷价及与其他物价的比较研究在古代是极为少有的,胡寄窗认为范蠡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把政府的价格政策置于利用市场价格自发势力理论基础上的*早先行者。此后各封建王朝实行的平粜政策均可从这里找到思想渊源,仅就贸易与价格思想来说,范蠡所达到的水平比管子还要高些。  ……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史 作者简介

  拓志超,女,生于内蒙古境内的河套地区,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先后就读于山东财政学院(今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现就职于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授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课程。同导师合作的论文《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被《新华文摘》摘要转载,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