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5.7(5.9折) 定价  ¥43.5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世界现代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040537390
  • 条形码:9787040537390 ; 978-7-04-053739-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世界现代史 内容简介

  《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主要内容包括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开始,“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冷战与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独立后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后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20世纪下半期的科技与文化。

世界现代史 目录

第十一章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开始

**节 雅尔塔体系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一、雅尔塔体系

二、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建立

三、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

第二节 冷战的开始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的开始

二、两大阵营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十二章 “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国家

**节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和政治

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战后初期苏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

第二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一、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波、捷、匈、保、罗民主政权的建立

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工业化的开展

第四节 蒙古、越南、朝鲜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古巴革命

一、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

二、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与抗法战争

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抗美战争

四、古巴革命和革命政权建立



第十三章 “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节 美国

一、美国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反共、反工人运动立法和麦卡锡主义

三、美国黑人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

第二节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一、战后英国的政治经济改革

二、法兰西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

三、联邦德国的民主化改革和“社会市场经济

四、意大利共和国的成立及经济复苏

五、北欧诸国的福利国家建设

第三节 日本

一、美国军事占领下的民主改革

二、经济恢复与政党政治的重建

三、《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旧金山体制的建立

……



第十四章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十五章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演变

第十六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十七章 独立后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第十八章 20世纪中后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

第二十章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第二十一章 20世纪下半期的科技与文化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展开全部

世界现代史 节选

《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城乡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苏联不仅避免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出现的失业和经济危机,而且在人民群众的教育、卫生、住房等方面,都有一定改善。苏维埃、工会、共青团和其他社会团体在国家社会生活中也开始活跃起来。在战后初期,斯大林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体系已陷入全面危机,同时又认为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十分完善,因而故步自封,对任何主张变革的人都予以打击。针对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中存在的种种弊病,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和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辛斯基和列宁格勒党政领导人库兹涅佐夫为首的一部分党政干部和经济学家,积极主张要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利用20年代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某些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但就是这种主张,也被视为离经叛道。沃兹涅辛斯基和库兹涅佐夫等人被打成“列宁格勒反党集团”,沃兹涅辛斯基本人在1950年9月30日被枪决,一大批有创见的理论工作者受到株连。在农村,针对当时库尔斯克州所进行的“包产到组”的改革试验也进行了批判,因为它违背了3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集体化理论。按照这个理论的观点,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不仅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且劳动组织和分配单位越大越好,凡是违背这一理论的就是破坏集体化。1950年2月19日,《真理报》发表文章点名批判了支持“包产到组”措施的当时负责领导农业工作的政治局委员安德烈耶夫。联共(布)中央撤去了安德烈耶夫的职务,任命赫鲁晓夫领导全国农业工作。赫鲁晓夫上任后,按照僵化的集体化理论,于1950年在全国掀起集体农庄合并运动。到1952年,原有的25.2万个集体农庄合并成9。7万个。同时大搞所谓的“集体农庄镇”和农业城,宣称以此缩小城乡差别,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批判包产到组和合并集体农庄,使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以失败告终。为了加强对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马列主义经济理论的教育,在斯大林亲自关注下,1951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完成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初稿。书稿引起经济学界的激烈争论。针对争论的主要问题,斯大林做出书面回答,并在1952年10月3日和4日的《真理报》上发表,随后汇集成书出版,这就是产生广泛影响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这《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是斯大林根据“二战”后出现的国内外新形势,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主要涉及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问题等。斯大林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陷入了经济和政治的全面危机,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进一步加深。他还认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将不会扩大而会缩小,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该书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探索的一个成果。但由于实践本身的失误和理论上的缺陷,这《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在很多方面是不完善的和片面的。而这种不完善和片面性,对战后一个时期(1945年至1953年斯大林去世)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政策及具体措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战后一个时期,苏联领导人把30年代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一步理论化和固定化,并认为这一模式是唯一正确的模式,是社会主义各国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各国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各国确实从苏联学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经验和一些理论,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了头;另一方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存在着脱离现实国情的严重缺陷,这一模式形成于苏联,与各国的实际相差很远,学习苏联模式,对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意识形态领域,在美苏对抗、冷战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苏联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强了思想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全党和各族人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因将阶级斗争绝对化,加之在对马列主义的认识上教条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导致发生了一系列过火的思想批判运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