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作者:陈秋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1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99.4(7.2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6465
  • 条形码:9787520366465 ; 978-7-5203-664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从隐喻思维和隐喻修辞的视角,对已有的亨利·詹姆斯研究领域进行了视域拓展和深度解析。在大量发掘史料的背景上,对詹姆斯的戏剧和小说,尤其是后期戏剧和小说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细致分析。该书对一直困扰读者与批评者的“詹姆斯式”文体以及詹姆斯小说理论的隐喻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廓清。阐明了“詹姆斯式”作为一种“预肯定模式”,与20世纪哲学、符号学、语言学及心理学等认知领域的同构及成因。该书对詹姆斯的小说理论、戏剧理念、批评科学及其纽约版序言等“詹姆斯式”文体进行了整合分析,对詹姆斯的“歧义”文体有独到的发现。对“詹姆斯式”隐喻文体与文学隐喻功能之间的关系有所总结。该书既是对詹姆斯文本的细致解读,也是对亨利·詹姆斯诗学体系的整合与总结。《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詹姆斯研究领域的空白,深化了国外同一领域的研究深度。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内容简介

  亨利·詹姆斯是现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理论的奠基者。《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系统地探讨了亨利·詹姆斯戏剧和小说的隐喻思维与隐喻修辞特征;分析了詹姆斯的内倾认知习性与探究对象的智性生物特征;提出了“詹姆斯式”是文学的一种“预肯定模式”,它在文体和语言上具有未来学特征,呼唤着更有理解力的读者与批评者去认识它。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1869-1900年的戏剧实验与小说修辞
**节 剧作与小说同时起步
一、剧作起步之年
二、《罗德里克·赫德森》:启动“小说发条的银钥匙”
三、《黛西·米勒》:“一出完全不可能的喜剧”
第二节 1881-1900年小说的隐喻修辞
一、《一位女士的画像》:小说文体的融合与变革
二、《卡萨玛西玛公主》的“社会政治题材”及其隐喻
三、《螺丝在拧紧》与《圣泉》中的认知困境

第二章 中期剧作的“得失”与三部杰作的成就
**节 中期剧作的“得”与“失”
一、《美国人》:文本的互文与“问题大全”
二、两个喜剧系列:《剧院:两个喜剧》与《剧院:第二个系列》
三、《居依·多姆维尔》:来自“另一个星系”的戏剧
四、《柔美夏日》:怀旧感与牺牲“逼真性”
第二节 《使节》:对未来美国的想象及对小说未来的预言
一、“使节”之“赫尔墨斯”命意
二、作为社会动物的文明模压程序
三、想象一个“所有时代的继承者”
四、古钟人偶逻辑与未来小说技艺
第三节 《鸽翼》:一部大隐之作
一、隐私与哀思
二、“罗蕾莱的旋涡”
三、视角、焦距与隐喻
四、意识远游
五、隐喻创造世界
第四节 《金碗》:言、象、意一体的隐喻诗学特征
一、辞生互体
二、义生文外
三、秘响旁通

第三章 “詹姆斯式”小说理论的隐喻特征
**节 故事基础:“无人踏过的雪原”
第二节 精神过程:捕捉“意识迷宫的银色线索”
第三节 批判思维:隐喻叙事与视角的伦理范式
第四节 审美理想:从已知见出未知的想象与判断
第五节 小说建制:建构自己话语规则的尝试

第四章 詹姆斯的隐喻思维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节 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隐喻理论
一、隐喻研究史的五个阶段
二、亚氏隐喻的伦理学特征与保罗·利科的多元隐喻诗学
第二节 詹姆斯对隐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亚里士多德隐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圣经》隐喻传统的继承
三、对《圣经》隐喻的“化用”
第三节 隐喻思维与“詹姆斯式”隐喻
一、隐喻思维概念的形成
二、“詹姆斯式”隐喻思维的特征
三、“詹姆斯式”隐喻修辞的两个例子

第五章 “詹姆斯式”与过程哲学、符号学语言观的
同构及成因
**节 与过程哲学及符号学语言观的同构
一、过程哲学的。摄入“运化概念
二、与德里达”增补“理论的同构
三、向语言中心的后现代主义过渡
第二节 “詹姆斯式”隐喻修辞的成因
一、家族语言环境的潜移默化
二、科学语言的影响
三、信仰因素
四、欧美双重身份在詹姆斯小说修辞中的作用

第六章 将文学“虚构”带人戏剧“现实”
**节 《高投标》:文学的优雅与“不可思议”的戏剧
第二节 《三幕剧梗概》:“场景”与“提示”的功能
第三节 《沙龙》:“将一个幽灵搬上舞台”
第四节 《另一问屋子》:戏剧“援助”小说
第五节 《呐喊》:“过于超前的深度”
第六节 《独白》:以文学现实“调控”社会现实

第七章 “詹姆斯式”与20世纪西方文学的现实性问题
**节 读者反应批评的复杂面相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文学的“现实性”问题
第三节 詹姆斯的“文本现实性”
一、制造幻觉的现实
二、自我身份的现代意识
三、詹姆斯的多元现实
第四节 正在生成的现实:詹姆斯小说诗学的文化综合价值
一、小说艺术的“合法化”
二 诗意语法
三、詹姆斯的现代小说史地位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亨利·詹姆斯年表
2.《卡萨玛西玛公主》序言
3.批评的学问
4.《国家》的创建
后记
展开全部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节选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罗兰与罗德里克在美丽的康涅狄格山谷散步时,引出了两人之间时常争论的话题:“(美国的)贞洁之美”和“我们与我们自己国家之间关系”。罗德里克立志广泛宣传“美国本土艺本”实绩。他认为,我们“应该将模仿抛到船舷之外”,“将眼睛锁定在我们自己民族的个性上”。詹姆斯虽是在对这种“粗鲁”打趣,但他也因此发掘出新旧大陆之间关系的国际题材,这一题材随后占据了他整个写作生涯。对詹姆斯来说,他的男女主人公,应该不是那些家乡人物,如库伯《皮袜子故事集》中的纳蒂-邦波(Natty Bumppo),或是霍桑笔下的海斯特·白兰(Hester Prynne)。詹姆斯的人物是一些可以对“国际关系问题”不断进行审视和对比的“代理人”:他们被詹姆斯置于缺乏想象力的美国清教徒和既光彩夺目又颓废时尚的欧洲人之间,他们被观察、被对比。他们代言着詹姆斯有关新旧大陆的思想。这一代言人特征突出地表现在罗兰、罗德里克和克里斯蒂娜三人身上。罗德里克作为艺术家新类型特征是“不适合去到旧世界(欧洲),而是应该去到下一个(next)世界”。他对自我艺术理念的“过分”标榜,标注出“更适于下一个世纪”的艺术家特征。  詹姆斯对人物个性的描述,足以让我们强烈地感觉到罗德里克个性的脆弱与其艺术创造力之间的不平衡,感觉到罗德里克的艺术品质在当时的美洲与欧洲双方面的“不适”。克里斯蒂娜上场之前,我们便知晓罗德里克之灾早已在他体内埋下种子,即使克里斯蒂娜不出现,也会有某人或某事引发此难。罗德里克之死是必然的:罗德里克的艺术自由理念超越了时代,他个性乖张的“新类型”还得等到下一个世纪才会获得更多的理解。《罗德里克·赫德森》对艺术家品格的艺术探寻,产生了某种超验意义上的“雄辩”和“证词”:小说中人物的“生”与“死”,一如罗德里克想要塑成的那些“美”“勇”“文化”“星辰”等符号,是詹姆斯实验小说叙事技巧,获得书写文字存在感的一次文学历险。  从根本上讲,这部小说是关于艺术家们,尤其是美国艺术家们的普遍性情及其困境的。后期詹姆斯所擅长之文风,那种过度的美学苛求,在这部小说中有所流露。毕竟,库珀、爱默生、梭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吐温、豪威尔斯、诺里斯、克莱恩、德莱塞——这名单只涵盖了一小部分——在复制美国题材方面都轻而易举。而詹姆斯因受困于复杂的命运(生为美国人却迷恋风云变幻的国际题材)反倒提供给欧美文坛更为复杂丰富的文学样本。美国艺术家的困境变为美国艺术家在欧洲的隘口,这颇具讽刺意味。詹姆斯的欧美双重身份使他发现,在欧洲,无论是题材的丰富性(在其本土是匮乏的),还是置身其中的日常氛围,在这两方面他都难以融入。实际上,詹姆斯当年在《罗德里克·赫德森》中倾尽全力探寻的东西,他本人并非完全明了。激情与艺术是否可以并存,婚约是否是艺术的障碍,男性间的友谊是否可以信赖,对美的未来之念是否对传统造成危害,一个人可否过着寻常生活而依然是位伟大的作家,等等。这一系列的争辩延伸至那个更广泛、更重要的问题:艺术品性的本质问题。罗兰虽是小说的意识中心,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罗德里克的独特品性,那是詹姆斯更乐于创造的。接下来,詹姆斯将延续这一创造计划,以更加圆熟的叙事技巧呈现出更具阐释空间的“美国人”类型。  ……

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 作者简介

  陈秋红,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小说文体学研究、亨利·詹姆斯诗学研究及比较文学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社科项目两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近年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宗教世俗化与英国小说的现代性》《喻众象殊、相持并存:论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的隐喻特征》《“詹姆斯式”隐喻与20世纪西方哲学与符号学的同构》《远距诗学:21世纪比较文学的友爱政治学》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