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

作者:谢天振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0-04-01
开本: 21cm 页数: 424页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0折) 定价  ¥7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81785
  • 条形码:9787100181785 ; 978-7-100-18178-5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 本书特色

祝贺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 从译介学视角思考中西文化交流。 本书收集了谢天振教授的部分学术论文和著译作中的序言和后记(跋),包括具序言性质的前言,反映了谢天振教授多年来的学术轨迹和学术主张。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 内容简介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共分文化外译探索、卅载回眸、十年一瞥三部分,收录了谢天振教授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文学文化外译的论文,30余年来为自己的著译作所写的序跋文章,以及作者为“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每年编选的一本年度“翻译文学卷”所作前言的汇总。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 目录

自序
文化外译探索
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
历史的启示
——从中西翻译史看当前的文化外译问题
川味《茶馆》与文化外译
换个视角看翻译
——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网络时代文学翻译的命运
翻译巨变与翻译的重新定位与定义
——从2015年国际翻译日主题谈起
如何向世界告知中华文化
——答辽宁日报记者问
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谢天振教授访谈录
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与思考

卅载回眸
《狄更斯传》前言
《普希金散文选》译序
《普希金散文选》译后记
“当代名家小说译丛”总序
《南美洲方式》译序
《比较文学引论》译者前言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业强版)前言
《译介学》后记
《译介学》(增订版)代自序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前言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后记
《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版)后记
《翻译研究新视野》(福建版)自序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后记
《译介学导论》(**版)后记
《译介学导论》(第二版)后记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前言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第二版)后记
“翻译专业必读书系”总序
《中西翻译简史》前言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复旦版)代序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复旦版)后记
……
十年一瞥
展开全部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 节选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季愚文库》: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中,翻译文学往往处于一种无所归属、非常尴尬的处境。翻译研究者只注意其中的语言现象,而不关心它的文学地位。而文学研究者一方面承认翻译文学对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却又不给它以明确的地位——他们往往认为这是外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意识到翻译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现象的存在。因此之故,在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编写的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里,翻译文学找不到它自己的地位。然而在源语国的文学史里,翻译文学就更找不到自己的地位了。譬如,我们无法设想要让法国文学史为傅雷、让英国文学史为朱生豪或梁实秋留出一席之地。这样,翻译文学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  然而,如果说从语言学或者从传统的翻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仅仅发现文学翻译只是一种语言文字符号的转换的话,那么,当我们从文学研究、从译介学的角度出发去接触文学翻译时,我们就应该看到它所具有的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十分重要的意义,即文学翻译还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存在形式。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取得了它的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  为了论证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的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我首先指出,一部文学作品是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的。一般而言,一部作品一旦经作家创作问世后,它就具有了它的*初的文学形式。如经莎士比亚创作成功的《哈姆雷特》,就具有戏剧的形式,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同时也就赋予了这部作品以长篇小说的形式。然而,这些形式都仅仅是这两部作品的*初形式,而不是它们的唯一形式。譬如,经过兰姆姐弟的改写,《哈姆雷特》就获得了散文故事的形式;进入20世纪以后,《哈姆雷特》被一次次地搬上银幕,这样,它又具有了电影的形式。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有同样的经历:它被搬上舞台,取得了地方戏曲如越剧、评弹等形式,它也上了银幕和荧屏,取得了电影、电视连续剧的形式。  接着,我把文学翻译与改编作了比较。我认为,文学作品通过改编而获得另一种形式。通常越是优秀的作品,就越有可能被人改编,从而也越有可能取得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尤其是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其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复杂,主题深邃,内涵丰富,值得从多方面予以开掘和认识,从而为改编成其他文学形式提供了厚实的基础。而名著已经享有的声誉和地位,则更是为改编作品的价值和成功创造了有利的先天条件。  把改编与文学翻译作一下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两者颇为相似。如果说改编大多是原作文学样式的变换的话(小说变成电影,或剧本变成散文故事等),那么文学翻译就主要是语言文字的变换。除此以外,它们就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它们都有一本原作作为依据,而且它们都有传播、介绍原作的目的,尤其是当改编或翻译涉及的作品是文学经典和文学名著的时候。  但是,翻译与改编又有着一个实质性的区别:改编通过文学样式的变换把原作引入一个新的接受层面,但这个接受层面通常与原作的接受层面仍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仅仅是在文化层次,审美趣味或受众对象等方面有所差异罢了。如长篇小说《红楼梦》的读者与越剧《红楼梦》的观众或听众,属一个相同的汉文化圈;而翻译却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转换把原作引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里存在着与原作所在文化圈相异甚至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存在着相异甚至相去甚远的审美趣味和文学欣赏习惯,如莎剧在中国的译介就是这样。  ……

译入与译出:谢天振学术论文暨序跋选 作者简介

  谢天振,1944年生,浙江萧山人,历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暨翻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受聘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讲席教授”暨兼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MTI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学术顾问暨翻译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译协理事兼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兼任《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东方翻译》执行主编,以及《中国翻译》、《翻译季刊》、《翻译学报》、《广译》等学术杂志编委或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译介学导论》、《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海上译谭》、《海上杂谈》,以及译著《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主编)、《比较文学概论》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