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转型之机: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看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包邮 转型之机: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看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29.4(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9.4(4.5折)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暑期大促, 全场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转型之机: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看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版权信息

转型之机: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看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金融机构从业者,企业?? 角度新颖,将宏观经济转型与微观的投资逻辑、框架和机遇相结合。 ?? 视野开阔,从全球和历史的角度,对先导型经济体的转型经验和教训进行比较研究。 ?? 创新理论,重构了从宏观经济到投资逻辑的整个投研分析框架,自创“结构主义”框架挖掘当前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 新锐作者,作者系投研领域后起之秀,本科发表的一片学术论文助其获得复旦大学直博机会,2019年包揽券商界三大重要奖项,本书是其“结构主义”专著三部曲之二[此前已出版《蜕变·新生: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2017年中国金融出版社]。 ?? 图文并茂,全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辅以200余张图表,系统阐释了作者的“结构主义”投研分析框架。

转型之机: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看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是当下很好重要的议题。本书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研究提供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视角,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和对先导型经济体转型经验与教训的比较研究,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和资本市场运作等各个维度展开分析,尝试理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成功的核心命题,以及在转型过程中伴随而来的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全书总共分成了四个部分:部分,着重讨论“中国奇迹”出现的机理及眼下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从先导型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中寻找中国经济转型可借鉴的经验教训;第三部分,梳理近些年中国政策思路的演变,以及禀赋特征的不同对转型之路的影响;第四部分,从金融从业者的角度,讨论大变局下投研框架如何重构并寻找转型阶段的投资机遇。

转型之机: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看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目录

序言I

前言V

**部分

中国经济:成长的烦恼,发展的困惑

**章“中国奇迹”具有典型的后发追赶特征003

**节追赶红利快速释放,催生“中国奇迹”004

一、改革开放后的四十余年,高增长背景下的“中国奇迹”004

二、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符合后发追赶规律008

第二节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是高速追赶的重要引擎012

一、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是后发经济体的追赶起点012

二、受益于第三轮产业迁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017

第二章成长的烦恼:转型是发展的必经之路021

**节“追赶红利”逐步消失,降速增效方是正途022

一、追赶过程也是红利从兑现到透支的过程022

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经之路024

第二节逆全球化兴起,加大中国经济转型迫切性031

一、逆全球化思潮下,全球一体化退坡031

二、全球产业链重构,倒逼中国加快转型038

第二部分

先导经验:产业是关键,改革做保障

第三章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型成功的关键049

**节传统竞争优势不断被削弱是转型的压力所在050

一、产业竞争优势决定一个经济体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定位050

二、传统产业优势丧失是追赶阶段末期的共性问题053

第二节通过改革打破要素约束,推动结构转型升级057

一、产业政策引导,财政金融政策助力057

二、社会政策与之配合,预防潜在风险060

第四章不同经济体转型路径不同,结果迥异063

**节亚洲“四小龙”:立足自身禀赋,分头突围,成功转型064

一、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立足自身优势,转型高端服务业066

二、韩国和中国台湾依托制造业基础,转向创新驱动070

第二节拉美经济体:产业升级停滞,经济秩序混乱075

一、战略与政策失误使产业升级后继乏力075

二、社会政策的缺位进一步削弱经济活力081

第五章转型非一日之功,政策搭配和战略定力至关重要087

**节韩国“弯道超车”,政策合理搭配,保持定力088

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从政策层面引导产业有序升级088

二、面对外部危机,保持政策定力,去杠杆助转型深化095

第二节日本和中国台湾“内功”修炼不足,转型后段不顺利099

一、日本转型后段的产业规划失当,政策重走老路099

二、中国台湾地区创新能力不足制约转型深化105

第三部分

崛起之道: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稳中求进

第六章中国政府理性克制,有序推进结构转型115

**节转型的朴素理解:出清旧经济,培育新经济116

一、从自然减速到政策助力,加速出清旧经济116

二、出清旧经济的同时,新经济也在加速培育122

第二节财政金融政策配合,社会政策托底124

一、财政金融政策为转型保驾护航124

二、鼓励创新驱动,社会政策托底131

第七章“去杠杆”等系列政策皆服务于“转型”逻辑137

**节实体杠杆偏高,制约资金配置效率138

一、负债驱动型增长模式下,杠杆问题逐步凸显138

二、结构性去杠杆充分考虑了我国杠杆问题的结构特征144

第二节控制增量,化解存量,保持定力150

一、控制增量以地方平台和地产领域等为主150

二、化解存量债务需要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154

第八章自然形成的产业“雁形矩阵”,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161

**节产业链协同已经形成,奠定经济突围基础162

一、东部腾笼换鸟,中西部加速追赶,区域协同不断提升162

二、区域间的产业“雁形矩阵”成形,全面升级开始成为主题168

第二节人口流动映现时代变迁:从“孔雀东南飞”到集聚都市圈174

一、人口流动规律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174

二、人口政策影响人口流向,重塑产业格局179

第四部分

掘金未来:“结构主义”兴起,重构投研框架

第九章转型阶段传统“周期”框架逐渐失效191

**节投研框架的转变:从“周期为王”到“结构主义”192

一、缘于政策调控的经济周期性波动192

二、转型阶段“周期”框架失效,“结构主义”兴起201

第二节面对外部冲击,政策保持战略定力,不走老路205

一、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减税激发活力,外需腾挪对冲205

二、全球疫情背景下,防疫与“稳增长”“防风险”的平衡215

第十章轻总量、重结构是转型期的市场共性229

**节转型受政策影响大,后段会出现“指数牛”230

一、资本市场表现是经济的晴雨表230

二、转型过程中政策环境对市场影响较大235

第二节“结构牛”一直存在,转型导向的行业表现亮眼243

一、代表转型趋势的产业方向有更好的市场表现243

二、消费升级板块受益于收入与消费观念的提升256

第十一章“结构主义”兴起,转型成为*重要的主线269

**节传统总量思维失效,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投资机遇270

一、传统周期框架失效,总量波动弱化,结构分化凸显270

二、转型酝酿机遇:新经济培育加快,传统行业格局优化273

第二节消费全方位升级是大势所趋,“确定性”享受溢价281

一、消费升级在多个维度发生,服务业空间巨大281

二、关注长尾效应,低线城市与农村的消费升级289

后记299

参考文献302


展开全部

转型之机: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看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节选

第十一章第二节 消费全方位升级是大势所趋,“确定性”享受溢价 一、消费升级在多个维度发生,服务业空间巨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消费升级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一般而言,*基本的生理需求主要由食品、服装和住房等实物来满足,安全、爱和归属感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则更多是通过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等消费行为来满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的全方位升级是必然的,不只体现在实物消费层面,还包括服务消费层面等,其中服务类需求的改善空间*大。我们在整理先导型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时都发现了类似的情形。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历程亦不例外,食品与服装等基本生存需要的商品型消费需求占比持续下降,自1996年以来,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至40%出头,与此同时,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更高层次的服务型消费需求占比趋势性提高,20余年间上升了10多个百分点,达到30%左右(见图11–9,略)。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服务类消费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的提升空间巨大。以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服务消费占比只有不到50%,此后一路攀升,截至2019年年底已达到70%;韩国、日本等经济体在相应发展阶段都出现过类似的消费升级,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见图11–10,略)。从国际经验比较来看,我国的消费升级尤其是服务消费的提升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我国服务业长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服务消费需求的释放。围绕这个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相关的改革政策。2019年年中以来,中央针对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及家政养老等领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见图11–11,略)。以家政行业为例:一方面,通过加强培训和职业教育等实现“提质”;另一方面,通过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措施帮助行业供给“扩容”。在中央的政策引导下,福建、海南等省市已出台地方性落实文件,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家政和教育培训等领域放宽准入条件,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案例 家政市场呼唤“金牌保姆”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支付能力不断增强,加上全面二胎政策落实,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人们对居家养老、育婴育幼及烹饪保洁等多样化的家政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井喷态势的同时,家政行业的供给却明显不足。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发布的《家政服务行业报告》显示,预计到2022年,家政行业从业人员将达到4000万,但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家政服务市场的供需缺口达到3000万人。 住家保姆、老人陪护、钟点工、做饭阿姨……近年来,家政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传统的保洁、搬家、保姆等简单劳务型家政服务市场也在不断细分,比如,保洁可分为日常保洁、家电清洗、窗帘沙发地毯清洗、地板护理及瓷砖美缝等。知识技能型家政服务(比如育婴师、家教与护理)市场快速发展,需求旺盛。目前,家政服务涉及的细分产业已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 不仅家政从业人员总体供应不足,而且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家政从业人员尤其不好找。 “找一个好家政员太难了,我父亲中风后需要护工照顾,本来以为很好找,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重庆市民翟萧感叹道。老人尤其是病患老人需要陪伴和照护,这就对家政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帮助老人进行身体康复,还要给老人做心理疏导,让老人保持心情愉悦。 “我们之前也请过一些住家保姆、专业护工,但他们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做不长。家政公司也接触了不少,但各方面都很合适的保姆依然难找。”翟萧说。 翟萧的烦恼不是个例,长期以来,与人们不断升级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务业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供需结构失衡、专业化程度较低,拥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服务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数量总体偏少。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88.6%来自农村,年龄结构偏大,“80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不到20%。同时,文化水平较低,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仅占14.1%。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大多数是行业“新手”。 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亟须匹配高质量、专业化的有效供给。 (摘自2020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原标题为《家政市场呼唤“金牌保姆”》。) 在新冠疫情期间,国家的“稳增长”政策也在向服务消费领域倾斜,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一个闭环,其中包括丰富5G+、超高清视频及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及智慧养老等“互联网+”消费模式,推进无人零售和智能超市等商贸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梳理先导型经济体的经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普遍规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消费中改善趋势*为明显的莫过于金融服务、医疗服务和娱乐等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美国的样本时间序列数据较长,因此我们以美国为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消费升级过程中,医疗护理和金融服务需求占美国居民消费比重的升幅*大,截至2018年已分别达17%和8%(见图11–12,略)。金融服务中改善*明显的是以保险保障类与资产管理类为代表的消费需求。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未来保险保障、医疗服务等行业的需求空间无疑非常巨大。根据国家社科基金的统计和预测,2015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约为1.97万亿元,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这一规模可能将分别达到2.98万亿元、7.5万亿元和48.52万亿元。 医疗卫生和生物医药等行业直接关乎民生,且分别面临着前期投入和技术研发不足的问题,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需要加大投入的领域。以抗癌药为例,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发病率*高的肺癌、结肠癌和肝癌等病患的生存率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见图11–13,略)。这与我国抗癌药研发相对落后,而进口抗癌药价格昂贵以至患者普遍难以负担有一定关系。近年来,我国一方面降低医药进口关税,提高进口药物上市速度;另一方面加大国内医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国内企业医药研发的意愿(见图11–14,略)。 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这导致了不同地区消费升级的表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参照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之后,消费需求会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差别化,消费升级的需求与表征也更明显。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0美元,三、四线城市的人均GDP还在6000~8000美元的水平,农村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则明显更低一些。这使得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居民消费升级更多体现在服务消费上,实物消费增速相对缓慢;而三、四线城市则以实物消费升级为主,服务消费的需求虽然发展迅速,但占比相对要低一些(见表11–2,略)。 二、关注长尾效应,低线城市与农村的消费升级 实物消费的升级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就必需品消费而言,大家越来越注重高品质、健康化消费。从居民饮食结构来看,人均消费的粮食(原粮)和食用油明显减少,而水果、蛋类、水产品等消费增加(见图11–15,略);生鲜行业的零售结构,也呈现类似特征(见图11–16,略)。在细分商品种类中,高品质消费占比明显增加。例如,乳制品中更加符合无添加健康概念的巴氏奶和酸奶,近年来的销售情况更好;在啤酒和方便面市场中,中高端产品的消费占比也在明显提升。 可选消费品的消费升级特征也十分明显,消费者对品牌、质量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作为可选消费品的典型代表,2018年以来的销量增速明显回落,但细分来看,单价30万元以上的高端品牌汽车销量占比加速增长,2018年占比达5.8%,比2017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2019年进一步升至7.5%,消费升级的趋势比较明显。在洗衣机与电冰箱等传统家电中,产品功能完善、品质较好的品类占比逐步提升,例如变频空调占空调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7成,滚筒洗衣机占洗衣机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5成,多开门冰箱占冰箱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3成。具备个性化和多样化功能的小家电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比如空气净化器年销量超过600万台(见图11–17,略)。 案例 日本小家电业发展轨迹的启示 从日本小家电业发展轨迹来看:属于生理需求层次的

转型之机: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看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作者简介

赵伟,开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专业硕士校外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研究员、专业硕士导师。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代表性著作为《蜕变·新生: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张蓉蓉,开源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分析师;南开大学世界经济学博士,克莱蒙特研究大学访问学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