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未来决定现在

作者:朱嘉明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9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7.6(4.9折) 定价  ¥1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未来决定现在 版权信息

未来决定现在 本书特色

全面解析区块链思想与技术; 透视数字货币的演进与未来; 展现数字经济的崛起与远景。 我们这个时代的瞭望者朱嘉明先生力作隆重上市; 数字经济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把握未来数字化趋势的必读之书。

未来决定现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区块链、数字货币、数字经济的一部深刻与精彩的著作,视角恢弘,结构完整。编多方面解读了区块链的思想和科学渊源,揭示区块链技术对当代经济活动、社会制度、人类文明转型的重大意义;第二编阐述了数字货币的形成与演进,展现数字货币体系与构造,特别是法定数字货币的意义;第三编描述了数字经济崛起的历史过程,以及传统经济数字化的不可逆转趋势。 本书以区块链、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作为主题,引入相关的现代科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哲学,从不同维度探讨区块链、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之间的内在逻辑,使得这部著作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学术性,折射了区块链、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过去十余年的优选性图像。不仅如此,读者还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理想主义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

未来决定现在 目录

**篇 区块链

1-1 关于区块链的若干常识问题 / 3

1-2 区块链技术的制度意义 / 9

1-3 区块链的现状与趋势 / 15

1-4 区块链是连接传统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 / 24

1-5 区块链的宏观本质是集群 / 31

1-6 用怎样的历史观来看待区块链? / 35

1-7 以传统思维方式理解区块链一定会陷入思维误区 / 40

1-8 数学未来将更多地嵌入区块链 / 43

1-9 区块链??熵??耗散结构 / 47

1-10 量子计算与区块链 / 53

1-11 区块链证明“范式革命”的存在与价值 / 57

1-12 全面认知区块链的科学特征 / 67

1-13 区块链引发了一场独特的社会运动 / 74

1-14 区块链与公平/效率及制度选择 / 77

1-15 区块链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异同 / 84

1-16 产业区块链代表一种未来 / 91

1-17 区块链产业化和产业区块链化 / 95

1-18 区块链与法律的融合模式 / 102

1-19 区块链与数据安全 / 107

1-20 8K+5G+AI+区块链和智能手机 / 110

1-21 链接未来 / 113

1-22 区块链与矿业转型 / 117

1-23 区块链在抗疫防疫中的应用 / 120

1-24 如何理解“医疗新基建”? / 122

1-25 区块链和“时空合作社” / 127

1-26 区块链是重建人类信任的基础结构 / 133

1-27 区块链??哲学??艺术 / 137

第二篇 数字货币

2-1 数字货币:从边缘到中心 / 163

2-2 从货币史的重要节点认识数字货币与数字经济 / 180

2-3 数字货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式 / 210

2-4 2020年代:全球货币体系转型的关键十年 / 220

2-5 货币多元化的时代 / 224

2-6 数字货币与复杂科学 / 231

2-7 认知未来货币需要新的思想资源 / 236

2-8 数字货币的理想元素 / 242

2-9 数字货币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思路 / 248

2-10 全球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和人工智能 / 256

2-11 比特币:预示未来货币形态的实验 / 271

2-12 Libra:数字货币的一种综合创新 / 286

2-13 未来世界货币体系与货币金融资源平等 / 291

2-14 人民币与法定数字货币 / 308

2-15 关于稳定币机制、央行数字货币和货币竞争 / 312

2-16 对ICO的反思和检讨 / 318

2-17 如何认识STO前景? / 327

2-18 区块链、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 / 339

2-19 数字货币与“实事求是” / 359

2-20 数字货币对古典货币理论和新货币理论的挑战 / 365

第三篇 数字经济

3-1 认知数字经济时代 / 379

3-2 数字经济六十年:从“奇点”到“大爆炸” / 381

3-3 数学思维,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 / 396

3-4 构成平行世界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 / 410

3-5 数字经济、区块链与法 / 420

3-6 判断与预测全球经济趋势 / 425

3-7 对现代化脆弱性的反思 / 431

3-8 互联网文明对中国制度转型的意义 / 439

3-9 金融—科技的一体化 / 454

3-10 科技:正在改变经济增长的周期与模式 / 468

3-11 科技VS人文 / 477

3-12 新技术革命:人文危机,抑或文明转型 / 480

3-13 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与思考 / 483

3-14 2008—2018年:数字货币诞生、IMF改革、茶党运动和占领华尔街的历史逻辑 / 496

3-15 走向衰落的华尔街、硅谷、WTO和IMF / 504

3-16 论“新中性利率”常态化 / 509

3-17 通货膨胀:是走向死亡?还是正在休眠? / 515

3-18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一体化趋势 / 538

3-19 历史不会熔断: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九十年后的启示 / 545

3-20 观念经济学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 553

后 记 / 565


展开全部

未来决定现在 节选

1-4 区块链是连接传统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a 不久前,我参加了联合国一些机构在纽约组织的一场区块链论坛——“区块链技术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就是说,这个论坛的宗旨是讨论区块链技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系。我在此次论坛发言的题目是《积极面对全球性信任危机和信任赤字的挑战》,副标题是“区块链是重建人类信任的基础结构”。今天与各位分享以下三个问题: **个问题:如何认知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5年,联合国公布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共17条:(1)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3)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受学习的机会;(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6)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的管理;(7)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8)促进持久、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确保人人有体面工作;(9)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并推动创新;(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11)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12)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持续发展;(15)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沙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消失;(16)创造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的人都能诉诸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17)加强执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 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几个“不易”:将人类所面临的各种严重问题罗列出来和加以分类,绝非易事;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这17条共识,绝非易事;在2015—2030年的15年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落实这17条,绝非易事。 我于2000—2003年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作。2001年,联合国和当时的秘书长安南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我在联合国工作期间深切感到,联合国需要针对新的、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修订《联合国宪章》,只是我的这种想法可行性很低。如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条目标,其实就是在新时代下对《联合国宪章》的某种补充。《联合国宪章》是所有成员国赞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条目标,也是所有成员国赞同的。在联合国历史上,类似这样没有争议的共识是不多的。 第二个问题:人类为什么需要严肃解决“可持续发展”? 我本人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条目标的**条、第三条、第四条非常在意。但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条目标是不可分割的。 联合国之所以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是因为人类处于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如果人类不能在未来15年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不断改善的社会制度支持“发展”,因而陷入到全方位的“发展”危机之中。所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条目标与每个联合国成员国都有关系,超越主权、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政治制度,与地球上的每个人息息相关。 第三个问题: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以下五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人口问题。 作为经济学家,我关心的**个问题就是人口问题。中国*近公布中国人口达到14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从13亿到14亿用了多少年?从12亿到13亿用了多少年?从11亿到12亿用了多少年?从10亿到11亿用了多少年?中国人口在2005年达到13亿;1995年达到12亿;1989年达到11亿;1982年达到10亿。也就是说,从10亿人口到14亿人口,用了38年时间。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从1950年代到改革开放早期中国人口从5亿增至10亿的过程,后来再从10亿增至14亿。我上小学时的北京城,常住人口不足400万,星期一到星期六街上很少遇到外地人,很多公园里游人屈指可数。中国在1980年代有过关于*佳人口数量的讨论和争论。当时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中国人口应在10亿之内,一派认为应在8亿左右。*后不了了之。1958年的世界人口不到30亿,2019年至少达到78亿。没有悬念,在未来一代人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世界人口数量可能达到100亿。地球可否承受100亿人?不下结论。但很可能对地球和相关资源的压力逼近极限。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地区,还有中东,都是人口爆炸的区域。 无论如何,不要轻率和不加前提条件地夸大“人口红利”,也不要将所谓“老龄社会”的负面影响绝对化。因为为了维系“人口红利”,或者为了消除“老龄社会”,就要不断地增加人口基数。这是简单的算数题。而人口不断持续增长,扩大就业就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同时就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压力。在经济学思想史上,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是了不起的人物,他首先揭示了人口和资源的关系。重要的不是他的结论,而是他的思想。中国的马寅初也是了不起的,他的《新人口论》的意义至今被低估。 气候变化问题。 所谓全球气候问题,主要是指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各种异常问题。现在,人们对于全球是否变暖是有争议的。在2012年,就有一些科学家质疑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观点。甚至有人直接提出,气候变暖的提法是“伪命题”。我本人相信并认可气候变暖的观点。全球变暖的*直接后果是加快北极和南极、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速度。现在已经不是冰川厚度减少,而是冰川在大面积融化、减少和消失。反作用于气候,会导致加速地球温度上升,造成水灾、旱灾、火灾及热浪冲击,冰封污染物被释放,海平面升高,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北极和南极冰川、太平洋冰川、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正在加速。我去年去了北极,今年去了阿拉斯加,亲眼看到冰川崩塌,也脚踏很多黑色沙地——那里在三四年前曾被厚厚的冰川覆盖,一年前还有冰川覆盖。现存的冰川究竟能持续多久?有乐观态度,有不乐观态度。我是相当不乐观的。不遏制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的问题,意味着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说的“熵”将不可抑制地增加,地球的生态系统将走向失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将不复存在。 科学技术“奇点”问题。 如今,没有人可以否定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没有人可以否定科学技术进步的全面性和高速度。科学技术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科学本身的生命力和自我发展逻辑也越来越强大。任何人群,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已经无法把握科学技术对生命、对人工智能、对太空、对海洋、对能源,以及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和改变。 例如,因为数字革命导致了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的爆炸性发展,这是所有经济学家始料不及的。现在更为尖锐的问题是,是否库兹韦尔(Raymond Kurzweil)在《奇点临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里所描述的时刻正在到来?如果是这样,人类是否准备好了?我认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没有准备,甚至缺少基本的思考。所以,马斯克(Elon Musk)是值得关注的,因为他在与可能到来的“奇点”赛跑。 传统的“地缘政治”问题。 今天这个世界,毕竟是由近200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都有其主权、人口和地理空间,以及所选择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每个国家需要制定其经济、国防、外交的战略和政策。因此,所谓“地缘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得以丰富。但是,现在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毕竟是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也有冷战的影响。自上个世纪后期,IT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恐怖主义的形成、民粹主义的重新兴起、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特别是中国崛起,还有海洋和空间的深度开发,导致传统的地缘政治体系发生动摇。所以,即使仍旧使用“地缘政治”这个概念,也需要新的思维。 人类本身被改变的问题。 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但是,这种延长不是没有成本的。人类本身正在被改变,被所谓的各类“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改变。从“基因编辑”到各种各样药品和医疗技术,再到转基因食品,正在全面进入人的身体。 2018年,贺建奎修改一对双胞胎基因事件,不仅超越了伦理底线,而且敲响了人类本身可以被所谓“科学”改变的警钟。在某些科学家和精英追求所谓“完美人类”的背后,其实是人类正在失去对自身的控制能力。 如果考虑到机器人、大脑接口芯片技术,乃至影响人类心理的药物和硬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未来的人类很可能不再是今天的人类。所谓“人类3.0”已经不仅是理论,正在成为现实。电影《银翼杀手2049》展现的另类人类,似乎也正在走来。如果人类本身发生改变,人类文明的基础和模式自然会“异化”。这样的问题已经突破了前些年关于“后人类”的认知框架。 第四个问题:平行世界和区块链问题 因为信息社会推动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到来,人类进入到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的境地。 一个是传统的物理和物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传统农业生产、农民、农村并没有完全消失,继续存在于身边。同时,工业社会还在持续扩张,从机械、机器到汽车、家用电器,工业产品无所不在。中国民众经历了街上几乎没有汽车到汽车遍布的过程。还有,农村逐步消亡,城市爆炸性增长。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物质匮乏的贫穷时代也正在走向消失。所以,人们不得不讨论诸如生产是不是过剩、产能是不是过剩等问题。 另一个是信息社会,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建立起来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产要素完全不同。传统世界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而在信息世界,主要生产要素是数据、信息、知识,整个社会*终要向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转型,其*重要标志就是“数字化”。在数字货币或者数字化世界,需要认知数码科学、计算机科学,或者算法的基本原理。现在,以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作为经济基础的数字社会已经来临,而且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办法像理解和体验物质世界那样,理解已经开始主导我们的数字经济时代的本质。数字经济或者数字社会的来临,并不取决于我们是否理解和懂得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并非是**次。当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也并不理解和不懂得工业社会。 现在,两个平行世界的关系正在加快演变,传统经济在将来的宏观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就像当年农业占比越来越小一样,而数字经济的比重正在急剧增长,就像工业革命之后的制造业一样。在中国,数字经济比例已经达到30%,假如超过50%,乃至达到60%、70%的时候,整个社会形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的过程不会很长,很可能只需要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 人们需要在这样广阔的历史场景下认识区块链。区块链不是一种传统技术,而是一种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一种新的基础结构,或者说,是连接传统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一座桥梁。现在距离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还剩下十年的时间。在未来十年内,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将发生重大转型,而区块链技术将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实现17个目标,不仅要继续解决传统物质世界、传统经济政治体制下的挑战,而且要解决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和算法社会所产生的新挑战。 现在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从20岁到40岁这几代人,生存空间跨度很大,不仅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面,而且更为熟悉非物质世界和虚拟世界,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就更要拓展视野,更要努力学习。 人类正在进入学习与工作、学习与生活完全融合的时代。

未来决定现在 作者简介

朱嘉明,经济学博士、教授,长期从事数字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现任数字资产研究院( C I D A )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专家组组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