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卷手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卷手语》是作家马尚龙为刊物撰写的“卷首语”文字的结集,同时选入近年其在各报刊发表的散文小品。都是不长的文章,随手拿起,随手翻看,轻松轻巧。作者用暖色调的文字来铺陈,用感性的语气来叙述,与他以前写杂文时候擅长的刻薄犀利迥异,与我写《上海女人》《上海制造》的风格也完全不同。
卷手语 内容简介
《卷手语》是著名作家马尚龙先生多年来担任《现代家庭》主编为刊物撰写的“卷首语”文字的结集,同时选入近年其在各报刊发表的散文小品。在这本集子中,马尚龙先生展示了他散文创作的另一个特色,通过幽默的语言、鲜活的实例,阐释生活的哲理。
卷手语 目录
卷手语 节选
《卷手语》: 万事如意那是神仙 曾经这么想过,所谓新年,其实是人造的、人为的;先有地球,而后才有人,在有人之前,地球上也早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到了某一种思维成熟之后,突然想到要给时间和历史设立一个起点,于是公元的元年诞生了。假如两千多年前的前辈晚若干年想到公元,那么我们或许才刚刚轮到欢呼新世纪的到来;也或许,老前辈们另一个闪念,元旦这一天就不是元旦了。假如元旦这一“天”像人一样的有知,那么这一“天”一定会觉得它是*幸运的一“天”,两千多年了,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到来,有多多少少的喜庆都在围绕着这一“天”转,而其他的364天,同样“一母所生”,却都是这一天的陪衬。 新年依旧。“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一下子都说不清楚,这应该是新年在对人表白,还是人在对新年诉说?当然这不重要,而且奉献什么心里也都明白,不就是“快乐”二字?可是啊,“新年快乐”四个字太容易地挂在了嘴上向别人祝福,很难留在自己的心里,几乎人人都是如此。“新年快乐”容易,但是快乐不容易。 为什么不可以制造一点快乐呢?人是如此的伟大,可以人为地设定某一年的某一天为公元的元旦,为自己营造、制造一点小小的快乐,实在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天上不会掉下来免费的午餐,却常常落下免费的快乐,不见得落在金碧辉煌中,却常常散落在犄角旮旯里,是需要像觅宝一样地去寻找快乐,寻找开心。所谓寻开心,既是获得快乐获得开心的*高境界,也是获得快乐获得开心的能力。 看到过西方人过万圣节的情景,家家户户挖一盏南瓜灯放在门外台阶上,三三两两小孩会去敲门,主人必定会拿出几颗糖给小孩,算是驱了邪了。这么一个类似低幼儿童的游戏,没有任何想象,没有任何诱惑,假如不是亲眼所见,真无法相信哪个孩子会为了几颗糖而去敲陌生人家的门。可是人家真的很快乐,像真的一样。假如本地有这么一个节日,可以断定谁都会流露出无动于衷的眼神。我们的快乐的渴求,就像是美食家对厨师的挑剔。 况且,人从生到死这中间所有的日子,所有的追求,其实都只是在寻开心,都是在找乐。学业进步,事业有成,生活美满,家庭幸福,人事和顺,功名利禄……*高的境界,就是开心,就是一个乐字。只是*高的境界岂能很容易就到达?绝大多数的人是到不了*高境界,很多人只是能够到达某一方面的高度,有事业的健康欠佳,身强如牛的读书不好,读书好的婚姻没有着落……万事如意那是神仙了。一旦想明白这些,也就释然,也就开心,也就乐了。 而且有一些找乐真需要一辈子。有一位黄老先生,是个老知识分子。在年届八旬之后,他坦言,50年前结婚、以及结婚后的30多年里,他根本没有爱过自己的妻子。自己有知识有理想,妻子是乡下女人目不识丁。他曾经对父母之命的婚姻耿耿于怀,这样的郁闷熬过30多年后,他突然在妻子身上找到了一生的爱情——不是妻子有了变化,而是他找到了妻子的价值。在上海的小路上,一对迈过金婚的老人每天携手而行,衬托着他们的是一抹斜阳。他们的快乐和幸福很寻常,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很不寻常。 ……
卷手语 作者简介
马尚龙,生于上海,读书于上海,工作于上海,生活于上海,几乎所有的写作灵感都来自于“上海制造”。曾经出版过《与名人同窗》、《幽默应笑我》等杂文集,出版过《上海女人》、《上海男人》《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上海制造》、《我爱相错论》、《为什么是上海》等专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散文报告文学专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上海《现代家庭》杂志主编,编审。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11.6¥30 -
潮骚
¥18¥42 -
沉默的大多数
¥23.8¥36 -
假装得很辛苦(九品)
¥20.2¥48 -
生活如此多娇(九品)
¥18.5¥48 -
大师的国民理想
¥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