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艺术精神:大字本

中国艺术精神:大字本

作者:徐复观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543页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中国艺术精神:大字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888670
  • 条形码:9787510888670 ; 978-7-5108-8867-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艺术精神:大字本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先生的重要论著,是研究中国艺术的经典读物,初版四十多年来,经多家出版机构重印再版,影响深远。《中国艺术精神》**章是从音乐的角度,探讨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礼乐、乐教方面的思想所反映出的艺术精神,第二章是由庄子的思想归纳出“虚、静、明”的精神,并将二者汇而为“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精神,其后章节的画史、画论探讨,都以此一精神为纲维。 徐复观先生虽不长于绘画,但因其文字功底坚实,往往能从文献资料中找到为他人所忽略的端倪,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厘清《山水诀》、《山水论》、《山水赋》的混乱,指出荆浩的《山水诀》即荆浩《笔法记》;又如从赵孟頫的诗作探其高洁人格,从而重估其在画史的地位。 徐复观先生本着求真的精神,不盲信画界沿袭说法,挑战前人说法,对于董其昌的“南北分宗说”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中国艺术精神:大字本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精神》为徐复观的著名代表作,全书共分十章:其中两章,由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作为中国艺术精神之穷极;其余八章专门谈画,按照历史的相关顺序书写,由归纳方法求得系统。突破了许多古人和现代人在文献、观念上的误解,使国人敢于直面中华之文化。此次出版为大字版本。

中国艺术精神:大字本 目录

自 叙

再版序

三版自序

**章 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

第二章 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庄子的再发现

第三章 释气韵生动

第四章 魏晋玄学与山水画的兴起

第五章 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及其画论

第六章 荆浩《笔法记》的再发现

第七章 逸格地位的奠定—《益州名画录》的一研究

第八章 山水画创作体验的总结—郭熙的《林泉高致》

第九章 宋代的文人画论

第十章 环绕南北宗的诸问题


展开全部

中国艺术精神:大字本 节选

说到这里,我原来想用“为人生而艺术”的流行名词以概括由孔子所奠定的儒家系统的艺术精神;用“为艺术而艺术”的流行名词,以概括由庄子所奠定的道家系统的艺术精神。但是,西方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常指的是带有贵族气味、特别注重形式之美的这一系列,与庄子的纯素的人生、纯素的美,不相吻合。庄子思想流行于魏晋、于宋梁;但六朝的骈文,其为艺术而艺术的气味很重,实系由汉赋所演变而出的一派文学,与庄子的精神,反甚少关系。由此即可知庄子的艺术精神,与西方之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趋向,并不相符合。尤其是庄子的本意只着眼到人生,而根本无心于艺术。他对艺术精神主体的把握及其在这方面的了解、成就,乃直接由人格中所流出。吸此一精神之流的大文学家、大绘画家,其作品也是直接由其人格中所流出,并即以之陶冶其人生。所以,庄子与孔子一样,依然是为人生而艺术。因为开辟出的是两种人生,故在为人生而艺术上,也表现为两种形态。因此,可以说,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不过儒家所开出的艺术精神,常须要在仁义道德根源之地,有某种意味的转换。没有此种转换,便可以忽视艺术,不成就艺术。程明道与程伊川对艺术态度之不同,实可由此而得到了解。由道家所开出的艺术精神,则是直上直下的;因此,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的为纯艺术精神。(第二章 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 按论人而轻责人以不死,实为不恕。同时,论人者不能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更不顾自己立身行己之若何,而轻以不合当时情实的高调,加之于古人,实可见言者缺少真正人生的责任感,而不自觉其流于儇薄。赵松雪当宋亡的时候,还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以余萌下曹,身当夷狄巨变,恢复既无可言,他唯一可走之路,便是入山归隐,而这也正是赵氏毕生的志愿。此在《松雪斋文集》中,是随处可以看出的。在《咏逸民十一首》序中曾说:“自古逸民多矣。意之所至,率然成咏。聊与同好,时而歌之耳。”(卷三)而在这些逸民中,他特追慕庄周和陶渊明。《次韵钱舜举四慕诗》:“ 周( 庄周) 也实旷士, 天地视一身。去之千载下, 渊明亦其人……九原如可作,执鞭良所欣。”(卷二)他更有《题归去来辞》,画有陶渊明的像,还有《五柳先生传论》,中有谓:“仲尼有言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未见其人。嗟乎,如先生近之矣。”(卷六)尝自述他的生活是“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卷二《酬滕野云》)。又:“彭泽丹青顾虎头。”(卷四《次韵冯伯田秋兴》其一)不幸的是,早岁为才名所累,受到元室的注意。他**次拒绝了尚书夹谷的翰林编修之荐。等到程钜夫访江南遗逸,得二十余人,而以赵氏为首选,正因为他有王孙的身份,于是他的抉择便不是富贵、贫贱的问题,而几乎是死与生的问题。他此时还是二十多岁的少年,因大势已去,名儒许鲁斋们,都以潜移默化的苦心,守降志辱身的权变。何遽能以一死责松雪?以成见论人,自难合于客观事实。例如松雪《岳王墓》的诗是“岳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这真够沉痛了。但李东阳却说他“已意涉秦越”,更何能为松雪设身处地着想?松雪此后扬历仕途的情形是“议法刑曹,一去深文之弊。条事政府,屡犯权臣之威。佐郡治,则平反役卒之冤。兴学校,则奖励勤苦之士。官登一品,名高四海,而处之恬然若寒素”。他虽然与当时名儒所走的路不同,而用心并无二致。一个过了气的王孙,在实际上与当时一般知识分子,有何分别?而必须严其贬责?并且在他的内心,实际是以这种富贵为精神上的压迫,因而这便更加深了他对自由的要求、对自然的皈依、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因而加深了他艺术上的成就。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现实生活与精神向往的完全一致。不因现实生活而埋没掉精神的向往,并加深精神上的向往,这种矛盾生活,常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宿命,也常更由此而凸显出艺术家的心灵。《重江叠嶂图》,为松雪煊赫名迹,王世贞谓其“冲澹简远,意在笔外”。虞集所题的诗却是“昔者长江险,能生白发哀。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虞集是能真正了解赵松雪的,并且他也能领略此一图卷冲澹简远的崇高价值的。可是他更能知道在这种冲澹简远的后面,却是一位“白发哀”的作者。此后更有明代大画家沈周(石田),也能说出“还从惨淡见旧物,似有涕泪含孤忠”的话。这不足以为由人生矛盾中产生伟大艺术而作证吗?赵松雪在艺术上能有伟大成就的根据,由此可见一斑。(第十章 环绕南北宗的诸问题) ……

中国艺术精神:大字本 作者简介

徐复观(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观,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家坳凤形塆。著名学者,曾任香港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台中农学院教授,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华侨日报》主笔。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

    印刷很好,阅读感很不错,买来准备研究生考试的一本

    2024/3/18 17:43:55
    读者:******(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