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中国电影史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时间:1995-08-01
开本: 21cm 页数: 226页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13.2(5.5折) 定价  ¥2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电影史 版权信息

中国电影史 本书特色

《中国电影史》 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

中国电影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6章, 包括: “‘影戏’ —— 中国电影的奠基”、“30年代电影”、“战时与战后”、“‘十七年’中国电影”、“‘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史 目录

绪论
**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节 *初的尝试
 第二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第三节 新文人的旧电影
第二章 30年代电影(1932年-1937年)
 **节 时代变革带来了电影的变革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第三节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第四节 在学习中探索
 第五节 探索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
第三章 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
 **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文华”与非主流电影的艺术探索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1966年)
 **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十七年”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主导样式及其它
 第四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小结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年-1976年)
 **节 “纪要”的发表及江青对中国电影的全盘否定
 第二节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及样板戏电影的摄制“经验”
 第三节 故事片的创作情况
第六章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年-1989年)
 **节 “恢复时期”的电影创作情况(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第二节 **次创新浪潮(1979年-1980年)
 第三节 老导演的新成就
 第四节 中年导演的成熟
 第五节 青年导演的崛起
第六节 多元化的探索
结束语
主要参考影片
主要参考阅读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电影史 作者简介

钟大丰:1982 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5 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是中国电影专业硕士之一。 1985 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1989 年至 1991 年和 1995 年至 1996 年两次赴美国进修学习。回国后仍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 1994 年起任文学系主任。 1998 年起任教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中国电影史、美国电影、电影理论和传播理论等领域进行科研。尤其是在中国电影研究的领域内,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四次获省部级奖。 舒晓鸣:1939年3月生于四川重庆,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四年),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的教学与研究。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