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4.2(6.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094217
  • 条形码:9787305094217 ; 978-7-305-0942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小说文本作为切入勒克莱齐奥文字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主要途径,立足于文本细读,运用主题批评、叙事学、符号学、结构主义语义学等研究方法,对勒克莱齐奥的小说艺术进行探索;在对作家的创作思想、诗学构建进行整体观照的基础上,对作家小说世界中空间、风景与人物的关系进行探讨,对“身份”“记忆”等作家创作的重要主题展开研究,以揭示勒克莱齐奥小说的叙事特征与思想内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 目录

绪论 001

**节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历程 003

第二节 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现状 010

第三节 本课题主要研究路径与内容 017

**部分 写作探寻与诗意生成

**章 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与创作思想 023

**节 世界视野与对异域文明的关注和思考 024

第二节 对传统的突破与对写作的不断探索 032

第二章 自我放逐与诗学历险 040

**节 双重之“逃”与“逃”之内涵 041

第二节 作者遭遇的根本问题 047

第三节 写作为了什么? 050

结语 055

第三章 诗意诱惑与诗意生成 056

**节 语言之道与诗意栖居 056

第二节 浪漫性与诗意 065

第三节 反复、节奏与音乐性 073

结语 081

第二部分 空间、风景与人物

第四章 勒克莱齐奥作品中自然空间的构建 085

**节 自然四要素与诗意的自然空间 087

第二节 土:生命根系之所在 089

第三节 火:启迪与新生 091

第四节 水:心灵的净化与对生命的超越 094

第五节 气:自由的向往与生命的奥秘 097

结语 099

第五章 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风景结构 101

**节 窗户—风景:秩序与疏离 103

第二节 高处—风景:开阔与自由 108

第三节 边界—风景:融合与冲突 113

结语 119

第六章 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人物 121

**节 老人,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 122

第二节 女性,个性的觉醒 129

第三节 行者,与他者的相遇 138

结语 145

第三部分 别处、身份与记忆

第七章 “毛里求斯系列”与空间叙事 149

**节 岛屿风景:空间性与神话 150

第二节 岛屿风景:时间性与记忆 157

第三节 岛屿风景:哲学性与身份 163

结语 169

第八章 《奥尼恰》:感官迷醉与乌托邦书写 170

**节 感官的狂喜 172

第二节 神话之现 180

第三节 乌托邦之梦 185

结语 192

第九章 《非洲人》:虚构自传中的身份建构 193

**节 虚构自传的断裂:历史真实与内心真实 194

第二节 身份认同的断裂:形象塑造与情景设置 200

第三节 从断裂到弥合:叙事建构与写作重构 207

结语 214

第十章 《寻金者》:勒克莱齐奥小说叙事中的“记忆” 217

**节 记忆的书写:叙事的推动力 218

第二节 记忆的复现与转换:叙事的创造力 222

第三节 记忆的多重维度:叙事的价值 226

结语 231

附录

勒克莱齐奥的文学创作与思想追踪

——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 235

存在、写作与创造:对话勒克莱齐奥的追寻之旅 247

参考文献 268

后记 284

展开全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 节选

勒克莱齐奥生于1940年,他创作生涯长,著述宏富。谈及勒克莱齐奥的创作,评论界一般都要提及他在七岁时离开尼斯,去非洲的尼日利亚寻找在英国军队行医的父亲途中写小说的经历。一个作家,哪怕一个喜欢文学的普通人,小时候都有可能随性写点什么,比如诗、散文等,写了就写了,不会太当真。但勒克莱齐奥不同,他对自己小时候的这段创作经历非常看重。时隔四十余年,在1988年,勒克莱齐奥为热罗姆??加尔辛主编的《当代法语作家词典》撰写有关自己的条目。他在短短的千字条目中,用近乎一半的篇幅讲述了这次经历及其对自己的重要影响。他特别写道: 对于我来说,写作行为一直与我的**次旅行紧密相连。分离,也许,远行,沿着看不见的大陆一路飘摇,与荒凉的国家擦肩而过,想象中的危险。我为河流所着迷,似真非真的现实。就在1946年到1947年,同一年,我很快写了自己第二部小说,《黑色的奥拉蒂》,这是非洲大陆历险记,我在那时还完全不了解非洲大陆,仿佛写下它,就可以将我从危险的境地中拯救出来,就可以帮助我适应未来(我想到了还从未见过的父亲,这慢吞吞的货船会把我带到他的身边)。在我以后的创作中,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与这两部非洲小说的重要性相提并论。 勒克莱齐奥获奖的消息公布后,法国《读书》(Lire)杂志发表专栏文章,提到了勒克莱齐奥儿时写作的这一经历:他在船舱里写的**部小说叫《漫长的旅行》。七岁出远门写的两部小说,都遗失了,但对勒克莱齐奥来说,为何它们具有超越其后来所有创作的重要性呢?从他为自己写的作家词条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找到某种答案,发现勒克莱齐奥对于写作的某种认识或思想轨迹。 对勒克莱齐奥来说,写作之于他,是刻骨铭心的:六七岁时的写作,早该是遥远的往事了,勒克莱齐奥却能清楚地记得他**部小说写的**行字:“我写下的**行小说是用大写字母完成的:QUAND PARTEZ-VOUS,MONSIEUR AWLB——您何时启程,阿乌尔布先生?”用大写字母完成的**行字,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明写作在小小的勒克莱齐奥心中是何种分量。小说的开头,用了 “partir”。法语中该词的含义为:出发、启程。一开始,他就给自己的写作注入了大写的意义。这不是一般儿童的信手涂鸦之作,而是一种严肃的行动。生命中的**次写作,就像是一次生命的启程。即使我们不把勒克莱齐奥七岁的写作经历当作他真正的写作生涯的开端,而是把他发表成名作《诉讼笔录》的1963年视作其创作历程的起始,他一路走来,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写作之路。在他看来,他的写作与他在七岁时的启程经历和写作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为什么要写作?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对海上漂泊时刻有可能出现的危险的恐惧,对看不见的非洲大陆的渴望,在未知中,勒克莱齐奥通过写作来想象自己的生命旅程,继而用写作来把握自己真正的人生之路:写作之于他,是为了摆脱未知中的危险,是为了“适应未来”。写作就这样成了“将我带走,将我变为‘另一个人’的”过程。对勒克莱齐奥来说,“文学自有神秘存在”,写作就是为了出发去探索未知,在探索中去发现,去领悟,去理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勒克莱齐奥小说研究(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研究书系 作者简介

高方 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比较文学和法国文学,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多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许钧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法国文学,已发表和出版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近300篇、著作11部,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30余部,其译著《追忆似水年华》(卷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诉讼笔录》及著作《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翻译论》《翻译学概论》等作品多次获国家与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樊艳梅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法国文学研究。迄今在《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多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