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芭蕉飕飕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68149
- 条形码:9787108068149 ; 978-7-108-06814-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芭蕉飕飕 本书特色
与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王石等改革开放后的*代著名企业家一样,天赋异禀、命运多舛的他,47岁时下海经商,创建重庆力帆集团,蜚声中外。社会少了一位天才的数学家和音乐家,但是在中国著名企业家名录中却浓墨重彩地平添了一位传奇的名字——尹明善。 退休后,作为改革开放后*代著名企业家,尹明善先生笔耕不辍,随笔和自传是他魂牵梦绕的所系,而本书就是他部分随笔的首次结集。八十余载风雨兼程,犹如重庆这座山城过山车般高下起伏,嘉陵江和长江滋养了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幼年失怙,13岁成了卖货郎;曾经的学霸,却与大学无缘;身陷囹圄,但志向不改;书商致富,又果决金盆洗手;致力实业,力帆品牌,横空出世……企业家,能文者不多;能文者,企业家绝少,而尹明善先生兼而有之,如花妙笔,再续从阶下囚到座上宾的人生传奇。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朝花夕拾,娓娓道出“苟小民,无事常絮絮,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的人生感悟,既是随笔,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某种穿越……
芭蕉飕飕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辞去力帆董事长职务后的随笔结集,通过八十余年的人生阅历,追忆曾经的往事,回忆老重庆的旧人轶事,也有对艺术的直接感悟。文笔雅洁,自成一格,特别是人生感悟和生活感悟很好到位,令人信服,是企业家中为数不多的有写作能力的作者。
芭蕉飕飕 目录
自序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一、芭蕉飕飕
小儿夜哭,请君念读
儿时乡夜灯火烛
米汤浆衣裳,乡女也讲究
春雨夜行
巴人说巴
人生几度中秋
我的三个国庆节
一个少年的抗美援朝
一个外国人之死
草鞋没样,越编越像
质量从地里抓起
夜路
说天花
救人无须度量衡
薄衣残冬
我的芳华,我的 1959 !
倏然忆老娘,欲语泪双行
愧煞书生不识花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与尼众共进斋饭
过节
回首往事
《延禧攻略》为何大火?
两个陆焉识
春去秋来颜色老
燕子和乌鸦
又见麻雀
戊戌又重来
好想跳舞
不如跳舞
人人心里都有伤疤
三悟“修行”
心结
冬至说至
美育和美盲
真假与善恶
真永远比假美
爱情有几条命
打把剪刀送姐姐
给路边摊留点生意
那些年出境好难
越南人爱喝咖啡
放空自己
难得说回“低”
小病从医,大病从亡
减疼去痛与救死扶伤
自愈自净颂
循环轮回
返乡方知儿时淘
满山绿茵青菜头
重返道宗村
年关
本色风流
少数人不“少”
宽容的电影院
懂得欣赏
当过匠人,向往诗人
老来三玩
二、谈音乐
音乐没必要懂,你喜欢就好
比较歌曲与纯音乐
欣赏,从标题音乐起步
故乡,只需要轻轻的一声唤醒
在重庆听交响乐
挡不住的美 压不倒的情
说说传统音乐
呼唤圆舞曲
情歌有九条命
走好,钢琴女神!
三、旧重庆往事
伟人卢作孚的民间传奇
过河船
门神
九根毛
水烟
比期
街卖和街唱
童子军
马车
桥洞
城中小溪
标准钟
解放了!
选举“国大代表”
忆马
后记
芭蕉飕飕 节选
给路边摊留点生意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幅照片:傍晚,大雨,一个摊贩抱着他的小孩,蜷曲在摊贩车下躲雨。迟迟不愿回家,还指望有人再来光顾,想多赚几毛钱。哦哦,这场景触动了我,因为我也当过小摊贩。 1951 年我 13 岁时当过小贩,先卖缝衣针后卖针和线。向罗大娘借了五角钱作本钱,(当时是旧币,面值五千元,和当下五角等值。下文概用当今币值。)一共只能进货一两百枚针,摆不满一个摊也付不起租摊费。只能端着一个直径约一尺的竹盖,内摆大针小针,沿街叫卖:“买起,发价洋钢针 ——!”发价者,批发价是也。半年后,实力厚了点,有了十来元本钱了,才开始摆摊经营。 摆摊贩卖都是为了求生存,我是为了 52 岁的母亲和我这个 13 岁的小孩有口饭吃。我逢二五八赶十五里外的新妙场,三六十赶二十五里外的大顺场,一四七去三十里的明家场,逢九在家做农活,叫做“赶流流场”。在外吃馆饭每顿五分钱,住栈房一晚五分钱,每天要花两角钱。老母亲居家,每天要一角钱。也就是说我每天必须挣三角钱母子俩才能活下去。而零售缝衣针的毛利率大约 60%,我每天*少得卖出五角钱。怀着求生的渴望,期待那一个又一个的买主。到散场时,如果我还没卖到 五角钱,我还会在街上大声叫卖。 货卖堆山,可怜的小贩货少没有卖相,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我的主顾主要是农妇、村姑,她们大多是用一分钱买我一枚针,极个别的五分钱买我八枚,一角买我二十枚。我求生的目光不停地捜寻赶场天人流中潜在的买主,我恳求的目光期待向我走来的村姑、农妇。凡眼光投向我的大嫂、大姐多半会买我一枚针,给我一分钱。我总是用感激不尽的眼神目送她们远去。记得有一次,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姐向我走来。她的补巴衣洗得干干净净,那块巴也补得平平展展,脑后梳了一根独辫,利利索索。她对我说:“小毛弟,头场我买了你一根针,好用。今天我专来找你,再买两根。”她一边递钱给我一边说,“我弟弟差不多也你这么大”。我把两根针递给她时,眼睛水硬是包不住了。 足蹬草鞋,平均每天走四十里路,田坎路、青苔路、恶狗追逐的路。烈日暴晒、风雨吹打都是小贩们的家常便饭。五分钱一餐的饭只能是咸菜下稀饭或豆渣下“帽儿头”。五分钱一夜的乡镇栈房常常是三人挤一床,所以才有“切刀把”和“锅铲把”这种三人合铺的选择。大雨湿锈过我的洋钢针令我号啕大哭过,一个不良的同床商人抚摩我的大腿惊醒了我,我顺手抓起一根棒子便向他砸去。 龙应台嘱儿:别总是去超市,给路边摊留点生意。这样他或她可以早点回家,可以去买件冬衣,可以凑足钱给儿女交学费 …… 成人以后我光顾摊贩半因购物半因怜,从不和他们讨价,也不要他们找补零头。我想,当年买我针线的那些大嫂大姐,多半也是怜悯我这个近乎乞讨的小人儿。今日摊贩比我们当年还多了一层烦恼。他们或无力办证,或无钱租门面,总提心吊胆地防着城管。 个别摊贩会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但多数不会。摊贩的东西比超市便宜,你在超市买一元货物,估计还含有税金、房租、人工费用,还有他们的毛利。 悲天悯人,人之大善。十之八九去超市,十之一二买摊贩,给路边摊留点生意吧,好人! 2017 年 8 月 27 日 倏然忆老娘,欲语泪双行 为了儿女活下去,母亲们会不惜精力、金钱,甚至尊严。我的老娘,却为我奉献了生命。 我的娘亲是挣钱高手,能在民国初年把一个贫农家庭变成富庶之家,足见她的能耐。1951 年那场改革,52 岁的她和 13岁的我净身出户,被处置到了一座叫花土堡的荒山上,一间孤零零的几年没住人的破草房。吃的只给我俩留了两升(十斤)苞谷,穿的每人留了两身旧衣裳。没有床,在地上铺上干谷草,一床旧篾席和一床补巴的统统铺盖。 我娘没有哀叹,没有抱怨,第二天早晨就领着我修补烂草房,下地种菜,割草驱蚊。天不绝人,不久我就找到谋生之路,赶流流场卖针卖线。艰辛的小贩生意也能养活我们母子。能吃饱,还补好了漏房,买了张旧床,添了些家具、农具,但求生存,但求温饱。 一户两人,一个地主婆和一个地主的小儿子,没有人来我家串门。家,比垭口的山风还冷清。我们路过人家的房子,恶犬常出来追咬,主人家也不会叫住狗。任何场合没有人和我们搭白,我们母子仿佛是人们避之犹恐不及的灾星、祸星。我们的流放山村是母亲的出生之地,娘屋人不少。可越亲近的人越得表示他们的阶级立场。我母亲的内侄媳妇,每见我妈都要恶狠狠地咒骂:“尹高氏,不好好改造,你只有死路一条!”我虽 然只有 13 岁,也能分辨投向我的各色各样的目光,半成私悯,半成公仇,九成不可名状的冷漠。我明白,地主子女没有盼头。 母亲对我说:“你必须像你二哥一样上重庆去读书,挣个前程,在乡下当地主子女你怎么活?”我家二哥 1947 年就大学毕业,在重庆教中学,刚解放便参加了革命,后又去了朝鲜。打解放起再也没和家庭联系过。 “我去读书谁养你?”我问母亲。 “分给了我们几亩田土,总会有点收成。听说朝鲜在停战谈判了,你二哥从朝鲜回来后他不会不管我。”这只是她动员我离家的托词,我二哥直到我母亲去世也没给她一个字、一分钱。 母亲逼我离开农村找出路,天天讲,天天催。我既感动于她的苦心,又忧虑自个儿的前途,还急于想摆脱这个嫌弃我的环境,终下决心,读书去,不赶流流场了。 1952 年 8 月 1 日,早饭后我上路了。我把当小贩一年多积攒的 185000 元旧币(1955 年币制改革后等值于现币 18 元 5 角)全部交给了娘亲。当时米卖 400 元旧币一斤,她抽出 50000 元给我做盘缠,我坚决不收。我说:“相信你的儿子,一定会风风光光回来。”我情不自禁跪下去给她磕了三个响头。 她送我出行。山高路陡,下山步行要花二十多分钟,我频频回头,看见她站在荒山的边缘向我挥手。山巅老娘的泪水,似乎洒在山麓、我的脸上。没想到这就是我们母子的永诀,那三叩首就是我对她的临终跪拜。 一年多后才有人告诉我她已去世了。1952 年阶级斗争尚未“为纲”,能考起学校的青少年便准许在城市落户,即使出身地主。我因考上了重庆一中才能侥幸迁出户口。如果老娘不“逼”我进城,待在乡下,一个又一个的运动,不知会把我这个地主狗崽子折腾成什么样子。可她自己呢?一个骨瘦如柴的小足老妪,怎能够春耕夏种?我留下那点小钱她能熬多久?她还要忍受无休无止的批斗、辱骂。我走后家里无人挣钱,我走后她没了陪伴,留给她的只有西天路一条。她殁于何故、何时、何地,我至今也不知晓。 彼时,母子俩已坠入苦海,她把我推出水面,自己却沉向深渊。倏然忆老娘,欲语泪双行。 写于 2018 年三八节,改于 2019 年三八节 心结 —— 別让愁肠千千结 昨天我在一张照片上标注年月,竟然把 2018 年写成了 1958年,看过多遍也熟视无睹,直到一个朋友看到后给我指出。怎么会这样?原来 1958 是我的 60 年一轮甲子也磨平不了的一个心结。 结,巴蜀人叫疙瘩,原意是绳子打结。人类在有了语言之后、尚无文字之前用结绳记事,甚至结绳而治。靠绳结的大小距离来记下或传递不同的信息。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乡镇的小孩裤子都没系皮带,而是用绳作裤腰带。我们川东一带多用一种棉线编织的扁平的鸡肠带。蒙童时,我一不小心打了个死结,入厕后半天解不开,急得上头快冒汗,下头快滴水。是我的老妈手把手教我打活结,巴蜀人叫活扣(“扣”念一声),才让我免去死疙瘩的麻烦并受用终生。这个活结永远连接着我们母子,纵然是天人永隔。 成人之后才明白,有些怎么也忘不掉的事物宛如人心上的一个死疙瘩,常常左右人的情绪,成了个解不开的心结。人一生的心结远远多过自己打过的绳结。谁都难免柔肠百结,我亦如是,且说两个。 一个是足球情结。我投资重庆足球坚持了十七年,花钱无数,花的心血更难计量。虽有万人赞扬,也有千人唾骂。爱足球,爱家乡,挨骂也忍着受着,但也笑着慰着。巨大的金钱冲击和舆论挤压,心结都没有碎。黑哨假球令人捶胸顿足,心结也未消融。因为这个结是情爱之结、喜好之结。问世间情为何物,情之结岂能说解就解? 再一个就是“1958 结”,或者说“1958 劫”。1958 年,人们都知道它是“大跃进”之年,折腾了亿万群众。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 1958 年还是反右运动复查年。那年划的右派分子和暗管的“不戴帽的右派分子”都比 1957 年多得多,令千万人万劫难复。 那一年,我身上本已积累了多道光环:优秀学生(学霸)、校文学组组长、夺得全市冠军的校女子篮球队教练、思想和艺术水平都不低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苏联的道路》的编剧和导演,等等。“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在反右复查运动中我陡然挨批判,受处分,档案还记上“有右派言论”,被打入另册。所有的光环全部砸碎,充满希望的学业、事业、爱情全都毁灭。表扬我、夸奖我、喜欢我的师长、兄长、女友、同学全都离我而去。尚未跨出校门的我瞬间变成了连人都不是的牛鬼蛇神。1958 年我遭受的惊天劫难相当于“埋了没死”,从此结下了一个死结。尽管 1979 年给我平了反,历经 21 年的苦难,那心结被戳、蹂、压、融、凝、锈、蚀,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疙瘩! 1958 成了我一生*恐惧、*难忘的数字,也是我下意识常用的数字。于是,编密码我会无意中用上 1958,微信号也用了1958,落款日期本该写 2018,不经意也会写成 1958。 同学老许是 1958 年和我同入牛棚的难兄难弟。眼下他已患上中度老年痴呆。无意识中他还不时作惊作寒地尖叫:“他们又整我来了!”他患的究竟是老年痴呆,还是受迫害妄想症?他的“1958 结”比我的更大、更死,也许快堵死他的血管了。我一生阅人无数,唯老许的头颅*大。初中时他便有雅号“开山脑壳”,聪明绝顶。他自个儿戏称:“老子的脑袋世界第三大,除了苏格拉底、列宁,就数我!”可眼下他木讷、委顿、双目无神;腰弯,不直,腿曲,不伸,佝偻憋屈,仿佛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把他的身体挽成了一个结,1958 结。 情爱心结、喜好心结,令人大喜;恐惧心结、悲愤心结会缠人一生、磨人一世。 愿我的至爱亲朋: 没心没肺爽爽过, 別让愁肠千千结。 2018 年 5 月 30 日
芭蕉飕飕 作者简介
尹明善,重庆涪陵人,1938年1月出生。一生大落大起。 13岁卖针卖线求生,54岁办企业力帆造摩托车、汽车。年轻时挨过批判,受过拘押,处逆境凡21年。1979年平反后出任过10年全国政协委员和5年政协重庆市委员会副主席,受过多次奖励。少年时爱踢足球,63岁收购并创建甲A(后中超)力帆足球俱乐部,经营17年。 读书时成绩优异却无缘大学,平反后任教过高校。擅长演讲、作文,演说多场,著文多篇。现赋闲专事写作,本书为第一部作品,陆续会有新作问世。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3.5¥30.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6.7¥45.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1¥10.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6.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