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
>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
中国的民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套装共10册)
-
>
新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大字本)
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409528
- 条形码:9787515409528 ; 978-7-5154-095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 本书特色
新中国邮电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录新中国邮电通信事业腾飞的历程
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 内容简介
本书分六编, 内容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事业的发展历程 ; 邮政 ; 电信 ; 邮电科学技术、教育和出版工作 ; 邮电工业和基本建设 ; 邮电经济管理和国际交往。
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 目录
总序
序言(朱学范)
绪论
一、源远流长的古代邮驿
二、艰难创业的晚清邮电
三、畸形发展的民国邮电
四、人民革命战争中创建的人民邮电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事业的发展历程
**章新中国邮电事业的开创与初建
(1949—1957年)
**节迎接全国解放
一、革命战争通信中心移到北平
二、组织新中国的通信
第二节建立邮电领导体制
一、成立邮电部
二、实行“邮电合一”
第三节三年恢复时期的邮电通信
一、社会主义改造
二、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
三、端正经营思想,确定服务方针
第四节收回国家通信主权
一、收回美商在上海的电话公司
二、中印两国协商处理印度在西藏的邮电设施
三、丹麦商人资产作价转给上海邮电部门
第五节邮电事业进入发展阶段
一、加强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信网
二、建立邮电科研、教育和工业基础
三、建立新的企业管理制度
四、邮电事业的成就
第二章在曲折中前进(1958—1965年)
**节“大跃进”中的失误
一、指导思想的错误
二、邮电企业的下放
三、邮电工作中的高指标
四、“反右倾”使“左”倾错误继续发展
第二节贯彻调整方针,纠正“左”倾错误
一、调整邮电管理体制
二、整顿领导作风,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三、邮电基本建设、工业和院校的调整
四、紧缩机构,精减人员
五、加强通信设备维修工作
六、加强基层企业管理
第三节调整后的回顾
第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邮电事业(1966—1976年)
**节动乱中的邮电事业
一、通信受到全面冲击
二、邮电领导体制被打乱
三、邮电干部职工遭受迫害
四、邮电部的恢复和“四人帮”对邮电工作的干扰
第二节邮电事业在困难中发展
一、国务院决定建设电缆和微波
二、邮电科研、工业重新起步
三、适应需要,通信建设有所发展
第四章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1977—1986年)
**节拨乱反正与工作重点转移
一、两年的徘徊
二、工作重点的转移
第二节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一、邮电工作的三年调整
二、邮电管理体制的调整
三、企业整顿
四、开放对台湾地区通邮通电
第三节开创邮电通信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六五”期间的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
二、加快发展农村邮电的新政策
三、邮电经济体制改革
四、制定邮电翻三番的规划
五、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对邮电建设的关注
六、地方政府对邮电建设的支持
七、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端正邮电局风
八、邮电的法制建设
第四节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成就
第二编
邮政
第五章邮政通信的任务、性质和成就
**节邮政的特点和任务
一、邮政的特点
二、邮政的任务和作用
第二节人民邮政的性质和方针
第三节人民邮政的发展成就
第六章邮政通信网
**节邮政局所
一、邮政局所设置的原则和标准
二、邮政自办局所的发展
三、邮政代办机构的发展
四、加快局所建设
第二节邮政分发
一、邮件分拣封发体制的演变
二、邮政枢纽的建设
三、推行邮政编码
第三节邮政运输
一、邮政运输网的建设和发展
二、邮政运输的管理和改革
第四节邮政投递
一、城市投递网
二、农村投递网
三、城乡投递的改革
第七章邮政业务
**节邮政业务的经营范围和方针
第二节函件业务
一、函件业务的调整和变化
二、函件业务的发展
三、函件资费
第三节邮政包裹业务
一、邮政包裹业务的种类
二、邮政包裹业务的发展
三、邮政包裹业务的新变化
四、包裹资费
第四节报刊发行业务
一、“邮发合一”的确定
二、报刊发行事业的发展
三、报刊发行业务的成就
四、报刊发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第五节邮政汇兑和储蓄业务
一、邮政汇兑
二、邮政储蓄
第八章国际邮政
**节国际通邮关系和通邮网路的发展
第二节国际邮政业务
一、国际邮政业务的经营种类
二、国际邮政业务的发展
三、国际邮政业务的管理
第九章邮政通信质量和服务
**节提高邮政通信质量
一、建立和贯彻统一的邮政业务规章制度
二、开展以提高通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
三、组织邮政职工练基本功
第二节改善邮政服务工作
一、破衙门作风,送服务上门
二、“一封信一颗心”,全心全意为人民
三、为党政军和中心工作服务
四、端正局风,接受社会监督
五、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业绩
第十章邮政技术革新和技术装备
**节邮政部门的技术革新
一、在落后的基础上起步
二、邮政部门技术革新的发展
第二节邮政技术设备的应用
一、窗口营业设备
二、邮件分拣设备
三、邮件传送、搬运和装卸设备
四、汇兑稽核和报刊要数处理系统
第十一章邮票与集邮
**节邮票的发行和管理
一、邮票的发行
二、邮票发行的管理
第二节邮票的设计和印刷
一、邮票的设计
二、邮票的印刷
第三节集邮和集邮业务
一、集邮事业
二、集邮业务
第三编
电信
第十二章新中国电信概况
**节电信的作用
第二节新中国电信的发展历程
第十三章电信业务
**节长途电话
一、长途电话业务的发展
二、长途电话的网路组织
三、长途电话的通信指挥调度系统
四、长途电话的人工接续和自动化
五、会议电话业务的创办和发展
第二节市内电话
一、市内电话的发展
二、市内电话网路和设备
三、用户交换机
四、公用电话
五、市内电话特种服务
第三节农村电话
一、网路发展
二、经营管理
第四节公众电报
一、电报业务的发展
二、电报网路发展和电报接转自动化
三、提高电报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在电报业务中推行汉语拼音和简化汉字
第五节用户电报
一、用户电报的开办和发展
二、用户电报网的组织与发展
第六节传真、数据及其他通信业务
一、传真通信
二、数据通信
三、新闻广播与电视节目的传送
四、无线寻呼
五、移动通信
第七节特种业务
一、气象通信
二、水情通信
三、地震震情监测通信
第十四章国际电信及港澳地区通信
**节国际电信
一、保持与27家外国电信机构的通信联系
二、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通信
三、国际通信转入低潮
四、国际通信的大发展
第二节香港、澳门地区的通信
第十五章电信传输网
**节长途架空明线及载波系统
一、恢复与建设
二、扩建与改造
第二节长途干线电缆
一、建设对称电缆和60路载波系统
二、建设中同轴电缆和大容量载波系统
第三节短波电台
一、国际电台
二、国内电台
第四节微波线路
第五节卫星通信
第六节市内电话传输
第七节农村电话传输
第八节专用网与公用网的关系
第十六章设备维护工作
**节设备维护工作的演变
第二节保持全程全网的协调一致
第三节为维护工作奉献的人们
第四编
邮电科学技术、教育和出版工作
第十七章邮电科学技术
**节邮电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技工作
三、新时期科技工作大发展
第二节邮政科研成果
一、信函自动分拣技术
二、包裹、印刷品和邮袋分拣技术
三、报刊要数数据处理系统及报刊分发机械化设备
四、汇兑稽核计算机处理系统
第三节电信传输技术的研究成果
一、载波通信系统
二、微波通信系统
三、卫星通信系统
四、光纤通信系统
第四节电话自动交换技术的研究成果
一、纵横制电话自动交换设备
二、程控电话自动交换设备
第五节电报、数据和传真技术的研究成果
一、电报通信技术
二、数据通信技术
三、传真通信技术
第六节邮电通信软科学的研究成果
一、通信网技术体制与技术标准
二、邮电技术经济和管理
三、邮电科技情报
四、通信计量标准
第十八章邮电教育
**节邮电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邮电高等教育
一、规模、层次与专业设置
二、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三、高校的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四、北京邮电学院
第三节邮电职业技术教育
一、中等专业教育
二、技工学校与职业培训
第四节邮电职工教育
一、函授教育
二、政治、文化、技术业务教育
三、干部教育
第十九章邮电报纸与书刊出版工作
**节报纸出版工作
一、《人民邮电》报的发展历史
二、《人民邮电》报的主要成绩
第二节书刊出版工作
一、出版概况
二、出版工作为邮电通信建设服务
三、为科学普及服务
第五编
邮电工业和基本建设
第二十章邮电工业
**节邮电工业的成长及其特点
一、从修配起步到修造并举
二、从通信企业大办工厂到邮电工业体系的形成
三、健全邮电工业生产体系
第二节通信产品的发展
一、邮政通信器材和设备
二、明线载波通信设备
三、“两个60路”通信设备
四、“两个600路”通信设备
五、180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通信设备
六、960路微波通信设备和数字微波通信设备
七、电话设备
八、电报设备
九、其他各种通信设备和器材
第三节邮电工业的经营管理
一、邮电工厂的分类和管理
二、经营管理上的改进
第二十一章邮电基本建设
**节邮电基本建设的成就
一、邮电基本建设的特点
二、邮电基本建设的成就
第二节邮电基本建设的组织管理
一、管理体制
二、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三、降低造价,提高效益
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第三节严格执行基建工作程序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
二、年度计划
三、项目的实施
四、工程竣工和验收投产
第四节邮电基本建设的改革
一、改革计划管理
二、实行投资包干
三、设计单位企业化管理
四、实行工程项目招标办法
五、施工企业的改革
第六编
邮电经济管理和国际交往
第二十二章邮电经济管理
**节邮电计划
一、计划任务、体制和指标体系
二、规划工作
三、统计监督和统计报表
第二节邮电财务
一、财务管理体制的演变
二、通信企业财务和资金管理
三、财务分配
四、通信企业财务成果
五、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第三节邮电劳动工资
一、企业的劳动组织工作
二、劳动制度
三、职工工资
四、职工的劳动保险和劳动保护
五、职工劳动生产率
第四节邮电物资管理
一、物资管理体制
二、物资的供应工作
三、邮电物资的管理工作
第五节邮电资费
一、邮电资费的制定
二、几次重大调整
三、邮电资费的优惠政策
四、邮电资费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三章国际交往
**节建立国家间的邮电关系
第二节参加国际邮电组织活动
一、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邮电合作组织活动
二、参加万国邮政联盟活动
三、参加国际电信联盟活动
四、参加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活动
五、参加亚洲太平洋地区邮政联盟活动
六、参加亚洲太平洋地区电信组织活动
七、参加国际集邮联合会和亚洲集邮联合会
第三节开展国际间邮电经济技术合作
回顾与展望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事业大事年表
(1949—1986年)
附录二邮电部历届主要领导人名录
(1949—1986年)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后记
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 节选
绪论 以邮政和电信为主体的当代中国的通信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就是人们传递、交换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语言、图像、文字、符号、数据等。通信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同步发展起来的。至于邮政和电信,则是近代工业革命后的产物。邮电通信是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421页。 早在远古时代,猿人就利用叫声、手势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交换信息;随着互相联系的发展,产生了语言,这是人类通信方式的**次革命。以后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人类又创造了用于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文字,这是人类通信的第二次革命。 从分散、自发的通信到有组织的通信,从相互之间的以物示意到大规模的统一的通信活动,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漫长过程。国家出现以后,国家的日常行政和军事活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品的交换,科学文化的发展与交流,都需要建立相应的通信网。因而,世界各国都先后建立了大同小异的邮驿通信制度。 到了近代,由于工业、航海和贸易的发展,人们的联系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出现了社会公用的邮政、电报、电话、广播等,人类通信发生了第三次革命。 进入20世纪中叶,人类活动的领域已开始从地球进入太空。通信卫星的应用,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使信息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的能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达的程度,而信息的传递,主要是依靠邮电通信实现的。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发现通信是人们从事生产建设和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极为密切。邮电通信是国家的神经系统,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信息与能源、材料工业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三大支柱。通信,作为传递、处理信息的主要手段,更加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关注。这主要是由于通信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为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提供信息,并且通过传递信息,把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时间和空间,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的效益。因此,没有现代化的通信,也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 在人类历史上的前两次通信革命中,中华民族都做出过杰出贡献。中国是世界上建立邮驿通信制度*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四大发明”,即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特别是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的存储、交换和传播起了特殊的作用。只是到了近代,中国通信技术才逐渐落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邮电通信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迅速改变中国邮电通信的落后状况,实现通信现代化,就是历史赋予新中国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今天的中国是从昨天的中国发展而来的。在介绍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中国从邮驿到邮电通信的发展历程。 一、源远流长的古代邮驿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通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原始公社时期,中国还没有文字和通信工具。人们相互之间的通信往往是用原始的以物示意方式,用结绳、木刻等方法记录简单的信息。史书记载,部落联盟的首领舜曾设置“纳言”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39页。以“明通四方耳目”同上,第38页。。夏王朝建立后,设有“车正”左丘明:《左传》,见《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版,第1605页。管理车旅交通,通信范围有所扩大。 到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已经出现了有组织的通信活动。从甲骨文的记载推测,这种通信活动*早可能是击鼓传声,传报边界军情。 西周时期,联结中央与周围各诸侯国的通信纽带已经形成。国都附近建立了烽火台,烽鼓并用,传递紧急军情。一般通信也使用了传车。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本身的通信组织也已建立并日趋完善。孔子曾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页。说明当时的通信发展已相当可观了。战国时期,在通信方式上是传车与单骑交并使用,书信往来的数量显著增多。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定了《行书律》等有关邮驿的法令,对传递官府公文的时限、登记手续、人员条件、生活待遇,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办法,都有了明文规定。汉继秦制,邮驿更为发展,全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通信网。据史书记载,汉代邮驿是“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鞲(红色头巾和套袖)”范晔:《后汉书·舆服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第3651页。。汉代的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各国,开辟了从中原经新疆到中亚的交通路线。古代中国丝绸的输出,大体上就沿着这条道路,通过安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古罗马帝国)到达欧洲,被誉为“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经过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个省区,沿途都有城堡、驿站、渡口、通路。丝绸之路也是中国的驿道即通信的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于沟通中西交通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史称,汉“武帝通大宛(西域国名,今中亚费尔干纳)诸国,使者相望于道”。徐天麟:《西汉会要》卷六十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版,第776页。《西汉会要》反映了这条道路上通信频繁的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邮驿令》这一独立的专门法规。纸的广泛使用更方便于信息的记录和交流。“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陆凯:《赠范晔》,见(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69页。就是南北方联系进一步加强的写照。 隋唐的邮驿,法律制度严密,馆驿宏伟,驿路水陆相兼,标志着古代邮驿进入鼎盛时期。唐朝邮驿分为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全国共设有驿馆1639所,300里行程朝发夕至。在庞大的邮驿通信网中,邮驿人员“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见《全唐诗》第6册,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第2024页。,“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王维:《陇西行》,季镇淮、冯钟芸等选注《历代诗歌选》第2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354页。,任务十分繁忙。宋代还建立了办理紧急公文的急递铺,驿卒也由军兵充当,尤以金字牌传递*快,昼夜飞驰500里,传递时“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 元代以其宏伟的驿站组织和四通八达的通信网路著称于东方,闻名于世界。明清两代的邮驿虽然基本上沿袭旧制,但明代比较重视边疆邮驿的开发,注意沟通与海外的联系。清代在传递速度上达到了昼夜600里左右。 综上所述,邮驿通信为中国政治上的统一,经济、文化、思想的交流,以及中外的民间往来,都起过重要的作用。由于邮驿的畅通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安危,所以历代政府都在全国修有宽阔的驿道。驿道两旁种植树木,沿路建有邮亭、驿站或传、馆,在边防线设有燧、候、亭,全国构成了完整的通信网。邮驿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也享有种种保障和权利,如渡河优先、宵禁时允许通行,以及夜间已关闭的城门也要为邮驿人员打开等。 邮驿是政府专用的官方通信工具,不传民信。民间靠托人捎书传信,往往“寄书长不达”“家书到隔年”。大约于15世纪初,在沿海和沿长江的一些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城镇,出现了少许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办理商民的通信和汇款。
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 作者简介
本书编者为《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该编辑委员会是20世纪80年代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立的专门组织编撰《当代中国》丛书的机构,主要任务是实施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的大规模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工程。主要成果是多卷本《当代中国丛书》,共150卷,208册,约1亿字。1999年,《当代中国》丛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0.1¥45.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29.9¥39.8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1.6¥40.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6.0¥48.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25.4¥49.8
-
佞幸-中国宦官与中国政治
¥41.6¥58 -
中国科举文化
¥21.8¥68 -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31.6¥68 -
温家宝谈教育
¥21.7¥69 -
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
¥16.1¥37 -
皇帝治下的中国八品
¥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