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汉语交际得体性的研究

汉语交际得体性的研究

作者:瞿麦生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3-23
开本: 16 页数: 264
本类榜单:外语销量榜
中 图 价:¥35.2(3.7折) 定价  ¥9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汉语交际得体性的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737885
  • 条形码:9787511737885 ; 978-7-5117-3788-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语交际得体性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吸收了当今语用学特别是语际语用学和修辞学有关交际得体性的*新研究成果,从这两个维度,全面总结、分析、解释和论述了得体性概念、缘起及社会功能;深入阐述了语境性特征、得体性原则和准则。

汉语交际得体性的研究 目录

一、国外对跨文化语言交际语用行为得体性研究


  二、国内对跨文化汉语言交际语用行为得体性研究


  三、弥补语用失误,实现跨文化交际得体性的实践原则


 第二节 汉语交际得体原则的概念


  一、得体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区别


  二、得体原则的实质


  三、得体原则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与汉语交际得体原则


  一、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二、汉语交际得体原则的层次性


第四章 汉语交际得体准则


 **节 礼貌准则


  一、中国社会礼貌的概念


  二、中西礼貌原则比较


  三、礼貌准则的分类


 第二节 幽默准则


  一、岔断次准则


  二、转移次准则


  三、降用次准则


 第三节 克制准则


  一、暗指


  二、被动抑降准备


  三、升格


  四、委婉语


……


展开全部

汉语交际得体性的研究 节选

(五)语境可能使话语产生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又称“弦外之音”“潜台词”。它是指说话人所说出的话中虽已包含但又未明确说出,需要听者自己用心去揣摩、体会的内容。也就是说,表达言外之意的言语与其自身的字面意义常常是不相吻合的,它通常因某种原因而带有一定的隐含性。对于言外之意的正确理解,必须借助于语境。 例12:编辑问:“这首诗是你自己写的吗?” 青年作者答:“是的,每句都是。” 编辑说:“那我很高兴见到您,拜伦先生,我以为您死了很久呢。” 不言而喻,编辑的言外之意是:这首诗不是你写的,而是抄袭拜伦的。 (六)语境决定用语的优劣 说话、写作,凡是语言运用得体的,都是符合语境要求和需要的。因此语境可以说是鉴别、评判语言优劣好坏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例13: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子。 (鲁迅《社戏》) 例14: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例13的“胖”和例14的“猴”都是日常用语当中*普通的词。但这里的“胖”,在上下文语境中,由形容词转为动词用,这样,不仅具有形容词“胖”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动作的形象性。一个“胖”字的使用就使绅士的外形及其挤进人群的动作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例14的“猴”后面带了“向凤姐身上”,临时由名词转为动词用,把宝玉像猴一样跳到凤姐身上要牌的动作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出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本身无所谓好坏、美丑、优劣之分。孤立地看一个词、一个句子,也看不出好坏、优劣、得失。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是相对语境而言的。语言的好坏要在语境中才能显示出来,要结合语境去看,才能评判其高低优劣。如果撇开语境,单独地看一个词、句子,即使写得再漂亮,再出奇,用词再华丽,也是没有审美价值的。语言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如同鱼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生命。所以,分析、评价语言的优劣好坏,离不开特定的语境,也只有在特定的、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真正展示语言的内涵,体现语言的美。 同样的一句话,在此环境下得体,在彼环境就不一定得体。就像在家里穿名贵的西服,在讲台上穿游泳装,档次再高也觉得别扭。同样的一句话,对某甲很合适,对某乙就可能不合适,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即使同一个人,处境地位变了,也会影响语言的变化。例如,朋友之间互称“哥们儿”,显得自然亲热。但朋友之一荣升为经理、总裁,在公开场合还叫他“哥们儿”就可能会惹恼那位总裁,接下来的任何话语都将成为失败的交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里就有语境的干涉作用。像“事过境迁”“时过境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都说明了语境对交际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们对语言交际还具有高层次的艺术追求,这是人们审美活动的需要。这就致使语言表达的得体不可能是千篇一律,而是呈现出斑斓的色彩。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下,以错为美、以丑为美、以怪为美、以不通为美等是屡见不鲜的,都有存在的价值。《读者》1994年第6期上有篇《乡间小路》短文: 有一小轿车与一独轮车相遇。司机令老汉让道,老汉道:“为何?”司机道:“我开的是小车。” 老汉道:“我的也是小车。”司机道:“小车是首长车。”老汉道:“我的也是手掌车。”司机道:“首长车是小轿车。”老汉道:“我的也是小轿车。不信你听。” 说毕,驾起车,果然吱吱作响,像蝈蝈唱,蹒跚而去…… 文中司机与老汉的对话可谓牛头不对马嘴,根本相互没有沟通,但语言表达的幽默情趣,读后不禁令人赞叹对话的不通之妙。 (七)双关语的理解离不开语义和语境 双关“就是有意使用形同义异的词语或利用同音词语替代的方式,来关顾两种事物,表达双重意思或改变语义的表达技巧”。双关句的理解只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实现。比如,在一次宴会上,绘画大师张大千举起酒杯对京剧大师梅兰芳说:“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说完便一饮而尽。全场大笑。因为张是画画的,只动手,梅是唱戏的,只动嘴,刚好应了中国的谚语——“君子动口不动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语言环境,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呢?

汉语交际得体性的研究 作者简介

瞿麦生,1943年生,湖南岳阳人,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全国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市第13届、第14届人大常委兼财经委委员,民建天津市委常委。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现为天津商业大学教授。致力于经济逻辑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三十余载。独、合著译28部,论文数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