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作者:马苏彬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24cm 页数: 326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24.9(3.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9.7(7.2折)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826188
  • 条形码:9787516826188 ; 978-7-5168-2618-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本书特色

厚道者,厚我生民之道也! 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关学创始人——张载,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图伟愿和“民胞物与”的质朴情怀,感召着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昂扬于寰宇的国人前赴后继。今天,中国在砥砺前行中逐步迈向高光,先贤张载带给我们的这种强大感召力仍然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们不断精进!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解读张载关学文化的随笔力作。全书着眼于张载所处的生活时代、人物特征、思想初衷、做事风范, 以宋明理学数百年发展史中关学的传承和发展为依托, 涉及众多历史人物, 时间跨度延及北南两宋、金、元、明、清等朝八百多年, 可谓纵横叱咤风云激荡。全书分为四部分, 即“厚道圣人”“关学心路”“横渠门徒”“理学千秋”, 全面描述了关学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张载思想的不断变迁, 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厚道圣人”形象。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目录


**章 厚道圣人

厚道圣人 3

三大思想看张载 9

张载思想的“五个领先”知几何 19

张横渠以礼治天下 24

兵术家张载 31

张载的“九型人格” 38

“北宋五子”的千年之交 47

敦本善俗赢得贵人 53

蓝田吕门力挺“厚道圣人” 56

江湖虽远,终有一归——范仲淹和张载的济世情怀 62

张载并非“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 71

历史上不能混淆的两位张载 76

陪祀在曲阜孔庙中的张载神位 80

“厚道圣人”后学不绝 83

古今中外评张载 87


第二章 关学心路

浅谈儒学、理学及关学的演变 95

“关学”并非“关中之学” 102

张载一生的四个思想阶段以及关学的形成 106

横渠先生的“绝学精神” 113

真《东铭》和爱《西铭》 116

一场中国科举史上的饕餮盛宴 122

“明州狱案”中的张载 126

张载的经济改良举措——试验井田制 131

张载的治国之道:渐复三代之法 137

开馆设学的张载不是私塾先生 144

张载精通医术和占卜吗 148

“聚徒传授”是张载唯一的讲学方式吗 152

浅论张载之后“关学不盛”的三大原因 157

张载之后的关学在裹挟中前行 161

张载著作知多少 165


第三章 横渠门徒

吕大临:冠绝关洛二派的“独一份” 175

李复:当之无愧的“关学旗手” 179

吕大钧:一纸“乡约”天下名 183

苏昞:关学大典《正蒙》的整理编撰者 186

范育:“圣人张载”的定位者 190

游师雄:张载兵术思想的继承者 195

种师道:大宋虎帅老种 199

张舜民:上书皇帝为张载请追赠 202

吕大忠:与张载同岁的忠厚淳朴弟子 207

吕希哲:九师之徒*崇横渠 211

张戬:拉开“新旧党争”大幕的**人 215

王夫之:擎天一柱的“关学亚宗” 219

谁是张载的首任弟子 223

张载关学的三传弟子 227

金元时期六大关学思想家 230

明代十大关学思想家 237

清代十大关学思想家 247


第四章 理学千秋

理学崛起功在宋太祖赵匡胤 263

理学的再生推手:宋高宗赵构 266

宋代:孔孟思想升级再造的爆棚期 269

群英荟萃的北宋精英时代 273

两宋时期的名门望族对理学发展的影响 278

从“四代九儒”看理学思想的传帮接代 283

“元祐党案” 对北宋理学发展的影响 287

“庆元党案”对南宋理学发展的影响 292

“九儒十丐”不是元代关学的符号 298

孔庙内供奉的可不仅仅是孔子 302

康熙御题“学达性天”匾额知多少 305

张载故里的“中华龙脉”文化 308

我的乡党是张载 314


尾声:千年之约 317

参考文献 323


展开全部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节选

张横渠以礼治天下 对现代国人来说,关于“礼”字的解读有两重表达:一是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如礼貌、问候、行礼、祈福、送礼、宴请等日常行为中,人的善意和友好的体现;二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及意识原则而形成,并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仪式准则,如婚、丧、嫁、娶、大典、祭祀、集会等既定的程式化宗法及约定。对一般人来讲,日常中的“礼”和我们息息相关,不能“失礼”。至于后者提到的仪式层面的“礼”,则是在重要时刻才会与己发生关系,平时不太会去刻意关注。 在古代中国,礼是社会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集合,需要所有人在制度约定下去遵守和施行。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而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古时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自夏禹时代,便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西周时建立的周礼已比较完善。礼是要依赖人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古时的礼既然是一种制度,那就自然有其制定和维护的核心人物,否则礼将失去其所遵循的标准。于是,周公旦来了,他制定的《周礼》成了后世礼制治国的法典;孔子来了,他的“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仁礼合一”思想为人们奠定了礼德价值观,让世人懂得了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之后,历经社会变革和发展,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礼在社会法度、政治秩序、等级制度等层面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发生创变和调整,已成为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北宋的张载正是继周公、孔孟之后,将礼的准则形成和应用完善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其所创设或倡导的“躬行礼教、知礼成俗、笃志好礼、崇德重礼、以礼为教、敦本善俗以及崇真务实、持身立节、崇尚气节”等礼德观,不仅是其关学的思想精髓,更是整个中国社会礼德教育的必学之道。所以,清末大儒李元春在推崇张载的礼德教化时总结道:“张横渠以礼治天下。”一顶礼学家的桂冠已然戴在了理学宗师张载的头上。 作为礼学家,张载有其独到的“礼产品”。下面,就将其所制定的“宗法礼仪”部分做以详细解读。 祭祀 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对祭祀的礼节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无后者必祭:被称作叔伯的人若死了,虽然他没有自己的后代,但作为侄子一辈,必须担当起儿子般的祭祀职责。自己死后也要交代自己的后代去履行这种职责,要一直传承下去。 近世亦祭礼:同辈人去世,去参拜祭祀时,必须带上祭祀用的礼品,如果品、香火等。也要行参拜祭祀之礼,礼节可以比晚辈少些,但必须要有。不能因为去世的人和自己平辈,就抛弃了祭祀之礼。 孟月之祭不若仲月之祭:月中祭祀先人比在月头要好些。大的祭祀还要占卜一个吉日。对天子来说,一般春季是祭祀高祖的时间,秋季是祭祀曾祖的时间。 祭酒不祭茶:酒是必须要祭奉祖先的,而香茶因为是要用火烧煮,在亡者坟前不宜蒸煮,所以就不要祭茶了。其他的饮食要带去时,必须先咨询家中长辈是否合适。 祭祀的礼数多:至于重要的祭品,应该是家中男子亲手制作,而一般的像剥豆荚之类的事情由家中女人做就可以了。不知道礼数,是会被人笑话的。 对尸体的判别:安葬尸体,男女应该同等对待。天子在祭奠完臣子后,不能再站在原来臣子的位子上。那些衣冠不整、面容有污垢的死者,必然是因酒醉后而致死的,要不是娱乐过度,否则怎么会致死? 抱孙不抱子:儿子在世时,父亲是不能抱孙子的,只有当儿子不在世了,父亲才能代替儿子去抱孙子。 山川之祭:高而深的山川必然闷热,其后导致大雨将至,这不是祭拜圣人的地方。 八蜡之祭:耕种的神农氏、房神、庄稼神、运输者、猫和虎、磨坊神、水神、昆虫八个物种作为祭祀的对象,但昆虫是有害的,所以不能祭祀。 丧纪(制) 三年丧礼:一般而言,先人去世后,后人都要为其守丧三年。若先皇去世,三年之中不能大摆宴席,这才是祭祀先皇的诚意。 哭卒:对于逝者,我们要在合适的时候用哭声来表达对他的哀思,如果不能哭出声,说明对他的哀思之情不到位。 葬前葬后:没有下葬的先王,依然是君主,即便是下了葬,他的魂魄也还在,所以也还是君主。棺椁是由很大的木材制作而成,里面四周都有空隙,除了殓尸的放置,周围是要放置些物品的。 妻妾祭夫:本来一夫一妻的礼制合乎祭祀。丈夫死后由妻子主导祭祀,但若有另外一妻,就需要分开祭祀,这样符合祭祀的表白心情。若后来的妻妾去世,也不能同时安置在丈夫的旁边,哪有一室容二妻的道理? 至亲葬礼:韩愈少时是其嫂养大的,故而嫂子去世后,他以重礼为其送葬。但有些仕子少时待嫂子如同母亲,可等到嫂子去世,他却没有行大礼送葬,说是礼制中没有此种规定,只是在心里为其默哀,很多人以为这符合道理。显然,这是不对的。 圣人和家人:圣人没有制作丧葬礼服,是因为他是圣人,用心默哀致悼即可。而若是家中长子去世,父母还在的话,母亲却为儿子做三年丧礼,那她和自己的丈夫又将是怎样的身份?张载主张 用心将这种丧礼之情做好就行。 礼乐 在张载看来,诗只是表达一个人的言谈志向,歌也只是表达人的心理情感而已。它们只是传达人的内心活动。但礼乐却能让人自律并产生尊敬的觉悟感。古代礼乐能让人的德行产生平和的气质感,*后用礼乐达到哀思的状态。所以,唱歌的时候声音不能太高,也不可以太低。太高会干扰别人,太低也会让人听了难受。礼乐之声一定要根据当时的环境而奏出它的音律。 先王的音乐必须要用节律来听它的声音。音乐一定要表现出自然的浑厚感和刚强感。这样的话,让窥视我中华的四周外族之邦听见了,相信他们都会被这种高雅而美妙的声律所折服,从而带着供奉之礼前来拜见。 礼之所以能将人心性平稳,其实是来自人的本性。礼是天地的德行,这是大美的体现。礼不是来自外部,没有礼的事情是不存在的,礼的源头在于心。礼是圣人制定的,没有礼制,天下将一片大乱。 古人没有神奇的天赋,智慧也并非比今人高深。不能因为这些就断定圣人的才能不如我们。可是我们伏在地上静心聆听教诲的知识,一定是古代圣人在上面讲授。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仅有博大的心智,更有雅致动听的礼乐教化后产生的美德,这些都是我们今人不具备的。

厚道圣人:张载关学千年寻踪 作者简介

马苏彬,陕西眉县人,现居广州,作家、文化学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国级品酒师,华南农业大学公关传播辅导专家,南澳大学MBA硕士学位,传统文化研究者,张载思想弘扬推广者。1998年辞职南下广东,曾任长虹集团业务经理、南方某报社编辑、某文化公司创始人及总裁。近年,热衷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广。2017年,七言古风长诗《张载关学新说》荣获陕西省第五届原创诗词大赛二等奖;2018年以来,在“张载大讲堂”等多处讲授张载文化达四十多场;2019年5月出版酒文化著作《酒人说酒》;2019年10月出版历史人物传记《张横渠传》;2019年年底,在家乡眉县创办乡村图书馆“太白书社”,弘扬推广传统文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