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9.4(4.3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版权信息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本书特色

★让我们放下手机,关注自己: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是因为害怕无聊才沉迷屏幕。然而,你感到无聊的时候,就是你应该思考的时候。我们不该将大部分清醒的时间献给无脑的刷屏。保持理性,就是爱自己。★个性鲜明、关心世界的哲学家之作:马克·金维尔作为一个新卢德主义者,不用脸书、不发推特,用着翻盖手机,远离网络纷扰。虽然他会因为发表了与“政治正确”不相符的言论在网上被网友追着骂,但他明智的选择DON’T GIVE A F***。毕竟,作为一个理性、务实的哲学家,言论被误解实乃常态。★保持清醒、保持反思:在《奇葩说》某一期里,对于辩题“时刻保持联系算不算暴政”,辩手姜思达给出了直击人心的观点:我们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的危害是,我们难以时刻和自己保持联系。我们不应被消费主义裹挟的资本社会彻底掏空,让自己变成欲望和资讯的承载器,变成一个没有思想的躯壳。我们需要哲学、需要沉思、需要放下手机,活在当下、此刻、现在。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内容简介

技术从不中立。
网络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拽着你沉迷,或因为痛苦,或因为贪求刺激,但本质上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无聊。
叔本华、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也不曾预见,人类的无聊可以被网络放大到如此地步。在这个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
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红色药丸,还是选择蓝色药丸?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目录

前 言

**部分 无聊的境况

1.多希望我也在这里

2.无聊是哲学的源泉?

3.为什么继续活着

4.停滞不前

5.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6.意识试验台

7.学会等待

8.无聊分类

9.界面

第二部分 理性的虚无

1.孤独

2.注定落空的愿望

3.信念上瘾和理性矫正架

4.理性中的理性

第三部分 自我的危机

1.永恒轮回

2.结构性绝望

3.关于成瘾的无尽循环

4.自我消费

第四部分 我们该如何继续

1.严格的魅力

2.爱

3.死亡

致谢

附注:参考书目

尾注


展开全部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节选

1. 多希望我也在这里
无聊是人类*寻常的体验之一,却似乎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我们都知道无聊是什么感觉,但无聊状态的诱因、构成及后果,就远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无聊是休闲放松的产物吗?若是如此,难道真如某些评论家所说,在叔本华的时代之前,没有无聊这种东西?或许,中世纪的“accidie”一词所描述的略带罪恶感又什么都不想做的长期绝望状态,才是无聊真正的前身?无聊所牵绊的究竟是什么?是欲望还是个人处境,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比方说,当我眼巴巴看着塞满食物的冰箱,却抱怨没什么可吃的,或者当我浏览了上百个有线电视频道却觉得没什么可看的时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祟?
因此,对于无聊这类状态,有诸多充满智慧的论述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中既有著名的哲学微传统,亦有探讨无聊的“创造性”潜能的心理学著作。前者至少可追溯到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时期,其后经由海德格尔流传至阿多诺;后者则在近期颇为流行。同样,在当代关于技术和文化的论述中,人们常常表现出对无聊所具有的危险的担忧:如何以不同手段对其进行识别并处理?为什么人们认定有必要这样做?
在此前所有的无聊模式中,虽然*终的结果有好有坏,但我们所探究的无聊本身都是稳定的,是可以体验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追求无聊、畏惧无聊、驯服无聊,还是咒骂无聊,无聊所暗含的种种主题的哲学地位大多模糊不明,原因在于,我们已经预先假设自己对其了然于胸了。然而,即便在前文所说的这些论述中,或者说尤其是在海德格尔的作品和精神分析的文献里,我们也能感知到事实并非如此:无聊与其说是某个特定情境的特征,不如说是某个人面对该情境时的状态,或仅仅是其意识到自己身处该情境时的状态。
无聊如何帮助我们解读破碎的或协调的主体性及其与幸福的关系?一个世纪前,现代派诗人和艺术家们曾致力于阐述20世纪人类的分裂自我,即新的社会环境及政治背景是如何将原本协调的个体自我撕裂,致使其支离破碎,却又苟延残喘,不至于走向毁灭的。如今,这种挑战又以新的形式逼近,因为我们的自我已成为刻意散布的数据碎片——推特(Twitter)和Instagram上的帖子、购物偏好、文本输入习惯,抓取这些信息的算法似乎比我们本人更了解我们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能指望保持自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但是,就目前来看,这跟无聊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可以把对无聊这一状态的论述更细致地分门别类,以此来充实答案;或许这里我应该用“这类状态”,因为显而易见,由于批评或(偶尔)用于赞美无聊的理论框架的不同,当下的体验也可能大相径庭。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意识到,概念框架,尤其是方法论框架之所以存在,正是为了导出符合其设计目的的那种结果。
但我们所有人,至少是生活在富裕地区、面临更多诱惑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坐在屏幕前,电视里正在播放网飞(Netflix)的节目,而每隔几分钟我就会听到新邮件的提示音,于是我暂停视频去查收邮件。有时候刚好赶上的话,我会在旁边的电视上看场静音的棒球赛,因为桌上的手机不知疲倦地给我推送朋友们的各种日常琐事的语音留言信息,而其中一些我会回复。我还会在另一个界面上打开网页浏览器窗口,这样一来,如果我想要核实一些事情,就不用折腾我日益衰退的记忆力,还可以在亚马逊网站订购一本几乎被我遗忘的书;或者突然来了兴致,就漫无目的地浏览一连串与我现在所谓的生活关联甚微又转瞬即忘的网页。我没法安心投入任何一件事,更不用说从这些屏幕前抽身离开,回到现实世界。我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兴奋过度。由于将精力投入在各种事情上,我正在自我透支。我成了一具僵尸、一只幽灵,被巨大的科技与资本的牢笼束缚,并据称是为了我的舒适和愉悦。可是啊,可是……在这里,我无法找到自我。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作者简介

马克·金维尔(Mark Kingwell),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加拿大非常活跃的社会评论家、资深意见领袖,《哈珀斯》杂志编辑,《环球邮报》《女王季刊》撰稿人。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出版作品19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在1997年获得著名的“斯皮茨奖”,2002年“全国杂志奖—论文写作奖”,2004年“专栏奖”。2018年获封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研究领域:社会与政治哲学、建筑与设计哲学、艺术哲学、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