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作者:刘爱文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24cm 页数: 252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1.8(3.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58260
  • 条形码:9787509658260 ; 978-7-5096-582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本书特色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其内在机理是什么?又有哪些外在表现?对我国有何启示意义?所谓“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上述问题都是由当代特质性这个特定主题所决定的。当代特质性主题内在地决定了《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需要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这个总体方法,而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反过来又决定了当代特质性主题展开的工作线索。
  在当代特质性主题展开的工作过程中,《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实现了两大创新。其一是方□□创新: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发生掌方法应用于国际债务危机研究领域,由此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并将后者融入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问题研究,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二是观点创新:我们通过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和系统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种新观点,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下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规定。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重要的参考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文献综述 ; 方法论 ; 资本主义私人信用: 生产危机 ; 资本主义公共信用: 金融危机 ; 主权债务危机范畴的初步规定 ;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逻辑起点等。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目录

第—部分 总论
□□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综评
第2章 方□□
2.1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工作性质
2.2 当代特质性主题展开的工作线索

第二部分 危机的总形态与总性态
第3章 资本主义私人信用:生产危机
3.1 资本主义商业信用——自在性生产危机
3.2 资本主义银行信用——自为性生产危机
第4章 资本主义公共信用:金融危机
4.1 资本主义财政信用——货币体系危机
4.2 资本主义主权信用——主权债务危机
第5章 主权债务危机范畴的初步规定
5.1 主权债务危机溯源
5.2 本币主权债务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
5.3 外围主权债务危机与中心主权债务危机
5.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主权债务危机
5.5 小结

第三部分 当代特质的内涵逻辑机理
第6章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逻辑起点
6.1 自由化导向的拉美主权债务危机
6.2 私有化导向的俄罗斯财政危机
6.3 市场化导向的亚洲货币危机
6.4 小结
第7章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内部逻辑起点
7.1 原发性经济虚化引致的美国新经济危机
7.2 继发性经济虚化引致的美国次贷危机
第8章 非对称主权生成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8.1 欧洲经济异质“同化”
8.2 欧洲债务经济的公债依归
8.3 结构性冲突加剧引发欧债危机
8.4 小结
第9章 金融霸权拟制的美国主权债务危机
9.1 债权一债务:美国金融霸权基础的转向
9.2 全球融资支撑美国私人信贷消费
9.3 或有公债超载引爆美国主权债务危机

第四部分 内生性治理
□□0章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迁衍性
10.1 引言
10.2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历史迁流性
10.3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结构衍变性
10.4 小结
□□1章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新性态
11.1 引言
11.2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新特性
11.3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新态势
11.4 小结
□□2章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中国抉择
12.1 内调结构
12.2 外塑市场
12.3 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节选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随着中央银行的出现,一个由中央银行和众多商业银行组成的现代银行体系才得以架构完成,真正的现代银行制度出现。很显然,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背后有国家权力作保证,体现了国家的意志。由于当时的货币制度还是金本位制,银行券的发行虽然不再需要百分之百的黄金等贵金属作发行担保品,但也不能发行无担保品的空头票据。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还是具有黄金和商业票据双重保证,银行券随时可以兑换黄金,其本质上依然是一种信用货币。尽管银行信用属于一般信用范围,但由于国家公权力涉入有限,因此,单纯的银行信用依然属于私人信用范围。  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具有额外的使用价值,即其将来无论用于生产性用途还是商业性用途,都具有带来平均利润的使用价值,因此,货币都是潜在的资本。然而,要实现货币的额外使用价值,即将潜在的资本变为现实的资本,有赖于银行制度。银行制度能够*大限度地将货币转化为资本,特别是对于资本积累而言数量尚不足够的货币额,正是通过银行制度才使它们变成了借贷货币资本。  现代银行制度赋予银行信用以神奇的力量,它能够极大地扩张借贷资本的来源:首先,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需要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等不同形态上进行合理配置,即它们必须在空间上并存。由于产业资本周转期限长短不一,产业资本就会在其循环周转过程中形成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借助银行信用,这些闲置货币资本能够转变为借贷货币资本。其次,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商业支付制度造成货币收支不同步,如收入的一次性和支出的经常性。包括雇佣工人的工资收入、小商品生产者的个人收入以及资本家的消费基金等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会有小额储蓄,这些单个金额较小且极为分散的小额储蓄,由于人数众多,通过银行信用能够形成一个数额较大的货币资金以供借贷资本之用。  更为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但借贷资本运动能创造信用,银行信用也能孕育“资本”。因为作为商业货币的商业票据应用范围还是有限,如果想商业票据更广泛地被应用,就必须去银行进行贴现以换取银行票据(或银行券);而作为信用货币的银行票据(或银行券)应用范围更广,银行票据(或银行券)这种特殊作用使人们甘愿为它付出利息,它们仿佛成了生息资本。为获取更多利息收入,银行就有激励发行更多没有十足保证的银行票据(或银行券),这就开启了债务作为资本的先河。事实上,它们并非真正的现实资本,而是一种虚拟资本。  银行信用不但增大了现实的借贷资本,而且也增大了虚拟资本。银行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首先,银行信用的广泛应用,使资本的流动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固定资本躯壳的羁绊。借贷资本货币化意味着借贷对象的抽象化,这就使得借贷资本可以轻装上阵、迅速转移,且总是趋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在这个逐利过程中利润率平均化了。其次,银行信用的广泛应用,使银行票据在流通中大量使用,提高了资本的生产效率。再次,银行信用的广泛应用,既加快了买的过程,又加快了卖的过程。由于银行信用的介入,资本循环过程中无论是G-W′阶段还是W-G′阶段,即生产资料的购买和商品的销售等活动,都不再受制于缺乏贵金属货币的限制,这极大地缩短了流通时间,加快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后,银行信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发展。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积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它与资本的个人形式不相容,生产力的发展强烈要求资本变革,股份资本就是适应这种需求产生的,其实质就是以资本职能社会化的方式取代了职能资本家。股份公司是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银行也利用其广泛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多地介入股票承销活动中。股份公司借助银行信用募集巨额的社会资本,推动了铁路、重工业等事业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银行信用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发展,不断下降的平均利润率使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出现资本绝对过剩,大量资本以闲置货币资本的形态从生产流通等领域逃逸出来,变身为借贷的货币资本。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银行信用的作用犹如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它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扩张;另一方面它的积极作用是有限度的。超过必要的限度,银行信用就会引起货币危机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为信用是投机活动的经济基础,它会极大地刺激投机活动,也会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首先,作为商业信用的衍生信用而言,银行信用的扩张会引起作为周期性生产危机特定阶段的货币危机。因为信用使得买和卖的行为时空分离,当周期性危机发展到繁荣或高涨阶段,远期贸易和远地贸易得以盛行。商人为牟取暴利经常借助信用大肆购买商品以囤积居奇,这就造成一种人为的需求,它促使产业资本家也通过彼此授信的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

西方主权债务危机的当代特质性 作者简介

  刘爱文,1974年生,男,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教于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美国麻省大学UMass Amherst访问学者,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理事,江西财经大学《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研究所所长,江西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西省高校人文项目各1项;主持江两财经大学校级课题1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各1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其中CSSCI期刊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