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春山
¥28.3¥39.8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25.7¥45.0给所有人的黑塞童话/(德)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
¥43.1¥88.0谜文库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
¥25.2¥36.0只想一个人喝酒
¥33.3¥68.0
孟子读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4781442
- 条形码:9787544781442 ; 978-7-5447-8144-2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孟子读法 本书特色
1. 沉淀十余年,复归本心,解读《孟子》全本。作者多年前曾选释部分《孟子》篇章,如今重拾古籍,力求在“人人可读”的前提下,折衷诸家,撮取大义,辨析疑难,剔除“鸡汤国学”式的陈词滥调,避免学院派的枯燥艰涩,将《孟子》还原于其历史时代,真正做到对经典的体贴与理解。 2. 从这本书开始,聆听先哲的声音,直面经典中的真实。《孟子》一书,在宋代之前,曾是中国士大夫阶层以上的**读物,宋代之后又成为官方教科书。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对孟子无限倾慕,曾赋《孟子》一诗。此后,历代诸儒对《孟子》注疏不绝,各派诸家学说不断。对现代人来说,我们如今身处全然不同的历史环境,距离孟子生活的年代有千年之久,难免误读这位曾发振聋发聩之声的先贤。本书力图消解对《孟子》的种种误解,重新激发读者对古典作品的热忱。 3. 如何阅读经典?文学的读法、历史的读法、哲学的读法。作者分别从训诂、修辞和义理入手,试图为读者呈现三种阅读《孟子》的方法:赏鉴孟子文辞中的雄辩与缜密,体会其文章写法的千转百折,蕴藉不尽,这是文学的读法;提示注解《孟子》中涉及的帝王圣贤之行事、三代制度之典章,帮助读者理解春秋战国历史风貌,这是历史的读法;从对《孟子》和当时社会文化的理解,引出现代人安身立命的体会,帮助读者在先贤的生命中看到一个更丰富充盈的自我,这是哲学的读法。
孟子读法 内容简介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王安石《孟子》一书,成于战国,位列诸子,曾经是每个识字中国人的推荐阅读书,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本书从训诂、修辞和义理三个角度逐节解读《孟子》全本,探寻其雄阔简劲的文章笔法,感受其博而能约的历史眼光,体贴其明德新民的微言大义,从而认识古典和当下的交互,体会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感受学问与生活的融合。
孟子读法 目录
义利之辨 003
贤者而后乐此 008
五十步笑百步 012
为民父母恶能率兽食人 016
仁者无敌 018
定于一 021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024
梁惠王下
与民同乐 033
小大之辨 038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040
雪宫问乐 043
明堂与王政 046
王顾左右而言他 051
所谓故国者 054
独夫与人君 058
学之与行之 060
箪食壶浆者 062
如之何其可也 064
出尔反尔 067
请择于斯 069
行止非人所能 072
公孙丑上
当路于齐 077
知言,养气,不动心 082
以德服人 091
闲暇时刻 095
无敌于天下 097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099
术不可不慎 101
闻过则喜 与人为善 103
隘与不恭,君子不由 106
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 111
学焉而后臣之 113
君子不可以货取 116
知其罪者 118
进退裕如 120
予何言哉 122
尽于人心 124
以燕伐燕 126
君子有过则改 128
垄断为贱 131
隐几而卧 134
三宿而后出昼 136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138
至此方休 141
滕文公上
道性善,称尧舜 145
亲丧固所自尽 148
井田之制 151
劳心与劳力 156
一本与二本 162
滕文公下
枉尺直寻 169
何谓大丈夫 172
仕由其道 175
食志与食功 178
为匹夫匹妇复仇 181
谁与为善 184
不见诸侯何义 185
月攘一鸡 188
予岂好辩哉 189
仲子恶能廉 193
离娄上
惟仁者宜在高位 199
法尧舜 203
恶醉而强酒 205
反求诸己 206
天下国家 208
得罪不得罪 209
执热以濯 211
沧浪之水 214
载胥及溺 217
自暴自弃 219
尔与易 221
思诚与明善 222
一作一兴 225
率土地而食人肉 226
听其言观其眸 228
名与实 229
嫂溺援手 230
古者易子而教 232
事亲若曾子 234
政不足间 236
毁誉无责 237
好为人师 238
徒哺啜也 240
无后为大 242
仁义之实 244
瞽叟厎豫 246
离娄下
其揆一也 251
惠而不知为政 252
君臣相视 254
乱世守则 257
才能之为责任 260
不为与有为 261
如何批评 262
惟义所在 263
赤子之心 264
养生送死 265
深造自得,博学反约 266
以善养人 268
不祥之实 270
水之德 271
去存之间 273
三王四事 275
王者之迹熄 277
五世而斩 280
两可之间 281
逄蒙学射 283
西子与恶人 285
行其所无事 286
不与右师言 288
修身心法 290
易地则皆然 293
匡章的心事 295
曾子、子思同道 297
尧舜与人同 299
齐人有一妻一妾 300
万章上
大孝终身慕父母 305
君子可欺以其方 309
象之封放 313
以意逆志 315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 318
禅继义一 320
天民之先觉者 325
以义知命 329
百里奚之事 331
万章下
孔子之谓集大成 335
周室班爵禄 339
友其德,不可以有挟 342
敢问交际 344
时与位 349
士之不托诸侯 351
不见诸侯何义 354
知人论世 357
齐宣王问卿 359
告子上
杞柳桮棬之喻 363
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 365
生之谓性 368
义外、义内之辨 370
行吾敬 373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 375
凡同类者,举相似也 378
牛山夜气 381
一暴十寒 384
舍生取义 385
求其放心 388
不知类 390
拱把之桐梓 391
于己取之 392
先立乎其大者 394
天爵与人爵 396
人人有贵于己者 398
杯水车薪 400
熟之而已 401
必志于彀,必以规矩 402
告子下
揣本与齐末 405
为之而已 407
诗何以怨 410
怀利与怀仁义 412
不见之教 414
不识君子 416
历史之罪人 420
不教民而用之 423
变今之俗 425
貉道无君子 427
丹之治水 429
谅之二义 430
乐正子好善 432
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43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36
教亦多术 438
尽心上
尽其心者 443
顺受其正 446
求则得之 447
万物皆备于我 449
何谓大众 451
人不可以无耻 453
乐道忘势 456
穷达皆善 457
虽无文王犹兴 459
自视欿然 460
佚道与生道 461
上下与天地同流 462
仁声善教 464
良知良能 465
舜之居深山 466
无为其所不为 467
孤臣孽子 468
四种人 469
君子有三乐 470
四体不言而喻 472
西伯善养老者 475
使有菽粟如水火 477
观于海者难为水 479
鸡鸣而起 482
行权与执一 484
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487
柳下惠之介 488
有为者辟若掘井 489
久假而不归 490
伊尹之志 492
不素餐兮 494
居仁由义 495
舍箪食豆羹之义 496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 498
居移气,养移体 500
君子不可虚拘 502
践形之学 503
守丧之短长 504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506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507
何谓殉道 509
五不答 510
于不可已而已者 512
感情的差等 514
当务之为急 515
尽心下
不仁哉,梁惠王 519
春秋无义战 520
尽信书不如无书 522
征之为言正 525
能教不能教 526
若固有之 527
杀人亲之重 529
古之为关也 530
身不行道 531
周于利者 532
好名之人 534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536
民为贵 538
圣人,百世之师也 540
1542
无上下之交 543
毁谤无伤 545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547
茅塞渐开 548
再作冯妇 550
性也,命也 552
充实而有光辉 554
如追放豚 556
用其一,缓其二 558
诸侯之宝三 559
盆成括仕于齐 560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562
人能充无穿窬之心 565
不下带而道存 567
行法以俟命 569
得志弗为 571
养心莫善于寡欲 573
曾子不忍食羊枣 575
思狂狷,恶乡原 577
序群圣之统 581
基本文献
孟子读法 节选
义利之辨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这是《孟子》一书的开篇**章。古人著述,务实而不蹈虚,没有我们今天惯用的前言之类,但对如何谋篇开局,往往有内在的讲究,譬如《诗经》选择《关雎》开篇,《论语》选择“学而时习之”开篇,都暗含了编著者的文心。孟子周游列国,是到晚年才至魏国见梁惠王,但为什么在《孟子》一书中,会把见梁惠王的这段事情放到*前面呢?这是因为,在这短短一段对话里,涉及孟子思想中*核心的“义利之辨”,放在*前面开章明义,有心的读者如司马迁,读完这段,就已经“废书而叹”了,因为他已经从中看懂了孟子的心思。 “叟”,这是梁惠王见到孟子时说的**个字,确实也一下子让孟子的心“嗖”地凉了半截。“叟”是长老的意思,是对老者的尊称,用在孟子这个年纪的人身上本来倒也没什么不妥,但若联想一下春秋战国诸侯礼贤下士时的通常称呼——“夫子”或者“先生”,我们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微妙差距了。原来梁惠王对待孟子只是敬老,并没有把他当作一位值得倾听教诲的师。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提的问题非常直接,这里面有一丝轻视孟子,想掂掂他分量的意思,同时也的确反映了梁惠王此时的急迫心情。见到孟子的时候,正是惠王*郁闷的时刻:与东边的齐国一战,损失了大将庞涓,太子申被俘而死;和西边的秦国一战,公子卬被俘,兵败割地,不得已还要迁都到大梁来;此外,南面的楚国也虎视眈眈,北面的韩国和赵国虽是同源邦国,也各有各的算盘。梁惠王本身也是个很有抱负的人,眼看着从祖、父两代传下来的魏国大业摇摇欲坠,故而不惜重金从各国延聘贤才,就是想迅速解决眼前的不利局面,富国强兵。我们了解了这个背景,就会感到,梁惠王这么问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听到这话的孟子,心里肯定是有些不乐意了。谈到教育,儒家有句老话,“有来学,无往教”,只有当学生兴冲冲跑到老师那里想学点东西的时候,教育才起作用,若是颠倒过来,老师掏心掏肺地四处要教人,那往往收效甚微。孟子当然非常清楚这点,不过为了推行“王政”这样的大同理想,只好“不远千里而来”,对话还没开始,已置自己于一个被动的局面,再加上被“叟”字一呛,可能已经是一肚子火了。 更何况,孟子一直对单纯的“富国强兵”很不以为然。《告子下》 :“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意思就是说,如果不先树立“仁义”这样的道德原则,而单纯重视土地、经济、军事这样的短期之“利”,那么这么做的臣子就是贼臣,愿意这么被辅佐的君王就是昏君。孟子*不以为然的,恰恰是梁惠王此刻汲汲以求的,可以想见,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局面了。 但是,对于想做老师的人,其实这种时刻正是*关键的时刻。如何引导一个有缺陷的灵魂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光责之以切是不行的,更需要懂得诱导的艺术。在这方面,苏格拉底可以称作所有老师的老师。我在想,假设苏格拉底遇到这种局面,他一定会再把问题抛给对方:“请问,大王所谓的利到底是什么?”梁惠王一定会答“富国强兵”诸如此类,然后苏格拉底会再通过不断的询问,诱导梁惠王慢慢认识到自己对“利”这个概念的无知,让梁惠王意识到,富国强兵只是一种小“利”,可能还有更好的、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利”,等到这时候,真正的教育才可能起作用。 但孟子没有这样。当然,他采用的方式也很有力,是先秦诸子常用的一种方式——推论法。梁惠王仅仅是问“何以利吾国”,孟子却将这样的问题推演至这个国家的每个人,并描绘出一幅“假如每个人都这么问”的惨烈图景,“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气势逼人,也的确把梁惠王噎得哑口无言。但梁惠王口服心不服,从何见得?我们可以再看《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阔”,是分离、隔开的意思,梁惠王觉得孟子说的东西和自己关心的事情隔得太远,因此再有道理,梁惠王也听不进去。 讲到这里,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于从利益和结果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现代人要小心一点,不能看到梁惠王没有被说服,就也认为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不懂得教育心理学。像孟子这样的人,见过同时代多少通过巧妙的言辞之道游走于君王身边的策士啊,苏秦、张仪、邹衍……倘若他愿意,随随便便也能把梁惠王哄得团团转,但他依旧不管不顾,用一大段严词把梁惠王给噎在那里,为什么? 同样是《告子下》,里面还有一段记载,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孟子的心思。“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者三,所去者三。’”陈子问古代的君子什么时候出来辅佐君王,孟子回答,有三种情况会出来,有三种情况会离开。接下来孟子详细说了这“三就三去”,其中一条,“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孟子非常清楚,只有做好准备倾听意见的人,才能听得进意见。梁惠王**句话就让孟子明白了他正是那种自己要“去之”的君王,因此,可能从一开始,孟子就没有准备说服梁惠王。 但他依然说了一大段光彩照人的话,不是吗?是的,因为像孔子和孟子这样的人,他们期待的听众,并非只是几个当时的君王将相,他们关心的时空乃是一个恒久广大的时空。 在“仁义”这样的内在道德原则和“利益”这样的外在结果考量之间,永远先选择前者,“何必曰利”,这样决断性的话,在孟子之后的一代代中国人不是都听进去了吗?当然也包括我们。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河,古专指黄河。魏国的河内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一带,河东在今河南济源市一带。 梁惠王喜欢搞为国为民的大工程,假如当时有条件,诸如移山填海这样的壮举,梁惠王一定不会错过。可惜当时只是战国,在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里,梁惠王觉得自己能尽力去做的,就是通过大范围人员和粮食的流动,来解决局部地区的灾荒问题。但梁惠王的困惑在于,这样尽心尽力为百姓着想的大工程,却似乎并没有得到百姓的拥护。 梁惠王拿自己和碌碌无为的邻国君主做比较,于是,孟子也拿弃甲而逃的兵士来打比方,跑了五十步的逃兵和跑了一百步的逃兵,有本质差别吗?在孟子看来,梁惠王的这些移民移粟的工程,就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治标不治本,因此与邻国的不作为并无二致。 那么,何为治国的根本呢?第三、四自然段就是孟子呈现给梁惠王的王道图景。这两段文字非常漂亮,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值得细细品味,同时,其中也综括了中国先秦主流思想中对理想国的基本描述。 这样的漂亮描述,又绝非现代政治家的空话连篇,而是句句落在实处,落在老百姓日常生活**切实的地方。“不违农时”,就是不能为了征伐或者大兴土木而滥用民力,耽误插秧、收割、播种这样有严格时间要求的农事。“数罟不入洿池”,细密的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斧斤以时入山林”,按一定的时令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这就是对自然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相信自然和人类需要一种彼此尊重的共存,而拒绝狂妄的所谓“人定胜天”。进而,生死无憾,不饥不寒,这是一个人对于自己一生*起码的需求,但却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够给予人民的*有力量的承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谨,是认真对待;庠序,古代地方上的学校,商代称庠,周代称序,这里泛指学校。在基本生存保证之后,一个国家*重要的问题就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让普通人懂得尊敬父母和敬爱兄长的道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此社会在满足个人温饱之后,方不至于又沦为弱肉强食、恃强凌弱的丛林社会。 接下来,是一段反面文章。和前面对于王道理想社会的尽力铺陈不同,“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这里只用寥寥十余个字,勾勒出一幅乱世流亡的悲惨场景。按理说,这正反两方面的场景应该是对等的,但在篇幅上却相差这么大,我们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下作者的文心。没有一个完美的社会,很多现代作家往往采取不遗余力批判丑恶的方式,以求改善,但古典作家都懂得,唯有通过颂扬和描述美好,才真有可能对一个不好的社会有所改善,他们对恶的沉默不是懦弱的逃避,而是*高意义上的拒绝。 “王无罪岁”,这四个字很要紧。“罪岁”就是在外面找原因,天灾啦,国际金融危机啦,把罪过都归咎于这些外在东西上面。而“无罪岁”,就是能时刻躬身自省,事事都要先从自己身上去寻找根源,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也是如此。所以古代君王经常会在天象异常或者灾乱频繁的时候下“罪己诏”,虽然很多时候也只是个形式,但“罪己”不“罪岁”的思想,却是一种自孟子以降的治国常识。 变今之俗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此段可视为前面两章的总结。“变今之俗”四字,是孟子一生志向。俗者,习也,即一个社会自上而下都习以为常之思想,或接近所谓“意识形态”。富国强兵,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意识形态,然而国富民弱,一将功成万骨枯,把国家的强盛建立在民众的苦难牺牲之上,这是孟子万万不能接受的,也是被历史一次次证明的不可长久之事。 “变今之俗”的方式,在孟子和他所私淑的孔子那里,都是先自上而下,从劝说君王、劝说重臣开始,渐渐知其不可为,遂再自下而上,从著述立说、教育身边弟子以及与同时代人论辩开始。我们今天回顾历史,或许觉得他们只是种种徒劳,并没有明显地改变什么当时的政局和习俗,但试想假如没有他们,今日之中国又将是何种中国。而每一代杰出著作者的任务,都是和种种“今之俗”对抗,但对抗的方式,只是通过使用普通人也在使用的语言,只不过,让这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具体,把对人类问题的判断和选择隐藏在自己所选择的词语中。
孟子读法 作者简介
张定浩,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居上海。著有文论随笔集《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批评的准备》《爱欲与哀矜》,诗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等。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5.4¥42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6.4¥45 -
中国小说史略
¥9.9¥35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3.8¥32 -
鲁迅的微博
¥9.4¥20 -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