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作者:陈剑晖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3-01
开本: 16 页数: 30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13.7(2.4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5.2(4.3折)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8139364
  • 条形码:9787218139364 ; 978-7-218-13936-4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本书特色

散文是一门“慢”的艺术,它不是冲刺,不是马拉松,而是心闲气定的散步。在今天这样一个走得太快、心浮气躁的时代,散文这种以“慢”为特征的文体,能起到别的文体所不能起的作用,它在滋润人的感情,净化人的灵魂,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高地的守护等方面,的确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文化自信与中国散文丛书”之一种。散文不但*贴近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散文还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结晶。本书s创“散文文化”概念,通过“散文文化”的诗性品格,从中华民族诗性智慧、风骨与气度、文体嬗变、抒情传统、诗性品格等方面研究散文,揭示中国散文对当代文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

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目录

导言

上篇

**章 “散文文化”的内涵与诗性品格

**节 “散文文化”的内涵界说

第二节 “散文文化”的诗性品格

第三节 “散文文化”的价值再造

第二章 回到“文”的传统

**节 尚“文”的传统

第二节 “文”的传统的四个层面

第三节 “文”的传统与散文文体的现代建构

第三章 “文以载道”与“道法自然”

**节 “文以载道”的历史演化

第二节 “道法自然”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在“入世”与“出世”中再造文化生命理想

第四章 中华民族诗性智慧的结晶

**节 道、汉字及禅的诗性资源

第二节 庄子:“以寓言为广”

第三节 悟:禅与散文的不解之缘

第四节 灵:文化诗性的归潜与飞扬

第五章 散文的家园意识

**节 故土情结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第二节 修身齐家与家国情怀

第三节 家园意识中的民族情感与民族自信

第六章 中国散文的风骨、气度与神韵

**节 中国散文的风骨

第二节 中国散文的气度

第三节 中国散文的神韵

第七章 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

**节 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辨析与回归

第二节 中国散文抒情传统的流变

第三节 中国散文的抒情模式

第四节 中国散文的抒情方式及文体表征

第五节 散文抒情传统与中华文化精神

第八章 当代散文创作的文化趋向

**节 文化散文的兴起

第二节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精神

第三节 汪曾祺散文的日常化与文化性

下篇

第九章 中国散文文体的近现代嬗变

**节 古代散文的文体形态与文体意识

第二节 散文文体裂变的先兆

第三节 梁启超“新文体”散文的文体特征及其

转型意义

第十章 “五四”时期散文文体的选择与创造

**节 现代散文的文类文体建设

第二节 语体文体的选择

第三节 体式文体的形成与演进范式

第十一章 百年散文文体发展与文体功能的变化

**节 “五四”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文体观念

与体式

第二节 散文观念的偏差与文体意识的失落

第三节 辨体、破体与散文的审美性

第十二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的文体变革

**节 思想随笔与时代文体

第二节 主体文体与思维模式

第三节 语体文体的革命

第四节 文体革命的意义

第十三章 文体的传承与创新

**节 晚明小品与中国现代散文随笔的共同特征

第二节 晚明小品与中国现代散文随笔的差异

第三节 文体传承与流变中的新质地

结语 散文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


展开全部

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节选

导 言 中国是一个诗文的大国,散文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而更早的源头则是《尚书》中的部分篇章。这个文体一出现就具有了双重意味:区别于来自民间的原始神话、诗歌与歌舞,作为官方的文献被纳入经的范畴;区别于集体的口头文学,它是文人个人创作的文字形式。这两个特点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几千年来悠久深厚的散文传统。从文体演变角度看,从先秦文史哲不分的“杂文学”,到汉代的《史记》、唐宋八大家和明清小品,再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散文,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大散文”,中国散文不仅源远流长,积累丰厚,而且成绩辉煌,不容忽视。可以说,中国散文既是中国文化的具体书面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是在散文这种文体里得到传承和发展的,这是其他文体所不能胜任的。 如果我们视野放宽一点,将中国散文与西方散文作比较,我们看到,西方并没有将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来看待,更缺少散文方面的专门研究。西方的文学史是“三分法”,我们是“四分法”。所以,散文是中国地地道道的“特产”,我国*重要的写作方式就是散文写作。而在西方,散文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写作样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散文的价值。遗憾的是,对于中国散文提供的这份宝贵遗产,特别是对于中国散文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以及其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至今仍未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 从文化诗性的角度来研究散文,不难发现,中国散文与中国文化有着比其他文类更为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中国是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国家,儒学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经世致用”的生活哲学,它首先是一种伦理学和政治学体系。孔子提倡君子要“立德、立功、立言”,他不仅强调“士”要有责任感,笃信道德规范无处不在,并要求他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正统文化哲学的这些功能和特征,在中国历代的散文中都有着极为充分的体现;换言之,散文在中国古代的出现,首先不是审美的需要,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部散文集《尚书》的内容,大部分是布告、公告、请示报告之类的缘故;也是为什么在古代,举凡哲学、政治、经济、史地的著作,只要不是用韵文写的,都可归进散文范畴的道理之所在。至于源于孔子,后经韩愈进一步倡扬的“文以载道”的为文传统,主要也是坐实于散文身上。也就是说,散文在“兴”“观”“群”“怨”各方面都有着远胜于其他文类的功用,也许正是这个缘故,散文才被视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盖因其是中国正统“经世致用”文化的文学化和通俗化的表述。 但是,如果仅仅说中国散文是中国实用文化的文学化、通俗化的记载转述,那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除了占主流地位的儒家哲学外,还有以“道”为核心的老子、庄子的哲学文化和体现这种“无为”“无争”“无待”思想境界的大量散文。在批评观念方面,除了儒家的“文以载道”外,还有道家的“文以气为主”的“气韵说”,等等。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推崇“中和之美”,注重整体结构的和谐与均衡,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这种颇具东方色彩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也在中国散文那里引发了绵延不绝的回声。唯其如此,中国散文虽然在探索宇宙、思索人生、灌注生命意识和理性精神上不及西方散文,但中国散文由于源远流长,又兼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故而它虽然发展缓慢,却平稳扎实,不仅时有高潮,而且经久不衰……

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陈剑晖,现为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资深特聘教授,曾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散文研究会会长、全国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终评评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杂志编委。出版《诗性散文》《诗性想象》等7部散文研究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4篇,先后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5种奖项,主持国家课题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