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雅舍忆旧全集---八十载岁月沉淀后的深情回望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133584
- 条形码:9787201133584 ; 978-7-201-13358-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雅舍忆旧全集---八十载岁月沉淀后的深情回望 本书特色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 ——冰心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季羡林 文学批评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学事业之所在。其激荡之广,反应之烈,凡我国新文学史皆难忽视。 ——余光中 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 ——周国平
雅舍忆旧全集---八十载岁月沉淀后的深情回望 内容简介
《雅舍忆旧》是梁实秋先生晚年为重要的作品,有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回忆,也有对亲朋和师友的深切缅怀。后一辑《槐园梦忆》回顾其与夫人程季淑女士相伴一生的点点滴滴,其言温婉从容,其情感人至深。
雅舍忆旧全集---八十载岁月沉淀后的深情回望 目录
秋室杂忆
我在小学…………………………………………2
清华八年………………………………………12
海啸……………………………………………42
《琵琶记》的演出……………………………46
忆“新月”……………………………………53
附 录
我与《青光》…………………………………62
《新月》前后…………………………………65
略谈《新月》与新诗…………………………69
看 云 集
胡适先生二三事………………………………76
悼念陈通伯先生………………………………83
忆沈从文………………………………………85
忆杨今甫………………………………………89
怀念胡适先生…………………………………94
忆岂明老人……………………………………107
忆周作人先生…………………………………115
忆老舍…………………………………………120
再谈闻一多……………………………………126
记卢冀野………………………………………128
悼念余上沅……………………………………133
悼念夏济安先生………………………………140
辜鸿铭先生轶事………………………………143
悼念朱湘先生…………………………………145
闻一多在珂泉…………………………………150
关于徐志摩……………………………………159
方令孺其人……………………………………162
旧笺拾零………………………………………166
槐园梦忆
槐园梦忆………………………………………180
——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 ………………180
雅舍忆旧全集---八十载岁月沉淀后的深情回望 节选
我 在 小 学 我在六七岁的时候开始描红模子,念字号儿。所谓“红模子”就是红色的单张字帖,小孩子用毛笔蘸墨把红字涂黑即可。帖上的字不外是“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以及“王子去求仙丹成上九天……”之类。描红模子很容易描成墨猪,要练得一笔下去就横平竖直才算得功夫。所谓“字号儿”就是小方纸片,我父亲在每张纸片上写一个字,每天要我认几个字,逐日复习。后来书局印售成盒“看图识字”,一面是字,一面是画,就更有趣了,我们弟兄姊妹一大群,围坐在一张炕上的矮桌周边写字认字,有说有笑。有一次我一拱腿,把炕桌翻到地上去。母亲经常坐在炕沿上,一面做活计,一面看着我们,身边少不了一把炕笤帚,那笤帚若是倒握着在小小的脑袋上敲一击是很痛的。在那时体罚是*简捷了当的教学法。 不久,我们住的内政部街西口内路北开了一个学堂,离我家只有四五个门。校门横楣有砖刻的五个福字,故称之为五福门。后院有一棵合欢树,俗称马缨花,落花满地,孩子们抢着拾起来玩,每天早晨谁先到校谁就可以捡到*好的花。我有早起的习惯,所以我总是拾得*多。有一天我一觉醒来,窗棂上有一格已经有了阳光,急得直哭,母亲匆忙给我梳小辫,打发我上学,不大功夫我就回转了,学堂尚未开门。在这学堂我学得了什么已不记得,只记得开学那一天,学生们都穿戴一色的缨帽、呢靴站在院里,只见穿戴整齐的翎顶袍褂的提调学监们摇摇摆摆的走到前面,对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领导全体行三跪九叩礼。 在这个学堂里浑浑噩噩的过了一阵。不知怎么,这学校关门大吉。于是家里请了一位教师,贾文斌先生,字宪章,密云县人,口音有一点怯,是一名拔贡。我的二姊、大哥和我三个人在西院书房受教于这位老师。所用课本已经是新编的国文教科书,从“人、手、足、刀、尺”起,到“一人二手,开门见山”,以至于“司马光幼时……”。《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一段就没有经历过。贾老师的教学法是传统的“念背打”三部曲,但是第三部“打”从未实行过。不过有一次我们惹得他生了大气,那是我背书时背不出来,二姊偷偷举起书本给我看,老师本来是背对着我们的,陡然回头撞见,气得满面通红,但是没有动用桌上放着的精工雕刻的一把戒尺。还有一次也是二姊惹出来的,书房有一座大钟,每天下午钟鸣四下就放学,我们时常暗自把时针向前拨快十来分钟。老师渐渐觉得座钟不大可靠,便利用太阳光照在窗纸上的阴影用朱笔划一道线,阴影没移到线上是不放学的。日久季节变幻阴影的位置也跟着移动,朱笔线也就一条条的加多。二姊想到了一个方法,趁老师不在屋里替他加上一条线,果然我们提早放学了,试行几次之后又被老师发现,我们都受了一顿训斥。 辛亥革命前二年,我和大哥进了大鹁鸽市的陶氏学堂。陶是陶端方,在当时是满清政府里的一位比较有知识的人,对于金石颇有研究,而且收藏甚富,历任要职,声势煊赫,还知道开办洋学堂,很难为他了。学堂之设主要的是为教育他的家族子弟,因为他家人口众多,不过也附带着招收外面的学生,收费甚昂,故有贵族学堂之称。父亲要我们受新式教育,所以不惜学费负担投入当时公认*好的学校,事实上却大失所望。所谓新式的洋学堂,只是徒有其表。我在这学堂读了一年,可以说什么也没有学到,无非是让我认识了一些丑恶腐败的现象。 陶氏学堂是私立贵族学堂,陶氏子弟自成特殊阶级原无足异,但是有些现象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陶氏子弟上课时随身携带老妈子,听讲之间可以唤老妈子外出买来一壶酸梅汤送到桌下慢慢饮用。听先生讲书,随时可以写个纸条,搓成一个纸团。丢到老师讲台上去,代替口头发问,老师不以为忤。陶氏子弟个个恣肆骄纵、横冲直撞,记得其中有一位名陶栻者,尤其飞扬跋扈。他们在课堂内外成群的呼啸出入,动辄动手打人。大家为之侧目。 国文老师是一位南方人,已不记得他的姓名,教我们读《诗经》。他根据他的祖传秘方,教我们读,教我们背诵,就是不讲解,当然,即使讲解也不是儿童所能领略。他领头扯着嗓子喊:“击鼓其镗”,我们全班跟着喊“击鼓其镗”,然后我们一句句的循声朗诵“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他老先生喉咙哑了,便唤一位班长之类的学生代他吼叫。一首诗朗诵过几十遍,深深的记入在我们的脑子里,迄今有些首诗我能记得清清楚楚。脑子里记若干首诗当然是好事,但是付了多大的代价!一部分童时宝贵的光阴是这样耗去的! ......
雅舍忆旧全集---八十载岁月沉淀后的深情回望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浙江杭州人,原名梁治华。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清华八年》《秋室杂文》《秋室杂忆》《看云集》《槐园梦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骂人的艺术》《文学的纪律》《偏见集》;学术专著《英国文学史》;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等。他的作品文笔简约、平实,风格恬淡、雅朴,字里行间充溢着智慧与幽默,三言两语便能道尽人生哲理。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6.8¥40.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1.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