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且行 且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0982372
- 条形码:9787530982372 ; 978-7-5309-823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且行 且歌 内容简介
《且行且歌/漫漫经典情丛书·文学卷》以文学为主题和主线,通过对沈从文、汪曾祺、陈建功、王安忆、冯骥才、张炜、陈丹燕、赵园、木心、罗曼·罗兰、劳伦斯、尼采、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中外知名作家、学者散文经典的感知与感悟,沉浸于文学的纯美境界。
且行 且歌 目录
路漫漫其修远兮——读李山译注《楚辞》
扎根泥土,贴近自然——读深圳一石《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读王秀梅译注《诗经》
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读余冠英选注《乐府诗选》
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天育万物,皆有至妙——读陆羽《茶经》
世代传唱,悠悠古歌——读周良沛搜集、整理《古歌》
欢乐唯美,四季欢歌——读《梅葛》
沥血的歌唱——读张敬民《凡音之起》
我说禅诗,禅诗说我——读邱华栋《碰到茶喝茶遇到饭吃饭》
诗歌相伴,青春永恒——读邱华栋主编、周瑟瑟选编《那些年我们读过的诗》
你,将在诗中隽永——读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永恒中,闪耀着天才无尽的诗意——读阿尔蒂尔·兰波《兰波作品全集》
第二辑 藉着精神的灯火
由其文而愈见其人——读陈建功《默默且当歌》
于荒凉的世上温暖地活着——读赵园《散文季节》
以大爱作底——读钱理群《活着的理由》
藉着精神的灯火——读王安忆《今夜星光灿烂》
沪上的光影流连——读王安忆《王安忆的上海》
低到了尘埃的姿态——读冯骥才《冯骥才的天津》
美好,并未离去——读冯骥才《感伤故事》
烟雨江南苏州慢——读车前子《苏州慢》
南人北地话泉城——读刘书龙编《民国济南风情》
一线更为广阔的天空——读沈从文《中国人的病》
见字如面——读汪曾祺《汪曾祺书信集》
在乌镇,邂逅木心——读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平淡虚无,人生若梦——读木心《素履之往》
散文之大,充实而有光辉——读穆涛《散文观察》
激情澎湃,热烈温煦——读张炜《从热烈到温煦》
第三辑 站在更高远处
站在更高远处——读罗曼·罗兰《死与变:罗曼·罗兰读书随笔》
生命的流动和内在的狂欢——读劳伦斯《劳伦斯散文》
诗人的尼采和哲学家的尼采——读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随笔:谁是谁的太阳》
虚无中的透彻,透彻中的虚无——读费尔南多·佩索阿《惶然录》
思想的锐度——读胡适《容忍与自由》
咖啡馆里的人生况味——读陈丹燕《咖啡苦不苦》
穿越心灵的爱尔兰文化之旅——读陈丹燕《我要游过大海》
在伦敦,他动了真情——读杨小洲《伦敦的书店》
爱,恒久穿越的力量——读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
闲笔消磨话大英——读陈平原《大英博物馆日记(外二种)》
历史文明与当代遭遇——读冯骥才《西欧思想游记》
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读冯骥才《天涯手记》
那缕文明的曙光——读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现世的平民巴黎——读扫舍《灰屋顶的巴黎》
批判现实的写作——读大江健三郎《定义集》
不同的视角——读村上春树《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读柳亚刀《琴瑟在御》
巴黎沉湎——读郑振铎《欧行日记》
且行 且歌 节选
《且行且歌/漫漫经典情丛书·文学卷》: 路漫漫其修远兮——读李山译注《楚辞》 要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诗经》之外,必读《楚辞》。《楚辞》以充沛的情感、婉转的曲调、宏大的篇幅、浪漫的气息,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全新的诗歌样式,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亦让身为读者的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学之美。 《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作,连同其作者屈原一起,被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大诗歌之出,必须俟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斯即屈子其人也。”“变《三百篇》之体而为长句,变短什而为长篇,于是感情之发表,更为婉转矣。此皆北方文学之所未有,而其端自屈子开之。然所以驱使想象而成此大文学者,实由其北方之肫挚的性格。此庄周等之所以仅为哲学家,而周、秦间大诗人,不能不独数屈子也。” 以上评价是中肯的。然而展读《离骚》,乃至《九歌》《天问》《九章》,扑面而来的却是满目的愁苦凄清,抑郁徘徊,百转千回不得舒展:“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显然是胸中难以遏制又无以释放的真情感、真情怀刹那间突破了语言的模式与束缚,以词句的反复堆叠和情感连绵不绝的爆发,开创了楚辞的全新样式。其中《天问》的情绪更是喷薄而出,一连铺排了170多个问句,制造出气象恢宏的惊人效果。其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更渲染出出其不意的艺术美感,字里行间无不寄托了作者自己的美好追求和高尚品格。“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彼时的他自言自语、自述自听,全然不会想到创新、突破,更不会想到这些情之所至、吟咏而出的篇章语句能够流传百世。诗歌于他,楚辞于他,只不过是其唯一可以抓住的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然而诗歌*终还是未能保全和留住他的生命,诗中“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以及“宁逝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这样的词句预示了他既定的命运,悲情、悲壮。 世道浑浊之下,一筹莫展、游移彷徨的他也曾问卦占卜,卦告:“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郁闷至极,他也曾动念远游,想要一走了之:“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然而故乡故土,始终被他记挂在心里,当神游途中忽然瞥见云下的故乡,瞬间又引起了他无限的眷恋与感伤:“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正如其郁郁的心结始终不得解开。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这些诗句表达了他的终身愿望,受到君主的信任、赏识是他毕生的追求,受君主冷落是他*不能忍受的事,以至于为此放弃了生命。在他的身上折射着忠于君主、修身治国的儒家思想,而《渔父》一文的对话却道出了儒道两家不同的思想脉络和道路选择,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却劝他:“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
且行 且歌 作者简介
陈艳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文化”系列丛书《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笺边琐记”系列丛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专访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面对面》和《与21位跨国企业销售总监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