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作者:本书组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01
开本: 24cm 页数: 779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21.5(4.9折) 定价  ¥2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版权信息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本书特色

《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 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并见证了数代学者的成长。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重视和专业研究的精深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面貌、走向、风格都有一定影响。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五卷本,精选自期刊成立初1979年到2017年40年间共100余篇优秀论文,这些论文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历史研究的学术发展,展现了我国近代史学人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做出的贡献。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内容简介

《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 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 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 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 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 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 《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 精益求精, 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并见证了数代学者的成长。本册为2001-2006年。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目录

第三卷目录 民国电影检查制度之滥觞 汪朝光(1) “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 吴义雄(20) 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 朱荫贵(45) 衰落期的炮舰与外交——“紫石英”号事件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 王建朗(64)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金冲及(93) 20世纪30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之比较 欧阳军喜(109) 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 左玉河(140) 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之关系 余新忠(160) 南京大屠杀是东京审判的编造么? 程兆奇(178) 太平军中的婚姻状况与两性关系探析 夏春涛(228) “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范式创新一例 刘 巍(256) 20世纪上半叶天津娼业结构述论 江 沛(310) 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 赵世瑜 孙 冰(338) 蒋介石的中日苏关系观与“制俄攘日”构想——兼论蒋汪分歧的一个重要侧面(1933—1934) 鹿锡俊(361) 清末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之互动关系——以张曾鰎与秋瑾案为例 李细珠(393) 梁启超论新民德与国民生计 李长莉(428) 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 章 清(461) 日本修改条约交涉与何如璋的条约认识 戴东阳(493)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张海鹏(523) 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郑师渠(547) 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王先明(577) 研究经济史的一些体会 吴承明(609) 抗战时期中共的减租减息政策与地权变动——对山东根据地莒南县的个案分析王友明(613) 知县与地方士绅的合作与冲突——以同治年间的广东省广宁县为例 邱 捷(642) 民国时期婚姻行为研究——以“五普”长表数据库为基础的分析 王跃生(670)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新解 王开玺(695) 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若干问题的再研究 闻黎明(704) 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 黄兴涛(728)
展开全部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作者简介

《近代史研究》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刊,创刊于1979年10月,初为季刊,1984年改为双月刊,到2010年末,已经连续出版180期。自创办以来,发表了大量代表学科前沿水平的优秀论文、评论、考证及争鸣文章,召开了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学术会议,对推动史学界的思想解放、整合中国近代史研究力量、拓展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术争鸣、培养新生力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学术风格,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在历次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评比中,均取得优秀成绩,1999年第一届评比获提名奖(二等奖),2001年第二届评比获一等奖,2005年第三届评比获优秀奖,2008年第四届评比获优秀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