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
>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
中国的民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套装共10册)
-
>
新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大字本)
新征程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34.3¥49.0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
¥21.4¥49.8国学经典巨著 (点校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8.9¥29.8近代鲁商人物传
¥27.5¥86.0新周期:逆全球化、智能浪潮与大流动时代
¥14.4¥48.0
中国政治制度史新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146584
- 条形码:9787201146584 ; 978-7-201-14658-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政治制度史新论 本书特色
探寻“古今治乱之由,长治久安之道”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国家治理现代化则赋予了这一主题以新的内涵。本书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政治制度史,以“性质—意识—制度体系—行为—发展”为分析框架来组织内容体系,剖析中国政治制度及其演变过程中的静态政治制度和动态政治行为,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借鉴意义,在分析框架、学科定位、内容体系、目的定位等方面实现了创新。
中国政治制度史新论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整体框架,补充了中国政治制度史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融理论前沿于实际教学中。立足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紧密联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前沿,将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场域中,并用国家治理框架来分析中国政治制度在中国社会治乱兴衰中的作用,从历史中寻找新形势下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启示。
中国政治制度史新论 目录
第二篇 政治意识
第三篇 政治体系
第四篇 政治行为
第五篇 政治发展
中国政治制度史新论 节选
何为道德政治化?张昭认为:“政治表象上道德化的目的是道德的政治化,前者是表后者是体,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二者皆通过历代大儒改造而完成。自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之后,从政治上讲解决了国家*高权力的更迭和归属问题,但这项制度本身却存在着正义之争,为以后君权之争埋下了隐患。君主为了证明自己获取君权和掌握君权的正当性,往往诉诸道德的论证。与此同时,这种道德政治化的论证并不能真正取代君权的争夺,而且道德也不为统治者所独占,每当统治集团昏庸腐败之时,道德的口号与力量就会成为起义者或者革命者的武器。但这些起义者一旦成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他们对待道德的立场和态度就会发生转化,为了让多数人服从自己的统治就会自我建构一套道德体系巩固和加强自己统治地位的正当性。因此,道德本身并不会自觉的转化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而是需要经过思想家的论证和统治者加以推广才能成为政治统治的一种‘术’或工具。”②“道德政治化的实现是从修身、齐家到治国三位一体的建构把道德的*终目的完全政治化。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本质是政治道德化,而后儒家思想才被一步步改变为道德政治化,在这里道德是作为政治的工具意义而被使用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与服从的政治秩序。*为突出和明显的例证就是‘孝’与‘忠’这两种品德的内涵及其关系的演变。孝由原来对祖宗、健在的父母的孝逐渐过渡和转移到了对君主的‘忠’,这也被称之为‘移孝作忠’……到秦王朝统一六国,再到董仲舒“三纲五常”理论与实践的确立,从此之后一直到清王朝的覆灭,仁义礼智信等其他的伦理道德规范全部转化为了作为政治‘统治术’的道德规范,对仁义礼智信的论证主要从维护政治等级秩序和政治统治的角度阐释的。董仲舒从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逻辑直接推导出来了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关系间的统治与服从也从属于‘天’……以此用一种统一的价值标准把个人、家庭与国家三个不同的领域统合,进而把三纲五常的秩序上升到了天的高度且神圣化。……君臣、父子、夫妻之间本来有着不同的主客体关系和应用范围,结果被董仲舒以及后世的思想家通过错误的逻辑推理和主观的类比而糅合在一起,其目的在于消解政治与道德间的矛盾与冲突,把君主作为天下之“共父”而让举国上下服从。汉代以后直至清代,儒术独尊的地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三纲五常的理论又被进一步神圣化和政治化。……把社会中的普遍道德关系直接上升为政治关系,其目的是:‘统治者把先秦儒家的道德进行了政治化的加工和处理,原本被设计为转化政治的道德却演化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道德评价和道德运作亦被纳入政治标准的严格制约之下,一场道德的政治化、世俗化运动由此开始’。……故历代统治者实施德政教化的*重要目的在于把人的心智和思想统一起来,并不是真正启迪民智和启蒙民众的品德和思想。”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道德关系是由中国古代社会权力私有这一根本特征决定的。换句话说,中国古代社会权力私有属性造成了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扭曲——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进一步,由于道德政治化,道德成为封建君主维护政治统治的工具,使得具有强烈私人属性的道德被纳入了国家治理这一公共领域之中,在国家治理体制中集中表现为政治统摄一切、强国家弱社会等表象。当然,中国古代这种异化的政治与道德关系还与“家国同构”现象有关。 概而言之,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整体上属于伦理政治时期,伦理道德性贯穿于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即使是与“德”相对的“法”,也与道德纠缠在一起,典型表现为“德主刑辅”“出礼入刑”“以礼人法”“礼法合一”等表述和实践。所谓礼法合一,主要是指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性相结合,礼为本,刑为用,礼高于法,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由于以礼人法,所以中国古代的法律规范(如果有的话)是一种差别化的行为规范,因人而异。由于政治与道德关系建基于封建私有制、权力私有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古代的政治与道德关系呈现出一种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的异化状态。这种异化状态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具体而言,作为政治统治工具的道德,其内容和作用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德行。重视君主的道德,君主的道德是王朝合法性的重要维度,君主的得道与失道往往是王朝更替的重要理由。第二,德政。亲民、爱民、行仁政是“德”的重要内容。第三,德化。道德逐步由君主扩展至社会大众(俗称的社会教化),对官僚道德的强调为历朝历代所重视。 ……
中国政治制度史新论 作者简介
翟军亮,男,1986年生,河南安阳人,管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公共行政学经典选读”等专业主干课程。多年来始终坚持多元价值整合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注重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相结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多项。发表CSSCI论文多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转载,多篇作为核心成果获得多项奖项。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9.3¥55.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烟与镜
烟与镜
¥24.0¥4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5¥39.8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佞幸-中国宦官与中国政治
¥41.6¥58 -
中国科举文化
¥21.8¥68 -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31.6¥68 -
温家宝谈教育
¥21.7¥69 -
寺院与官府-明清五台山的行政系统与地方社会
¥16.1¥37 -
皇帝治下的中国八品
¥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