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书人书事
¥30.5¥59.8夏目漱石回忆录
¥23.8¥36.0昨日书林:北平北平怀旧北平小掌故(精装)
¥21.8¥29.0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齐如山自述(14年新书,一版一次)
¥16.8¥48.0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24.7¥38.0
桃园书话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5717105
- 条形码:9787545717105 ; 978-7-5457-171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桃园书话 本书特色
我在太原二十多年,当地一般舞文弄墨者,我大都相识,但知道保平兄却很晚。 我南来厦门后,有一天突然收到保平兄寄的一册《桃园书情》,我很快就读完了,感觉他和我的读书趣味相近,他提到的那些书,我也多数读过并和他有大体相同的感受。后来我们见面聊天,才知他藏书极富且是旧书肆的常客。 南官旧书肆是太原一景。我在太原时,有那么几年几乎每周都要去。我辈虽没有赶上旧文人那种随时可从旧书肆得好书的时光,但前些年南宫旧书肆还是偶有奇货。原晋兄在此得过陈寅恪油印本《论再生缘》,我曾专门写文章谈过此事。我自己的旧书多数得自南官,有些地方文献后来送给了更需要的朋友。我有一年用极低的价格得到了一套三大册日本宏文学院教科书,鲁迅当年在日本就是用的这套同名教科书,里面有很多鲁迅早年知识来源的线索,我曾用它写过一两篇文章。前几年老友潘世圣来厦门看我,他是留日的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大曰语系主任,我把此书借他。近年来他关于鲁迅研究的文章几乎就离不开它了,可见原材料给学者的灵感是多么丰富。我在厦门教了几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搜集的课,有一节即是专门讲旧书肆和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其实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写文章多的那几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如陈子善、龚明德、谢其章、赵国忠、赵龙江等,他们的学术灵感也多是从旧书肆得来的。保平兄虽非此道中人,但他对书的热爱却和这些人一样,他的藏书也多来自旧书肆。保平兄不但藏书,更喜欢读书,他每读一册,都要写成书话,日积月累,又成一编《桃园书话》,令人佩服。近年写书话的人很多,保平兄的书话,我以为写得相当不错,有故事也有见识,他文笔清通,感情饱满。书话这种文体,近年虽有不少争议,但我以为选择这种文体的,都是聪明人,保平兄当然不例外。 中国文化悠久,现代铅印技术出现以前,文字流传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雕版在中国虽然出现很早,但相对成本也是极高的,技术条件常常影响文体变化。中国传统的文艺批评形式是诗话及评点,虽然与中国人思维有关,但与文字的技术条件也不无关系,中国诗话多简短,因技术条件不允许长篇大论。铅印使文字流传相对容易,文章也变得长而繁杂,西式论文成为学界主流,其实与铅印技术普及流行相关。保平兄文章多数简洁而有意味,深得中国诗话传统精髓,文体的选择其实能见出一个人的学术境界,写书话远比一般写散文要高明得多。散文因人显其重要,书话则因书的名声流传,只要那书好,书话就多少都会有些价值,而一般的散文,如作者非有绝大的名声,则极难获得后来的读者。选择书话是写作的正途,我期待保平兄能坚持下去。
桃园书话 内容简介
我本不甚会写文章,只是随缘读的书多了,便想把心里的话写出来。至于文章是否可读,写得怎样,我当时也就这样的见识与水平,还望读者见谅。唯愿今后能多读几册书,多写几行字……与爱读书的朋友共享读书的乐趣……
桃园书话 目录
《远古的纸草》都是风景
《往事点滴》亦见时代风云
行走在读书的旅途
地老天荒读书闲
众名家书写《香港人和事》
沈昌文八十之年溯往事
品味大家的“藏书”之乐
徜徉在“书话”的丛林中
走进孙郁的文字世界
读书带来许多的快乐
“书忆”伤感而痛苦的往事
朱小棣隔海得闲话闲书
新年翻书“话三分”
《纸墨飘香》说“聂诗”
趣读戈革《渣轩小辑》
汪家明《难忘的书与插图》
老报人怀叙《朝花》往事
“书香”香人三十年
……
桃园书话 节选
《桃园书话》: 世间识字人,都会或多或少读几《桃园书话》,书之来路不外两途,借书读或买书读,与借书者相比,买书者自然别有怀抱,买书既多,珍爱之,宝藏之,渐成爱书之人。藏书是读书人尤其是爱书人的癖好,此种癖好自古及今褒贬不一,但仍代不乏人。早在战国时代,“惠子多方,其书五车”,书虽日“五车”,但多为竹简之书,与后世藏书家动辄千卷万册不可同日而语。与惠子同时代的苏秦也是藏书多的一位名人,从他“悬梁刺股”的画面,后人可看到其苦读的情景。他逐一披览所藏之书,乃至“天下大事,如在掌中”,进而以“合纵”之术成就了一番相业,成为*早实践“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人。陆游在山阴居家所建之“书巢”更是藏书史上的美谈:“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陆游同乡鲁迅也一生嗜好购藏书籍,从他日记所附书账可知他购书的大概,有人做过统计,鲁迅平生所藏书籍达一万六千五百多册,可谓坐拥书城了。 古今中外皆有好书之人,其藏书之情,藏书之多,令人心服。书香一脉,代代相传,时至今日,依旧有许多读书人痴迷于书,络绎不绝于买书、藏书之途。更有不少爱书人握笔为文,记下他们爱书、恋书、迷书的读书经历,与书相知、相交、相伴的感人故事。新星出版社《藏书记》汇集中外名家谈论藏书的随笔三十篇,让读者一书在握,就能走进他们“何以对藏书如此痴迷”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藏书的喜怒哀乐。“编辑手记”充满情感地想象了藏书者的幸福:“得到一本梦寐以求的书籍之后,轻轻摩挲书的封面,该是怎样的一种幸福?随手自收藏的书架上抽出一本自己*爱的藏书,又是一种怎样的幸福?”这是爱书人独有的幸福,你有过吗?相信你和我一样有过,写这篇文章的现在,我刚摩挲了新买回的毛边本《金岳霖回忆录》。 翻开《藏书记》书页,顿觉书香扑鼻,神清气爽,使人俗气逃遁。《我的藏书》《爱书须成癖》《关于藏书》《藏书家的心事》《藏书忧》《梦里梦外尽是书》《家有藏书》……一个个美妙的篇名逗引得人心痒、手痒,急切地想知晓隐没在字里行间的藏书故事。叶灵凤文章作得好,亦以藏书多名世,其随笔集《读书随笔》是他一生爱书的硕果之一,书中名言佳句甚多,摘与藏书有关的几段共赏:“读书是一件乐事,藏书更是一件乐事。但这种乐趣不是人人可以获得,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拈来即是的。”“真正的爱书家和藏书家,他必定是一个在广阔人生道上尝遍了哀乐,而后才走入这种狭隘的嗜好以求慰藉的人。”“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旦夕之间便坐拥百城,那更是书的敌人了。” 叶灵凤*懂爱书人的甘苦,更能想到自己“每一册书购买时的情形,购买时艰难的情形”。他在文中提及吉辛“为了精神上的食粮,怎样在和物质生活斗争”。吉辛是那位写《四季随笔》的英国作家,他在《我的藏书》中说:“只要把我的鼻尖放在书页之间,我便会记忆起各种往事。”刻骨铭心的往事之一是购买罗马抒情诗人蒂布拉斯的传记:吉辛在旧书摊看到《蒂布拉斯传》后,用手指在衣袋内数着铜币,而眼睛盯着书摊,两种欲望在心中较量。他*后用自己全部的钱——六便士买下了这《桃园书话》带回了家。中午,他一面吃着早餐剩下的牛油面包,一面用贪婪的眼睛盯着书页。爱书人恐怕都有过吉辛这样的经历吧。由此我忆起了自己买**套书《史记》的情景。插队那年,几次进出柴村新华书店,在衣袋里捏着父母给的十元,这是一个月的伙食费啊,欣羡地望着架上的《史记》,*终还是经不住诱惑,用十元一角买回了《史记》。至今这套书都摆在了书架的显眼处,因为它曾承载着自己青春年少时的读书梦想。 ……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8.7¥3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21.6¥48.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5¥39.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0.1¥45.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