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越是我故乡

作者:王征宇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6.7(6.7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越是我故乡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957681
  • 条形码:9787533957681 ; 978-7-5339-5768-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越是我故乡 本书特色

这本《越是我故乡》无论描写、考释、议论,作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家乡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作背景。广泛深入地发掘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习俗、文化心理及个人的命运轨迹,着力刻画绍兴人坚韧厚重的性格与灵魂,作者不满足于江南散文如歌的精致,尝试从狭小的越地空间出发,尽可能地开拓出区域文学的**意识与情怀。像《仰慕范蠡》、《永和九年的兰亭》、《越国敦煌石弥勒》以及《绍兴的气质很南宋》等篇目,就都反映了她对故土的这种寻根意识和皈依姿态。

越是我故乡 内容简介

  绍兴,山清水秀,水润物美,曾是秀丽江南和吴越文化的中心。绍兴也是一座中国古代为包容的移民城市和人口素质优良的城市之一。《越是我故乡》作者试以大历史文化散文为载体,以独特的视角和清新俊朗的笔调为你打开原住居民笔下的绍兴历史过往和文化内涵。全文分8章55篇,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地为你解读绍兴和她一脉相传的越地文化。

越是我故乡 目录

几枚花生芽引出的序——写在王征宇《越是我故乡》出版之际
**章 古越王气
四千年的守望
越国都城今安在
古越剑神
当世皆称越女剑
仰慕范蠡
越王峥上,远去的鼓角铮鸣
越歌三章

第二章 秦汉遗风
两千二百年前的那次登临
被膜拜了两千年的青春
在水街壹号拜谒马臻
柯亭有奇竹

第三章 魏晋风度
酒乡深处忆两阮
永和九年的兰亭
东晋一哥的东山再起
从咏絮之才到林下之风
从雪夜访戴到摔琴而亡
东晋爱情故事
择一地终老。遇一人白首

第四章 唐宋诗路
绮丽逶迤山阴道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
惊艳千年的若耶溪
云门寺与《兰亭集序》
越国敦煌石弥勒
少小离家老大回
从投醪河到钱王祠前
处江湖之远的清白泉
如冰似玉越青瓷

第五章 南宋故都
绍兴的气质很南宋
苍松之下的王朝背影
陆游:一生的无奈与执着
南宋状元眼里的越中山水

第六章 明清文脉
阳明之心,光耀故土
一根狂野生长的青藤
张岱在夜航船上
高洁天成一剪梅
纷说绍兴历代书院
天下师爷数绍兴
腊梅盛开的绍兴老台门
斯时斯人斯宅
穗康钱庄
余音缭绕古戏台

第七章 水之魂魄
运河岸边我长大
我家门前有座桥
镜湖俯仰两青天
白玉长堤古纤道
残山剩水越石宕
三江闸:曾惊世界殊
水乡精灵乌篷船

第八章 四季越味
明前日铸茶
清明螺,抵只鹅
笋煮干菜
杨梅红时江南雨
秋遇香榧
醉生梦死与齿颊留香
绍兴黄酒的六种滋味
我以我的方式为你打开绍兴(代后记)
展开全部

越是我故乡 节选

《越是我故乡》:  四千年的守望  四千年岁月,时空漫漫;四千年守望,故国家园。  我家的南阳台正对着蜿蜒起伏的会稽山群峰,远眺可见烟雾缭绕之香炉峰,亦可见巍巍耸立之大禹像。每当晴日,金色阳光普照大地,我的目力所及,能清晰望见那大禹手持木耜,脚踏石舟,力撼四方。大禹的右手推向前方,似乎要以洪荒之力鼓动千军万马。  这座坐南朝北的大禹铜像高二十一米,建于二十一世纪初。每每见大禹迎风而立的样子,心中总是无限感慨,正是大禹这样的神力庇护。绍兴,这座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才会如此长久地风调雨顺。  一  大禹,轩辕黄帝的后人,史书记载是夏朝的开国君王,因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帝位。  曾经非常不解:治理黄河的大禹为何会归葬在长江流域的绍兴?而后查找了史料,理解了禅让继位的大禹自有一番雄图壮志。走南闯北的禹,既然建立了夏,目光一定会延伸至长江甚至比长江更南的地方。  禹看好会稽,一定是会稽这个地方深深吸引了他。他在这里娶妻涂山氏;完成治水大业后,又到处巡视,在茅山上给治水功臣计功,同时会盟诸侯。后来,茅山就称为会稽山。  以今天的眼光看,禹的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从此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首创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中国从此有了国家、王朝和朝廷。  如此,会稽山乃成为中国神山。  司马迁在《史记》中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日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吴越春秋》也记载,大禹“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禹和会稽是有缘的,他的足迹遍布会稽的角角落落,从宛委山得金简玉书,始得治水方略,从遗失鞋子的“夏履桥”到斩首防风氏的“型塘”,从挑“息壤”遗落而成东、西担山,禹的踪迹在绍兴无处不在。  禹崩,立下遗嘱归葬会稽山下,四千年前的蛮荒之地就因禹而得名号“会稽”,并从此名震天下。而禹陵的存在,更让会稽山成为中国古代的五镇名山而亘古流长。  及至春秋战国,越国子民作为大禹的后代生生不息。无余是**代越王,史传他是禹的子孙少康的庶子。越国当时归属于九州之一的扬州。当代有史学家曾质疑,越王勾践为成为春秋霸主,有意拉近黄河系的禹,使之成为越的祖先。然后,也有史学家认为既有华夏王朝,禹又钟情于会稽,留下直系后裔繁衍世代,既是情理之中,也是顺天而为。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于是就有了秦始皇登临秦望山、留下李斯碑的光辉历史。始皇祭禹。旨在对这座出了一王一霸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致敬。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司马迁上会稽,探禹穴,言称大禹陵寝就在今“大禹陵碑亭”之下。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开始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  明清两朝的祭禹仪式和制度*为完备,祭禹典礼也*为隆重,明清两朝大祭禹陵各达二十多次。清代康熙、乾隆都曾亲临绍兴祭禹。  而当今,从1995年起的每年一次公祭大禹活动,隆重且从未间断。  我们今天见到的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自南朝起修筑,至明代、清代大修,为宫殿式建筑,又不失江南民间建筑风格.庄重而大气。  禹陵碑亭内立有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石碑,每每见这三个字,总觉得写得异常道劲有力。  二  因为住在近旁,闲暇时就在附近走走看看。那一天迎着阵阵浑厚的撞钟声,走进位于大禹陵边上的禹陵村,这应该是先前很不起眼的一个小村庄,如果不是因为旅游开发,多少年来它都异常安静地湮没在大禹的光辉之下。  去了,不承想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那是一个为大禹默默守护了四千年的古村落,近来被历史学家称为“天下**守陵村”。  四千年岁月,时空漫漫;四千年守望,故国家园。  这个古村落依山傍水,远看就像蜷伏在会稽山脚下的一条神犬:近看,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有小桥,有流水,有石巷,更有那烟雨江南才有的道道屋漏痕。  两旁的村居大多临河而建,走在光滑似玉的青石板铺就的路上,随手推开那被岁月熏得发黑的门窗,依稀时光流转,仿佛闻到了来自远古的气息。  2006年重建的新禹陵村被一条小河分成两个部分,五座石桥连接着一河两岸。村里有戏台,有乌篷小舟,有茶吧,有饭馆,游客置身其中,感受着青竹流翠、梅树吐芳、石径通幽,雨巷在这里悠远延伸。  村里人大部分姓姒,正是大禹的嫡系后代,据传自禹的七世孙开始守陵,至今已经是第143、144代了。我查了一下资料,姓姒的人全国不足两千人,而绍兴的禹陵村目前还有四十户姒姓人家。  四千年来,这些人家就是以守陵为职业,世代务农。无论天灾人祸.无论朝代兴衰更替,他们所做的就是始终如一地守护着他们的祖先。据介绍,他们每天早上的**件事就是祭祖,无论刮风下雨都向着禹陵叩首祭拜,而每年的六月初六是禹王的生日,他们都会在这天举行大祭。  ……

越是我故乡 作者简介

  王征宇,浙江绍兴人,高级经济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文学专著《印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