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4-08-01
开本: 26cm 页数: 359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1.6(7.2折) 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377840
  • 条形码:9787561377840 ; 978-7-5613-778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 本书特色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编委会编著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发展史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学院各个发展阶段的院(系)务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我们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学院发展历史,总结办院经验,保存学院史料,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 内容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学院各个发展阶段的院(系)务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我们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学院发展历史,总结办院经验,保存学院史料,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 目录

**章 艰辛初创与摸索前行(1944-1955年)

第二章 奠定基础与厚积薄发(1956-1966年)
**节 系科发展
第二节 政治活动
第三节 教学工作
第四节 科研工作
第五节 学术交流

第三章 动荡多变与顽强坚守(1966-1976年)
**节 “文革”初期的地理系(1966-1968年)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地理系(1968-1972年)
第三节 “文革”后期的地理系(1972-1976年)

第四章 整顿完善与恢复重建(1977-1988年)
**节 系科发展
第二节 政治活动
第三节 教学改革
第四节 研究生教育
第五节 科学研究
第六节 学术交流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1989-1995年)
**节 系务管理
第二节 教学工作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科研工作
第五节 学术交流
第六节 系办产业

第六章 科学规划与快速发展(1996-2008年)
**节 院务管理
第二节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
第四节 教学改革
第五节 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第六节 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

第七章 顶层设计与内涵发展(2009-2014年)
**节 院务管理
第二节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
第四节 逐步深化教学改革
第五节 研究生教育稳健推进
第六节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稳步发展
第七节 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

附1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著名教授
附2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历任班子成员名单
附3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教师名单
附4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辅导员名单
附5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附6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奖获汇总
附7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教师主要著作(含教材)汇总
附8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科研项目汇总
附9 旅游与环境学院实验仪器设备汇总
附10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系)学生社团
附11 陕西省地理学会
后记
展开全部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 节选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发展史(1944-2014)》:  (二)具体措施  根据已有研究基础,结合国际学科研究前沿方向,以学术团队建设为核心,按照“项目带动科研,服务促进科研”的“双轮驱动”模式,坚持特色发展方向,巩固已有的研究优势,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提高科研国际化水平,力争形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研究领域,国际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团队建设。“十二五”期间,应大力从国内外知名大学引进人才,补充学术队伍,提升学科研究水平。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旗帜性人才,利用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校工作。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力争做到“为我所用,有所作为”。  2.凝练重点发展领域及主攻方向。根据学院科研基础,重点研究领域为自然地理、旅游管理。“十二五”期间的主攻科研方向为:古洪水与全球变化研究、自然灾害机理及预防对策研究、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建设研究、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及其演进规律研究、旅游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此同时,积极投身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结合实践课题,力争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开发、3S技术集成地理过程研究、环境过程及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机理及工程防治等领域争取更多横向项目,取得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3.实施学术范式和科研方法创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探索建设人文、环境、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平台,开展多学科集成研究,将地理学科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策源地。参照国内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尝试建设“秦巴山地地理综合集成研究实验站”,开展长期的定位观测和多技术集成研究,认识多因素、多时空尺度地理现象的发生、演替及效应规律,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服务。争取加入国家资源、环境研究e-Science发展计划,探索基于旅游信息科学的旅游研究e-Science发展框架,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奠定基础,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带动,增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争取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并将国际交流从学术研讨向项目合作、联合研究方向推进,提高研究水平。  4.进一步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采用鼓动宣传、专家指导、经验交流、科研奖励等方法,进一步调动学院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在学院内部形成“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力争在国家基金申请工作上,取得更大成绩。采用征集课题、招标申报等方式,增强老教师.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联系。注重培养中青年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科研申报水平和质量。提倡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在课题申报中的作用,将长期存在的项目申报“单兵作战”方式转换成“集团作战”方式。  本着“高水平,品牌化”的思路继续办好“经纬论坛”学术交流平台,推进教师科研年度报告制度,促进学术交流的常规化。制定和完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学术交流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加强与国外高校与学术机构的联系,推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国际化。  5.做好“211”项目的结项和新项目申报工作。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