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葆全集 文集 上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8132907
- 条形码:9787218132907 ; 978-7-218-13290-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陈君葆全集 文集 上下册 本书特色
《陈君葆全集•文集》是香港著名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陈君葆先生全集中的一种,收录了陈君葆先生见诸报纸、杂志、手稿及其他一些载体的文章。内容大致按主题分为时评、北游纪实、十载观成散记、谈艺论学、友朋忆旧、琐谈杂感六篇,每篇内再以编年体形式编排,时间跨越20世纪40至60年代。文章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陈君葆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抗战期间的时政文章;二是杂谈他对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看法的内容;三是抒发他对往事、故人、生活缅怀与感触的作品;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邀到内地参观考察的游记。文集对了解陈君葆先生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热忱有重要帮助,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陈君葆全集 文集 上下册 内容简介
陈君葆先生是香港著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家,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与当时到香港的中国政要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有广泛的接触和密切的交往,新中国成立后,与内地文化名人来往频密,对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做出过较大的贡献。
《陈君葆全集•文集》为陈君葆先生的文章汇集,主要为时评、北游纪实、十载观成散记、谈艺论学、友朋忆旧、琐谈杂等内容,时间集中在20世纪40—60年代。文集收录陈君葆先生的文章较全,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他作为学人的风采。《文集》不仅能够使读者从陈君葆先生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论述中国问题等文章中读出他爱国爱乡、追求进步的情怀,同时为读者认识和了解当时的人物、史事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陈君葆全集 文集 上下册 目录
甲篇时评
日本的南进侵略
苦闷的法国
莫洛托夫出席三藩市会议
三藩市会议前之三国会谈
论波兰问题
第二次三头会议
的里雅斯德问题之纠纷
战后欧洲局面
歧路中之欧洲
——民主主义乎?共产主义乎?
安全机构与印度独立
日本土决战战略观
三巨头会议与三国军事同盟
达达尼尔问题与英苏关系
波兰终投入苏联的怀抱
三头会议之诸议题
宋子文赴苏使命的观测
俞鸿钧论渝通货膨胀
佛朗哥政权与苏联
西姆拉会议的失败
英国工党掌政与对日作战
三头会议与东亚问题
英国工党掌政以后
波茨坦会议两宣言
《新生日报》发刊词
“岁聿云暮”
英苏之间
美苏之间
侮辱女性
史太林对邱吉尔的反驳
安全理事会**个难题
苏联退出安理会
英访印代表团的使命
先党后国抑先国后党
谈谈战后教育方针
——答粤教厅长姚宝猷先生
罢教
黑市
中国的当前问题
欧洲局面的展望
民主政治在今日
美国的罢工风潮
“联合国周”在香港
邱吉尔与史太林
克利浦斯夫人访华
对目前时局应有的认识
越南独立战争之我见
到和平之路
对于和平的信念
拥护和平运动
我们要加强对和平的信念
平安年
对我国热核爆成功发表谈话
对我国进行第二次原子弹试爆成功发表谈话
FOREWORD
乙篇北游纪实
引言
出发之前
在剑门船上
在广州
北行前夕的快乐家宴
车过粤北引起的思忆
到汉口
在风景优美的武大作客
武大的学习新风
参观中国*早的图书馆
依依别武汉
穿越华北大平原
北京**天
家庭温暖在北京
参观了协和医院
从青年新思想看时代
参观古旧的文化
古城添新颜
京华访故旧
思想动态与生活在北京
畅谈保家卫国的意义
中国是“尚德”的民族
彭泽民先生一席话
访沈钧儒院长想到的
北京的水果与三轮车
北京人的俭朴生活
颐和园属于人民了
居庸关八达岭之游
游长城路上所见
登“极目危峦望八荒”的长城
由长城砖想到文物保护
离开北京之际
在天津
参观华北造纸公司
政府关怀工人福利
天津工业新姿
津济青道中观艳丽晚霞
在青岛的**天
从工业发展上看青岛
景色秀丽文物丰的青岛
从文物展中看透帝国主义野心
参观了山东大学
山大同学的参军热情
大学生参加治淮工程
山东大学几个特点
济南
山东古管会巡礼
参观齐鲁大学
与齐鲁大学同学在一起
游充满诗情画意的大明湖
趵突泉惹人留恋
抵“龙蟠虎踞”的南京
在史处长的宴席上欢谈
南京在转变中
登钟山谒中山陵
从南京博物院看我国灿烂文化
参观唐代的文物
参观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
南京的工人文化宫
沪宁路上琐忆
到了新生的上海了
下榻上海摩天大厦
参观鲁迅故居与复旦大学
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儿童活泼可爱
谒见宋庆龄副主席
旅途中的一个波折
上海医生的新风尚
从医院看到社会转变
与上海话别时的印象
廿年重到西湖路
杭州丝织业一瞥
参观浙大与浙江图书馆
游灵隐寺登北高峰
浙江省麻纺织厂
从苏织厂看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在吴市长宴席上谈拱宸工业区印象
西湖
游龙井与虎跑泉
夜游三潭印月
别杭州
浙赣路上书所见
火车上的良好服务
倚湘江望南岳
又回到广州来了
广州访故知
参观中大图书馆
中大有优良的传统
在罗秘书长的宴席上笑谈谣言
踏出了南天门
祖国的可爱
回到香港来以后
丙篇十载观成散记
北京在飞跃中
从天安门说起
新北京的建设
十年间的转变
看工业交通展览
新北京的工业
十三陵水库
在出都时的车中
赴洛途中
渡黄河过郑州
“洛阳城里春光好”
历史上的洛阳
旧洛阳已成过去
新洛阳在兴建中
洛阳**拖拉机厂
矿山机厂和轴承厂
工业城市的洛阳
伊阙与关林
看龙门石刻
万佛洞佛像雄伟多姿
休道秦关百二重
在关陕道中
登慈恩寺雁塔
西安的交通大学
十年增长七十倍
骊山与华清池
痛恨美国盗我国宝
——参观西安博物馆有感
月夜过秦岭
灌县都江堰
红光公社及其他
住重庆的五日
丁篇谈艺论学
汉译《伊斯兰真义》序
口号与民族革命战争的文学
有关中国文化与新文字演词
水云楼随笔
猴子的悲哀
——水云楼随笔之七
对教育的讽刺
《教育周刊》编后话
《教育周刊》编后记
关于八人画展
关于艺术的一个观点
关于中国图书的播迁
观曾幼荷女史国画后记
鲁迅与现阶段的文艺
从历史角度看艺术
《一九五○年人民年鉴》序
值得推荐的《不要离开我》
果戈里的名著改编
关于李郑屋村古墓的发现的一些论据
《阖第光临》的讽刺性
新出版的《韬奋文集》
关于降头术
读画偶笔
写在一个画展之前
伍步云先生的画展
木版水印画展览观后
从影展看家乡新貌
漫谈书画展览
中国图书展览会漫记数则
看春节书画展
潮剧观后感
十人画展中的合作画
李可染的山水画
我与《乡土》
——借诗献礼
瓶花灯下观书画
《关汉卿》在香港
——为华革会戏剧组演出《关汉卿》而写
喜看八人画展
记“冷月栖篁”盘
喜看中国油画展
还乡记
——石岐华侨大厦落成观礼后作
看了**个儿童画展
——在香港是首开纪录
“四人画展”观后记
——为任真汉、李汛萍、陆无涯、郑家镇四人国画联展
而写
看名人书法文玩展
谈“小说”
关于龚自珍、谭嗣同
“塞些事乎庐”之类
文字缘同骨肉深
就一些诗句谈起
诗话台湾
几首诗
《礼蓉招桂龛缀语》发刊序
读《假若胡适也看看东北》后
谈谢松山先生的《血海》
也谈谈《赤雅轩忆语》
从读《窥园留草》看台湾
台湾原是个好地方
——从读《窥园留草》看台湾之二
《夜店》演出及其他
——写在华革赈灾义演之前
民族主义与爱国
努塞北论阿拉伯民族主义
戊篇友朋忆旧
胡适与线装书
前进底思想与思想的前进
——纪念蔡元培先生
伟大的呆子
纪念鲁迅先生
一个先驱的拉运领导者
——纪念冯裕芳先生
悼念冯裕芳先生
关于龚自珍
十六个年头过去了
——为纪念邹韬奋先生而写
柳亚子先生的六封旧札
悼念郑振铎先生
悼念马季明先生
李淑一访问记
柳亚子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
冯春航与柳亚子
梅兰芳在香港时
——追记在港大中文学会欢迎会上的梅兰芳先生
异乎寻常的人物
——记陈嘉庚先生给我的印象
倾家兴学的陈嘉庚先生
——为悼念爱国老人陈嘉庚先生而写
《生春堂集》著者陈少苏先生
在南洋发达的陆祐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悼冯玉祥先生
柳亚子与南社
黎萱与《桃花扇》
从萧红想到东北
我所认识的何永佶
文章话故知
“数风流人物”
迟暮的感觉
“这里是南边”
圣诞节的回忆
己篇琐谈杂感
证明书
青年节感言
从“双十”说到辫子
保卫中国同盟三年来工作报告
不谈政治
扩大“新”的领域
开端语
——从学潮说起
“师道”
从增加学费说起
罪言打破因袭的教学
——为持恒函授学校写
中国婚姻的故事
“五四”的革命传统
日本投降三周年感想
三十七度的国庆日
我的中学时代的回忆
动机
一九四九年的展望
谈所谓法统
祝拥护和平大会的成功
我们谈谈海吧!
纪念“五四”在今天
历史不是一个人做成的
谈香港的革新运动
全国文工大会开幕了
开学时的话
又一次国际正义的伸张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作
一年来的香港教育界
目前拉运的几个问题
伟大的新的一年
参加广东**届人代会后书感
假使鲁迅先生今天仍活着
在广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讲话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香港华人革新协会第四届委员就职典礼暨会员联欢晚会代
祝词
一九五四年带来的希望
新年献辞
欢欣鼓舞祝国庆
一九五五年与我们的任务
在华革会盛大欢迎会上陈君葆讲祖国实情
“五四”在广州
“五二四”事件为何会爆发
抗议港英递解杜伯奎出境讲话稿
雷州半岛西北的安铺镇
南三联岛之行
也是一次“炉边谈话”
四十年的回忆
——写于“五四”运动四十周年
谈谈鸭馄饨
“木棉花开山雨积”的时候
香港*高的一棵树
我的回忆中的新加坡
再谈回忆中的新加坡
马来半岛与新加坡
陈君葆强烈谴责印尼当局阻挠华侨回国
盆栽外语
——记盆栽展览中的几张书画品
洛阳敬事街小学参观记
谈新年希望
辛亥革命纪念的意义
海边小语
下三峡琐记
看《小星泪》
一些回忆,一点印证
——写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
三十年的回顾
图书馆事业与香港
谈校名
病
诺尔曼之死
迫害
重话“九一八”旧事
——萧斋散记
柴门外的流水
“春节”琐语
“元夜”时的“乡思”
“梅兰菊竹”而外
谈“分”与“合”
展开全部
陈君葆全集 文集 上下册 作者简介
刘秀莲 谢荣滚 主编
刘秀莲,中山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已出版《风云激荡•传奇人生》《百年香山•城市日记》《百年中山•经济与民生》等专著,主编“中山文史”系列丛书《烽火记忆》《文脉相承》《伟人垂范》《抚今追昔》等文史类著作,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经济、金融、人口、法律、文化等学科论文130多篇。;
谢荣滚,1990年起负责主编香港知名人士、教育家、作家、诗人陈君葆先生的遗著,已付梓出版的有《水云楼诗草》《陈君葆书信集》《陈君葆日记全集》《赤子情深•陈君葆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