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签名本)
-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
>
(精)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花口本)
-
>
日本墨绘
-
>
(精)中国人的称呼(签名钤印本)
-
>
枫泾史话
-
>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44838
- 条形码:9787520344838 ; 978-7-5203-448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由于历史的原因,深港地名文化又有不同。深港的地名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有华夏主体,又有岭南特质;既是多元的,又有独树一帜的改革创新文化,甚至还有西域文化的熏染。对深港两地的地名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深入挖掘两地的人文历史内涵,促进两地的文化建设和深港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港人的人心回归和文化认同。在当今深港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本书还可以为解决粤港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提供一个基于地名文化的宣传视角。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地理的反映,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联合国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港的地名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有华夏主体(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岭南特质;既是多元的,又有独树一帜的改革创新文化,甚至西域文化的熏染。本书全面系统研究深港地名共性特征、地域特色,并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分析深港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机制,考察深港地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名规范化的建议,考论部分深港地名的由来及演变,以期对弘扬岭南地域文化和创新文化、保护深港两地的地名文化遗产、开发两地的地名资源有所裨益,并为两地的地名规范化工作提供参考。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目录
**节 地名和地名文化
一 什么是地名
二 地名蕴含历史文化
三 改地名的得与失
第二节 地名学
一 什么是地名学
二 有关深港地名的研究
第二章 深港地名概况
**节 深港概况
一 深港的地理概况
二 深港的历史沿革
三 深港地区的原住民及其方言
第二节 深港地名的命名和分类
一 深港地名的管理分类
二 深港地名的词语结构分类
三 深港地名的通名分类
四 深港地名的专名分类
第三章 深港地名文化的异同
**节 深港地名所反映的相同地域文化
一 古越族地名及其文化
二 广府地名及其文化
三 客家地名及其文化
四 福佬地名及其文化
第二节 深港地名文化的不同之处I
一 深圳地名所体现的改革创新文化
二 香港地名所体现的殖民文化和西方文化
第四章 深港地名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
**节 原住族群和移民与深港地名的文化景观分布
一 深港地名的民系结构和层次
二 移民和深港地区地名文化景观的分布
第二节 湿热的气候、复杂的地形与深港地名的形成
一 湿热气候与深港地名
二 复杂地形与深港地名
第三节 行政干预与文化殖民对深港地名的影响
一 行政干预对深港地名文化的影响
二 文化殖民对深港地名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语言的使用规律和认知规律对深港地名的影响
一 语言文字与地名
二 语言的使用规律和认知规律对深港地名的影响
第五章 深港地名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与保护
**节 深圳地名存在的问题
一 重名问题
二 一地多名或名不副实问题
三 同音近音问题
四 地名缺乏特点,不具识别性
五 地名标牌语言混乱及缺失问题
第二节 香港地名存在的问题
一 重名问题
二 地多名
三 记录偏误
……
第六章 深港部分地名由来考略
附录一 深港地区地名通名特色用字一览
附录二 地名录
附录三 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草案
参考文献
后记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节选
《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二 深港地名的文化遗产保护 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名,其更是蕴含了大量的历史、地理、民俗、物产、文化等信息。作为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深圳和香港,同时也面临着地名文化的保护问题。 (一)消失地名的抢救 随着深圳和香港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名也随之不用或消失。例如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前总面积的80%以上为农村地区,但是现在大多变成城市的街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古聚落地名消失了。没有历史的城市是一个没有根的城市,这些老地名是深圳历史的一部分,对于这些承载历史信息的老地名的抢救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深入查阅各种历史文献和地方史料,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居民等多种手段,搜集那些已经消失或是正在消失的地名。 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包括地名文化遗产的分类调查与评估、地名文化遗产的鉴定标准体系、地名文化遗产的评价与记录、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利用、地名文化遗产的传播艺术模式、地名文化遗产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地名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等。民政部门应当建立专门的地名文化遗产搜集和保护机制,贯彻《“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专家,对深圳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具有文化意义的老地名进行搜集、记录、整理和研究,形成相关的资料,进而保护深圳大地上的这一历史。 (二)现有地名文化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对现有的地名文化进行保护,可以走访居民,了解现存“老地名”背后的故事,继承并弘扬深港老地名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由此增强市民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现有地名也应尽早留存,建立现有地名的数据库和查询系统,其前提是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调查和整理。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老地名保护的细则和指引。深圳在保护老地名方面已经展开了积极的工作,公布了《深圳自然村落名录》,制定了《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针对老地名保护做出规划,梳理出需要重点保护的全市91处老地名,制定了保护对策,加强了对老地名的派生利用,将老地名作为道路、公共建筑等的名称,使得老地名保持了生命力。在地名文化保护方面,欧洲一些国家开展得较早,比如北欧的不少国家都将地名文化遗产列为本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地名文化宣传、保护活动。其中,瑞典一直在进行“优秀地名保护活动”,对历史地名和古迹地名进行登记、公布、宣传和保护,积极参与全球性的地名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活动。欧洲国家地名文化保护的经验,值得深港相关部门学习、借鉴。 对于老地名文化的保护,我们可以将新地名的命名和老地名的抢救与保护结合起来。例如,南山区的“田厦村”消失了,但是在原址建立的社区取名为“田厦·翡翠明珠”,写字楼取名为“田厦国际”;宝安松岗的“东方村”消失了,但道路名“东方大道”保护了这一村落名称。我们可以通过新建的道路名、社区名、公交站名、楼宇名等多种方式,将新地名的命名和老地名的保护相结合。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该地的历史、文化、地理信息,并且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而不是将新地名的命名做简单化的处理。 ……
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港地名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卞仁海,语言学专业博士,供职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从事汉语言文字学、语言文化学和避讳学的教学与研究。迄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五部,参编教材三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六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项;获得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3.4¥42.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9.7¥4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21.6¥4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3¥39.8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
¥23.1¥49 -
大美可追:余秋雨的文化美学(九品)
¥18.9¥56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23.8¥58 -
新书--常见别字辨析手册(精装)
¥14.2¥38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8.8¥39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