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作者:杨红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8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1.3(7.2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40182
  • 条形码:9787520340182 ; 978-7-5203-401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同时要求复兴本土文化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在复兴本土文化的潮流之中,以”寻根文学”思潮为代表的中国文学的“文化寻根”现象出现。针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在中国文学“文化寻根”现象乃至中国文学中缺失的现状,本书专门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发生的语境与发展轨迹,并以西藏新小说藏族作家的文学书写、大凉山彝族现代诗歌群、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志写作现象作为个案,阐述“文化寻根”的不同内涵表达与艺术形式探索,以此彰显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之于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目录

导论
一 中国文学“文化寻根”的出场
二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研究的缘起
三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概念
二 当代少数民族保障制度的建构
三 “少数民族文学”的发生
四 国家认同与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五 民族认同与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一 文化热的兴起
二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三 文化书写初现端倪
四 “寻根文学”思潮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五 形式主义倡导下的艺术探索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一 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二 后殖民主义与“文化寻根
三 民族历史的建构
四 多元文化语境的现代性反思
五 民族性与人类性契合的追求
六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双重话语表述

第四章 “西藏新小说”与藏族作家的文学书写
一 “西藏新小说”的兴起与界定
二 “西藏新小说”与《西藏文学》
三 “西藏新小说”藏族作家文学书写的本土化追求
四 “西藏新小说”藏族作家文学书写的现代主义追求

第五章 大凉山彝族现代诗群的文化想象
一 凉山彝族的文化生态
二 新时期四川民间诗歌运动
三 文化回归的渴盼
四 文化焦虑的表达
五 文化重构的追求

第六章 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志写作
一 人类学的“文学转向
二 文学的”人类学转向
三 “地方性知识”的呈现
四 “深描”手法的运用

结语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节选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二)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  进入1990年后,中国迈入了全球化时代。由于苏联的解体,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两极格局瓦解,这使得原先壁垒森严的两级体制崩溃,为全球化的推进扫清了意识形态的障碍。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1990年后特别是1992年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趋频繁。所以说,1990年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迈人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全球化遭遇的悖论在中国依然存在。就中国整体而言,一方面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面临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另一方面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捍卫意识更为自觉。所以,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加剧的语境里,民族主义思潮悄然兴起。20世纪90年代,何新是*早亮出民族主义旗帜的学者。1990年6月,何新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一反20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惯有的乐观主义与虚无主义,提出了激进的民族主义主张。何新认为:“中国的外部环境极其险恶,冷战结束也意味着美国开始把意识形态颠覆和‘遏制’的目标对准中国;精英们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会给中国带来灾难,中国不能乱;爱国主义没有过时,西方对中国在文化和种族上的轻蔑和歧视依然存在。”①半年后,何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何新与日本经济学教授S的谈话录》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他就世界经济形势与社会主义前途等问题,更深入地阐发其民族主义思想。可以说,何新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先声。渐渐地,随着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以及中美、中日之间发生一系列摩擦事件,何新倡导的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在知识分子阶层引起反响。1995年,宋强、乔边与张藏藏等几位处于边缘的青年知识分子,用通俗化的手法写作了《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该书嘲弄了当时弥漫在中国的亲西方情结,还揭示了美国的傲慢与日本的“图谋不轨”,这一切使得此书成了当年的畅销书。所以,《中国可以说不》出版后,立刻引起了人们对民族主义的讨论。这标志着民族主义思潮不仅仅是少数精英的思想,而且开始逐渐成为大众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此后,中国经历了一连串的坎坷,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与美国的谈判不断受挫;美国极力阻挠中国承办2000年奥运会;日本也企图修改历史教科书。这些事件的发生,在中国公众中产生了激愤之声。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发生的美国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五八”事件,更使得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大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爆发。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高校学生们走向街头进行抗议。总之,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侵蚀,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但全球化的到来使西方文化不仅侵蚀着中国的主流文化传统,而且逐渐向位于边缘的少数民族文化渗透。同时,全球化的语境使得少数民族文化还面临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的汉文化的同化威胁。所以说,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到来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双重的压力。文化全球化必然伴随着同质化与差异化,同质化趋势越强劲,差异化也就越突出。这使得少数民族作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萌生的母族文化认同意识更为鲜明,他们更为自觉地维护自我的母族文化,乌热尔图就是一个典范。  ……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作者简介

  杨红,1971年生,黎族,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师从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温儒敏教授访学一年。先后获得贵州民族大学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师称号,及贵州民族大学“2014—2015年度突出贡献奖”。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单列重大项目、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各一项,及其他项目多项。编著著作两部,参编教材一部,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民族文学研究》《小说评论》《四川戏剧》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