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读典记:生命与经典对话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5042294
- 条形码:9787565042294 ; 978-7-5650-422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读典记:生命与经典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选取自己书写的与文学有关的数十篇札记汇集成册。全书共分为三辑: **辑“说理”是作者对一般艺术理念的具体阐发以及对经典的个人化阐释, 具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 ; 第二辑“评作品”主要是对中外经典作品的分析, 如《巴黎圣母院》《爱莲说》《伤逝》等 ; 第三辑“读人”是对中外著名作家的分析与评说, 结合鲁迅、张爱玲、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具体作品等, 讲述其创作特色、文学造诣。
读典记:生命与经典对话 目录
我的生命观
一、死
二、生
三、“我”
四、善恶
五、生命问题琐议
我的思维观
一、此话怎讲?何以见得?
二、把事实判断置于价值判断之前
三、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我的艺术观
一、非常态定义法的定义
二、关于文学创作的三个基本点认识
三、我对艺术蕴含价值认知的排序
卷贰 品人
我读鲁迅
周作人:作为历史人物
郁达夫:感伤的”零余者
冰心:面对她好像面对一个抽象符号
茅盾:政治、女人与文学
老舍:笑骂而不赶尽杀绝
沈从文:越轨的艺术与人生
巴金:一个作家是怎样没被炼成的
钱钟书:游世不如游心
我来猜猜张爱玲的心事
徐志摩:我*大的天才便是爱
卷叁 论文
《狂人日记》:绝望中的呐喊
《阿Q正传》:为中国人作传
《祝福》:祥林嫂的悲剧之外
《沉沦》:身体的文学化问题
《莎菲女士的日记》:现代灵魂的“画像”
柔石:当文学遭遇革命
梁遇春:有趣的灵魂
李劫人:《死水微澜》里的世界
《啼笑因缘》:她们谋生也谋爱
《小二黑结婚》:“遵命文学”背后的暗影
《女人花》:身体是拿来用的
附录
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
《当代英雄》:皮却林是怎样的英雄
陀思妥耶夫斯基:伟大的罪犯
巨大的托尔斯泰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我的马尔克斯的碎片化阅读
《洛丽塔》:写给“小妖精”的书
参考书目
后记
读典记:生命与经典对话 节选
《读典记:生命与经典对话》: 人之死的痛苦来自无解的悖论,人贪生却不得不死。人(我)、生、死,三足鼎立。死,死不悔改;只有我和生商量。其实也没啥商量,只有我和生退让。那就找退让的路。早有人找过。有的就是先在认知上说服自己。叔本华的方法是贬低现实人生。这就像有人拿着个好东西诱惑你,搞得你心痒难熬,然后,他还调戏你:“好吧?好得不得了!可是你得不着!”你咋办?求,不给;抢,没能力;生气不免,甚至痛苦。为了平衡自己,你换个思路:老子不待见!你那啥破玩意儿!叔本华就这个思路。他说人生的过程就像钟摆,摆过来是无聊,摆过去是痛苦。人生无幸福,所谓幸福是消极的,不过是对痛苦的逃避。生命*积极的、*值得肯定的是生命(生存)意志,即,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至于所处的存在如何,决定于你的心灵如何去看待。哈!典型的唯心论嘴脸。他还写过一篇《论自杀》,说无妨把自杀当作向自然的挑战;可他自己却不自杀,不仅不自杀,还拼命乐生,终挣得个寿尽人终。这至少说明,知、言、行合一,并不容易。 从现象看好像也有例外。就有在生死之间自主选择死亡的。缘由不同。有的是为取义而舍生,比如伯夷、叔齐之饿死首阳山,文天祥之柴市就义;有的是为苦难之难忍而舍身,如因失恋、身患不治之症、因逃刑法而自杀等。但稍加一审,这些弃生就死,本质上和众生乐生相比没啥根本不同,它和人渴望活并不矛盾,只不过,活的欲望此时此刻和现实产生了冲撞,此身只得做此境下的此意无奈但坚定的选择罢了。此也就是说,不乐生,即反天命,难。而中国葛洪给的路其实和叔本华的是一体两面,只是似乎看起来还更积极一些,求仙问药,炼丹以求长生。如果真能,人当然乐看其成。只是如今人们已很难称信。庄子是人中的大智者,他开辟了第三条道:即“任自然”,不执着于生死,如他视妻死为回归,该歌唱时他还是鼓盆而歌。后来的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庶可类似。这就比单纯的怕死高了一着,当然也没高到不乐生的程度。 如此看来,生死之间,一般的情况是,人都乐生,面对死之重压,无可逃避,唯一路途,就是尽力补偿,于生,是本能;于意,是自我安慰。民间“好死不如赖活”一句,可说把以上意思一网打尽。稍加梳理,可得如下:一、死既然不可免,就尽量求其晚来;二、伴死而来的苦、难*好越少越好;三、死之前,尽量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所谓不枉一世。 还可以再说一些例外,这些例外都涉及价值问题,此处只先列列,论就搁置。刚才说一般生命是欲长活晚死的,但在一些具体情境中不同位置的人又可能反其道而行之。还是举例。*典型的是患了不治而又极痛苦的病,至少就本人的意愿说,他就渴望早死;还有对他人的,比如,如果我们接受传统的评价意见,王莽就不如早死几年,白居易《放言》有结语,“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其他也还有,历史上好多大人物如果早死,他就可少祸害人间多少年。从众生的立场看,嗜杀残暴的上大人,高寿就不如早死,他早死一天,小民就可早一天解倒悬之苦。 综上,在现实中,对于个体生命来说,撇开那些近乎无聊的思辨,一个更渴望得到答案的问题是,有没有办法可以变怕死为不怕?人生之苦,不外身心两面。伴死而来的大苦几乎都是心苦,就为了要活着,可以看这个看那个,干这个干那个,一想到有一天,这一切突然归零,就有一脚踩空落入深渊之感,实在舍不得,怕死是因为生命里有生生不已的欲。这是诊断。可方子好开,病难治。看看现实,孟德斯鸠感叹:“帝力之大,如吾力之为微”,天命之谓性,不率性是很难的。没办法,人很多时候就是急病乱投医了,核心是求心安身静。于是,人搞“头脑风暴”,武器是逻辑。演绎如下:既然怕死是舍不得有生的一切,那就反其道而思之,从逻辑上求证生的一切并不值得留恋呗,刚刚说过的叔本华即是。把这个思路展开,大概有物的和心的两道。物方面即是让人产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苦而无乐,甚至苦到难忍的认知。如果人真的处在这样的境遇不就可以起到不乐生的作用了吗?可是人真愿意这样吗?除非发疯的人会这样干。就以宗教言,这世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要求信徒苦行苦修,可是世上有多少真正通过苦行苦修来求道的信徒呢?就是这样的境遇主动来了,比如人类历史上各种大劫难时代,可事实又是怎样?自裁的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为保命还是忍忍忍,看来境遇不佳也未必引来厌世思想。心路呢?这世上多悲观哲学,可是并无多少悲观人生。都说世间无乐,好像红尘一点也不值得爱恋。如果真可以境由心造,那人会首先往好处想的,何苦自我折磨。在逻辑上演绎得头头是道的人类,在书面上可以万法皆空,离开书面,黄金屋、颜如玉,实而又实地就在眼前,那时真有几人能且愿意看破红尘的?身心分离可能也只是人间才有的独特风景吧。 通过厌世以求不怕死,不合人性;人间常见的现象倒是,追求自己一切的尘世欲望,越多越好,越美越好,越高越好,越比一切人都好越好,这样一旦撒手而去也可以无憾而瞑目。儒家及一切人世哲学都是这般倡导的。但问题是,和人心之满比,人的一切努力和获得没有人会觉得餍足的。到头来也还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量差而已。就是曹公孟德,可谓功成名就,可是垂危之际,还敦嘱分香卖履,望西陵原上。敦嘱,不就因为舍不得,也就不能不怕呗。人,总不过是人而已。《古诗十九首》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不如此的人这世上万里难寻一。庄子为解死之重负,参出的道,一是任运,就是顺随自然;二是把死理解为是要“息我以死”,就是企图在认识上要让自己心安:劳累一生,不堪其苦,解脱就是死*后给我送来安息,这不就是变失为得了? ……
读典记:生命与经典对话 作者简介
张晓东,男,祖籍江苏淮阴。教授,硕导,供职于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文学所,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州学刊》《重庆大学学报》《学术界》《江西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学报》《江淮论坛》《关东学刊》《中国新闻》《名作欣赏》《戏剧文学》《写作》等专业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熟悉的名字,陌生的人》(2003,澳门文星出版社)、《句子里的世界》(2009,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身体对心灵的诉说:现代文学“情色”书写研究》(20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立在经典岸边》(201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与经典一起成长》(合著,20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主持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文学“情色”书写研究(12YJA751082)、安徽省教育厅2016年重点人文社科项目:当代文学“情色”书写及文学史生成建构问题研究(SK2016A0706)及省部级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