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
>
野菊花
-
>
我的父亲母亲 - 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
>
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1959-1960
-
>
吴宓日记续编.第3册:1957-1958
-
>
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1954-1956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1949-1953
文学修养读本(修订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5111585
- 条形码:9787215111585 ; 978-7-215-1115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学修养读本(修订版) 内容简介
《文学修养读本(修订版)》着眼于读者文学修养的培养与提高,让文学从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解放出来,走向大众,走进人生。 《文学修养读本(修订版)》主要介绍文学的学科属性(人文学科),介绍简单的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介绍文学欣赏的基本角度(切入点),即“内行看门道”的“门道”;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家,西方文学主要名作等内容。
文学修养读本(修订版) 目录
**章 文学是关乎灵魂的学问
**节 文学属于人文学科
第二节 人文学科的对象及特点
第三节 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文学涵义及特征
**节 文学的涵义
第二节 文学的特征
第三章 文学欣赏的涵义与途径
**节 文学欣赏的涵义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途径
第四章 文学欣赏原则
**节 不可当真
第二节 保持适当心理距离
第三节 用心灵拥抱对象
第四节 只可意会而不可求甚解
第五节 用历史眼光看作品
第二编 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与文学欣赏角度
第五章 语言层面
**节 字句、音节 与神气
第二节 字词的暗含意味
第三节 语气的把握
第四节 古典诗词的语法特点
第五节 文学的多义性
第六章 形象层面
**节 意象与意境
第二节 人物与主题
第三节 人物与作者
第四节 把握故事情节
第五节 怎样评价情节
第六节 背景与氛围
第七章 意蕴层面
**节 意蕴的涵义及类型
第二节 意蕴的丰富性
第三节 表层意蕴与深层意蕴
第八章 文学综合质
**节 情调
第二节 传神
第三节 趣
第四节 艺术风格
第九章 艺术技巧
**节 结构
第二节 象征
第三节 叙事角度
第三编 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欣赏角度
第十章 批评方法与欣赏角度
**节 文学批评方法同时也是文学欣赏角度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角度
第三节 道德角度
第四节 文化角度
第五节 心理角度
第六节 原型角度
第七节 女性主义角度
第四编 文学与人生
第十一章 从人生视角解读文学
**节 “人生”应当成为解读文学的独立视角之一
第二节 人生视角与社会政治视角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人生视角解读文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十二章 人生视角解读文学举例
**节 希腊先民的人生觉解
——希腊神话的人生解读
第二节 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的人生之旅
——司汤达:《红与黑》
第三节 一个“巴漂”的幻灭之路
——巴尔扎克:《幻灭》
第四节 名利场上是非多
——萨克雷:《名利场》
第十三章 借助文学透视人生
**节 生命为什么是宝贵的
第二节 人生意义是自己创造的
第三节 人性弱点举例
第四节 人生的围城
后记
文学修养读本(修订版) 节选
《文学修养读本(修订版)》: 三、怎样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具体说来,大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情而不忘情 文艺作品饱含着感情——人物的感情和作家的感情,所以极易激发、调动欣赏者的感情,吸引其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没有欣赏者的感情投入,主客双方互不关涉,也就谈不上欣赏。所以只有欣赏者愉快地投入了感情,主客体双方实现了交流和沟通,客体才能占有主体,主体也才算是把握了客体。这是一种理想的欣赏境界。 但是,欣赏活动中的感情投入应该是有分寸有限度的,具体说来即动情而不忘情。欣赏者此时的心理活动应该是双重的:想象并且知道自己在想象,体验并且知道自己在体验。总之,一个是想象和体验着的自我,一个是思考着的自我;思考着的自我始终控制着、监察着想象和体验着的自我。这就是说,欣赏者的自我意识并没有彻底丧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欣赏者在想象和体验对象时,尽管可能相当激动,相当高兴或相当痛苦,但还是手捧书本默默地读,静静地看,而没有像角色那样或大喊大叫,或痛哭失声…… 当然,由于欣赏者心理素质不同,有的可能是分享型,有的可能是旁观型,各人的欣赏心理活动并不完全一样:前者在欣赏中“进入”程度深,后者则浅。但不论哪种类型,其欣赏心理都应该是动情而不忘情,不应该完全丧失了“自我”。 (二)进入角色而不硬充角色 在小说欣赏过程中,有的读者看到自己喜欢的人物,尤其是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气质、性格等方面相接近的人物时,常常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移人角色,或者说是把角色的感情移人自己,与角色同欢同乐,同悲同苦,心心相印。这是艺术欣赏的佳境,进入这种境界是一种艺术享受。 但是,所谓进入角色,仍然是相对的、比喻性的、描述性的。进入角色只是为了寻找主客体之间在心理上的契合点,从而增加心理体验的深度,而不是要把自己等同于角色,不是对号入座,硬充角色。进入角色有助于欣赏艺术,硬充角色只能阻碍欣赏艺术。为什么?因为硬充角色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与艺术欣赏相敌对。 关于这一点,早在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就已经指出过。鲁迅说,《红楼梦》在中国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但问世以后反对者却很多,以为将给青年以不好的影响,所以始终不能认识《红楼梦》的价值。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人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人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①。鲁迅的话点出了硬充角色的要害是“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即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粗鄙的实用主义。这是正确欣赏态度的大敌。 (三)不可直接模仿 看了文艺作品中自己喜爱的人,就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模仿的冲动,这恐怕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欣赏心理倾向。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人类生来就有模仿他人的冲动。这种冲动在青少年时达到顶峰,从无意识转向有意识。文艺作品作为欣赏对象,对于欣赏者无形中具有一种暗示和诱导作用。尤其是那些与欣赏主体在气质、性格、年龄、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相似或接近的艺术形象,由于主客体之间具有可比性,所以更容易刺激起欣赏者的认同心理,诱发从行为上加以模仿的倾向。大量的欣赏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看来,通过欣赏文艺作品产生模仿的冲动是必然的,是可以理解的,也未必就是坏事。但问题是应该怎样模仿。 ……
文学修养读本(修订版) 作者简介
胡山林,信阳学院教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一生读书教书写书。 写作源于兴趣,兴趣在于从人生视角解读文学,借助文学透视人生。理想是让学术从大学课堂解放出来,走向大众,走进人生。 坚信文学是关乎灵魂的事业,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归宿,文学永远与所有人心灵相通。 主要著作:《文艺欣赏心理学》《寻找灵魂的归宿》《文学与人生》《极地之思》《文学欣赏导引》等。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5.8¥16.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15.4¥42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6.4¥45 -
中国小说史略
¥9.9¥35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3.8¥32 -
鲁迅的微博
¥9.4¥20 -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