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他者之物与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

他者之物与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

作者:侯铁军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1.9(8.0折) 定价  ¥89.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他者之物与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584487
  • 条形码:9787513584487 ; 978-7-5135-8448-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他者之物与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瓷器曾风靡西方,但除了改变西人的餐饮和家装方式,影响他们的审美品位和情趣,还曾产生怎样的深层次影响?  《他者之物与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汉英)》通过分析18世纪荚图文学中有关瓷器的书写所折射的物与人、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瓷器在异城想象、帝国心态、民族身份、性别权利、审美欲望和灵魂诉求等方面与这一时期英国社会不同个体的多元自我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以此重温中国发明的瓷器对当时英国社会产生的深层次影响,管窥古代中周智慧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他者之物与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 目录

引论
1 问题的缘起
2 选题意义
2.1 文学研究层面的意义
2.2 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研究层面的意义
2.3 建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层面的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综述
3.2 国内外研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4 核心概念定义
4.1 18世纪
4.2 英国文学
4.3 瓷器
4.4 他者与自我
5 研究视角与内容
5.1 主要研究视角
5.2 本研究的思路、基本观点、创新点

**篇 瓷器与18世纪英国社会
**章 “瓷叶片片漂四洋”:18世纪英国社会的中国瓷器热
1 “埏埴以为器”:瓷器的物性及其文化意蕴
1.1 瓷出于陶而精于陶
1.2 瓷器的独特原料
1.3 泥造火烧
1.4 外实内虚、表里不一
1.5 脆弱易碎
1.6 形体似人
2 “来到英伦文明地”:中国瓷器在18世纪的英国
2.1 “来到英伦文明地”:蔚为大观的中国瓷器热
2.2 “荣光时日去不返”:中国瓷器在英国的衰落
第二章 “新伊特鲁里亚扮装英伦”:瓷器在英国的本土化历程
1 “拱形圆柄镶金饰”:1 8世纪英国的镶嵌瓷
2 “式多奇巧,岁无定样”:18世纪英国的定制瓷
3 “媲美中国*好的瓷器”:18世纪英国的仿制瓷
4 “新伊特鲁里亚扮装英伦”:18世纪英国瓷业的发明创造

第二篇 他者之物
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与英国的中国观
第三章 “瓷器”,“中国”房子:瓷器的中国化
1 “china/China”:以国为名的瓷器
2 作为“整个中华民族及其所有历史回忆”表征的瓷器
第四章 “茶杯上的幻想”:中国的瓷器化
1 “神秘”与“乐园”:理想化的施魅
1.1 “孔夫子留下的瓷器”:神秘的瓷器与神秘的中国
1.2 《茶杯上的幻想》:瓷器上的乐园与乐园般的中国
2 “脆弱”“不堪一击”与“怪异”:贬低化的祛魅
2.1 笛福的瓷房子:表里不一的瓷器与“华而不实”的中国
2.2 米利的破瓷杯:易碎的瓷器与“不堪一击”的中国
2.3 兰姆的古瓷器:怪异的瓷器文饰与“怪异”的中国人

第三篇 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与多元自我的交互关系
第五章 从笛福的焦虑到马戛尔尼的自豪:瓷器与帝国自我的彰显
1 笛福的焦虑:瓷器与帝国的财政危机
2 诗文报刊的训诫:瓷器与帝国的品位和道德滑坡
3 “中国人是我们的陶工”:瓷器与“额外帝国”的话语建构
4 鲁滨逊的陶/瓷罐:帝国优越性的文学想象
5 泥土之上的荣光:帝国瓷业的崛起与隐性殖民
6 马戛尔尼的礼物:英国瓷器与帝国自我的自豪
第六章 “精美而高贵的瓷瓶破了”:瓷器与民族自我的建构
1 斯威夫特的呐喊:爱尔兰人与大英帝国瓷器的纠葛
2 “再见,瓷桌”:北美对大英帝国瓷器的抵抗
3 “高贵而精美的瓷瓶破了”:美利坚民族自我的建构
4 到中国去买瓷器:美利坚民族自我的宣言
第七章 “瓷杯中的风波”:两性审美与欲望自我的诉求与争斗
1 “瓷器精致似女子”:男性审美和欲望自我的投射
2 “瓷器是任伺年纪女性的玩物”:女性审美和欲望自我的外化
3 “瓷器既已破?生命算什么”:两性审美与欲望自我的争斗
第八章 追寻白色“圣杯”:瓷器与灵魂自我的塑型与提升
1 追寻白色“圣杯”:瓷器制造的灵魂维度
2 鲁滨逊制瓷:灵魂自我的塑型与提升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他者之物与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 节选

《他者之物与自我之物: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研究(汉英)》:  在第四章中,我们曾以《米利:一个中国神话故事》中中国瓷杯的破碎为引子,论述了中华帝国与大英帝国之间的冲突在瓷器中的表现。其实在这个故事中,还隐含了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之间的冲突。在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汤姆·欧波儿(Tom O'Bull)的诚实的爱尔兰船员。正是因为欧波儿宣称知道王子所要寻找女子的下落,王子才激动地打碎了能够预言的神奇瓷杯。然而,这个“诚实的”欧波儿,一点也不诚实,他不但谎称自己的兄弟是“伟大的爱尔兰、法兰西和不列颠国王”,也根本不知道那位女子的下落。当兴奋的王子跟随欧波儿来到都柏林,他愤怒地发现,那位女子“早已不知道嫁给了谁”。“所幸的是,欧波儿正踏着爱尔兰的土地上”,要是在中国,他就会因为“误导王子”,“被剁得像米粒一样碎”。  史景迁指出,“沃拍尔在写他的故事时,把他对中国的评论与对爱尔兰人的讽刺混在一起了。英国和爱尔兰的紧张关系在这里暴露无遗”。据史景迁的分析,汤姆·欧波儿是英格兰老实人的代名词,但故事中的欧波儿根本不老实,因而有嘲讽之意。在得到王子的青睐后,欧波儿千方百计要求获赐贵族头衔,这说明“爱尔兰人是很势利的,他们都自以为是贵族,对不是贵族的人就嘲笑。”因而,创作这样一个故事,体现了作为英国贵族的沃拍尔对爱尔兰贵族的“嘲弄”。  后来,王子在梦中得到一个神谕,预示他将会找到一位女子,她的父亲“失去了本来就不属于他的领土”。*终,他找到了卡罗林·坎布尔(Caroline Campbell)小姐——北美卡罗莱纳前任总督威廉·坎布尔爵士(William Campbell)的女儿——并与她喜结连理。  这个故事发表于1785年,其对北美卡罗莱纳的间接描述暗藏了大英帝国与北美殖民地的冲突。欧波儿所要找的女子正是北美卡罗莱纳省前任(late)总督威廉·坎布尔爵士的女儿,而这块土地,我们都知道,乃至整个北美殖民地,都因为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而失去了,或者如沃波尔所言,“失去了本来就不属于他的领土”1。  因而,沃波尔所虚构的故事还是18世纪大英帝国及其殖民地围绕瓷器而展开的商贸、话语和武装争斗的文学隐喻。帝国禁止殖民地与外国直接通商,规定一切瓷器都只能通过帝国转运进口。帝国在政治、经济和商贸上的歧视与剥削,引发了殖民地的抗争。斯威夫特号召爱尔兰民众抵制英国瓷器,以保护爱尔兰的民族利益。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精英也号召民众抵制英国瓷器,富兰克林等还热切鼓励北美建立自己的瓷厂,以对抗帝国的垄断,而约翰·亚当斯更是将瓷器与自由、权利等相提并论,为美国的未来谋篇布局。*终,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摧毁了大英帝国在北美苦心经营的殖民体系,将帝国这件“精致而高贵的瓷器瓶子”打得粉碎。独立后,美国立即将“中国皇后号”派往广州,并从那里运回了包括962担2瓷器在内的大量中国货物。为此,当时的著名诗人菲利普·弗伦诺写下赞歌,热烈欢迎瓷器等中国器物的到来,为美国光辉的前景欢呼歌唱。由此可见,瓷器在大英帝国与殖民地纷争的过程中扮演了物质文化的“文化和政治权利关系网络封装”3的角色,它不仅表现了殖民地人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也是他们表达和建构民族自我的重要器物。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