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乡风呓语

作者:杨烨琼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2.1(7.3折) 定价  ¥4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乡风呓语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7069454
  • 条形码:9787227069454 ; 978-7-227-06945-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乡风呓语 本书特色

杨烨琼著白麟主编的《乡风呓语/阵地文丛》是一本散文集。共收录作品67篇,分为二部分。**部风“乡间拾语”,主要是以乡间碑石、志记考释为内容的历史散文。第二部分“乡间风语”是一些以乡间记忆、趣人轶事为内容的散记。作品不论是对家乡风物的探究考证还是对故土人事的深情记述,都饱含了对养育其成长的这片黄土地的深沉的爱。

乡风呓语 内容简介

  《乡风呓语/阵地文丛》是杨烨琼以眉县及其周边市镇村落遗失已久的历史文化线索为切入点的系列散文,不只是简单地以逸散在乡间和时光角落的带有历史余温牌匾、经幢、石碑、老地名或名人轶事为其文章架构的经络,不只是文学化地回放自己严谨的考据和悉心寻访的过程,不只是为日益忽略了自己来处与归途的人们提供一些饭后茶余的谈资,而是自己对自己灵魂的一个交代,自己对自己光阴的一次告白,自己对自己精神的一种抚慰,同时也在有意或无意间,为流落眉坞及其周边坊间的文化因子与精神元神提供了一处盛世的庇护之所,并间接地吹响了县域特色文化挖掘整理与地方文化繁荣与自信的集结号。

乡风呓语 目录

乡间拾语 敕封碑的历史故事 苏轼与太白山 眉县乾隆古碑的历史故事 青化美食坨坨面 东湖凌虚台的历史故事 眉县康熙古碑的历史故事 眉县古碑的历史故事 凤翔“义坞堡”的报恩往事 眉县孔公渠的历史故事 寻访蹇家沟 春风和煦野菜香 眉县清代屏风传家风 眉县齐家镇石斗的故事 探秘眉县唐代经幢 又到关中麦黄时 苏轼与邸阁寺 岐山醋香 眉县嘉庆七年碑逸事 眉县嘉庆古碑纪事 扶风伏波村的故事 跟年集 眉县“嘉惠青年”匾逸事 罗局镇记忆 三国古战场葫芦峪逸事 眉县《程子言箴》碑的故事 眉县铁炉庵古事 乡间风语 打碗花 大土堆的记忆 涝池记忆 杨家庄的记忆 一双新布鞋的故事 渭水岸边,那一片透心的美艳 3511 槐树湾的故事 温州印象 眉城春美 凤翔名吃豆花泡 我的母校凤翔师范 丙中秋末游红河 八三二 祭灶 震撼 槐芽济民 太白山下水光热恋 我们的“复习狗 北首岭素描 来吧,在槐树园,让诗意与远方相伴 醉在深秋 得石记 游“梦泉寺 “宝鸡文学网第三届年度文学奖 散文奖获奖感言 思雪 石头城畔赏雪景 寻访玉女潭 大师 铁虎 立宽 夜 老刘和他的玉米 清明悼先父杨公 伤海棠 祈雨文 蒹葭风歌 岐阳往事 渭水东流 心旅 听风王家堎 “斜谷造船务”远去的背影 后记一 后记二 字里行间跳动着自己的“心电图 ——《阵地文丛》总跋白麟
展开全部

乡风呓语 节选

  《乡风呓语/阵地文丛》:  提起苏轼,可能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伤心悲戚之情难抑外溢,浸人心髓;他的“大江东去”如张飞执斧相撞,铿锵之声破云穿雾,响彻神州;他的“左牵黄,右擎苍”慷慨激昂,酌情如炬;他的《喜雨亭记》洋洋洒洒,天与地、官与民合和而乐,其乐融融……他的一生把上天赋予他的个体生命经营得如此丰满多彩、特质无二!  可要说起这样一位时代的巨人与太白山和太白神庙的一段史实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  北宋嘉祜六年(1061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时年26岁的苏轼通过宋仁宗崇政殿御试,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十一月初赴任,十二月十四日抵达凤翔府,受到时任凤翔知府宋选的热情迎接。  苏轼到任后,便遇到了当年长达近半年(1061年9月底到1062年的2月底)之久的关中旱灾。  到嘉祜七年(1062年)农历二月,时已初春,但由于严重干旱,地面干裂,麦禾几近干枯。时签判一郡且刚到任两月余的苏轼见状心忧如焚。他听闻府属眉县境内太白山神极佑百姓,祈雨甚灵。便与太守宋选商议,为了百姓种者有收、安居无忧,决定亲自到太白山祈雨。  意气风发、满腹诗书的苏东坡亲自书写了《凤翔府太白山祈雨祝文》。他与太守宋选两人于求雨前一天沐浴斋戒,焚香祈祷,以求此行能化解府民之忧。第二天,便前往眉县太白山神庙(即今日之清湫太白庙)祈雨。焚香叩首后,苏轼这位年轻的凤翔府签书判官,用他那华美的气质之音高声诵读了那篇《凤翔府太白山祈雨祝文》。他用他那华美的文辞和同样华美的文人人格与太白山神交流、祈祷。  祈雨后回凤翔府途经真兴寺阁(凤翔府驻地附近)时,忽然黑云涌动,微风骤起。苏轼以为太白神灵应,天将欲雨,兴奋之情难以抑制,随赋诗《真兴寺阁祷雨》一首。  回到凤翔府后,于乙卯日在凤翔城举行了隆重的祈雨迎神水活动,迎接和供奉按照惯例在太白庙祭礼时从庙前神湫中取得的那瓶水,作为圣水供祷。活动举行得庄重而又热烈,官与民的心忧之情、期盼甘霖之意溢于活动始终。  仪式刚结束,只见浓云密布满天暗,天雨欲滴水淋淋。当夜,凤翔府属各县果真细雨蒙蒙,一夜滋润。不几日,又降滋润。两场雨使旱象稍解,但因雨量有限,民官同惜,以为不足。  苏轼经过走访后得知,唐天宝八年,朝廷诏封太白山神为神应公,到宋初改封济民侯。苏轼认为朝廷“封爵未充”导致太白神不悦,故降雨未沛。随着手起草“乞封太白山神状”。  说来奇怪,恰在此时的丁卯日,凤翔府属各县突降大雨,连下三天,禾麦保收有望,民众奔走相庆!  恰巧府衙北面新建的一亭子落成求名,苏轼便“亭以雨名,志喜也。”命名此亭为“喜雨亭”,并作千古名篇《喜雨亭记》。  喜雨甘霖,护佑民生,苏轼以为“乞封”之想与太白神相通,并感太白山神护佑、滋润之恩,在太守宋选委托下向朝廷上《代宋选奏乞封太白山神状》。  奏状中奏请朝廷封赏太白山神,以彰其护佑生民之功。随后,朝廷依凤翔府奏,封太白山神为“明应公”。  朝廷准凤翔府奏状后,苏轼以虔诚之心,感恩之腑亲往眉县清湫太白山神庙,亲自书写祝文《告封太白山明应公祝文》,并依旧用他那华美的气质之音高声诵读,用他那华美的文辞报告山神“明应公”的封号,用他华美的文人的人格与太白山神神交。随后,他还主持重修了太白山神庙。  时光如梭,岁月匆忙,转眼间,时间已过去了950多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些碑文、那些意气风发时的神来之笔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它们如同历史天空上的点点星光,闪闪烁烁,让人们有一种看到的享受、惬意与思考和对祖先历史的一种荣光感。这,就是文化之美。  ……

乡风呓语 作者简介

杨烨琼,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喜读书,好写作。作品散见于《宝鸡日报》《莲花山》《三秦都市报》等报刊及中国散文网等多种文学微信平台。曾获宝鸡文学网第三届(2017年)文学奖散文奖,获中华散文网第三届(2016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