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自由的文化-古希腊与欧洲的起源
¥29.3¥59.81848革命之年
¥57.0¥92.0罗马史:从起源、汉尼拔到恺撤
¥38.0¥69.0资治通鉴(精装)
¥16.7¥49.0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
¥63.8¥110.0
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a personal history of Habsburg Europe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024098
- 条形码:9787552024098 ; 978-7-5520-2409-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a personal history of Habsburg Europe 本书特色
蓝色多瑙河与哈布斯堡家族历史的紧密交汇,游历见闻与史学知识的完美融合,穿越时空,为你私人定制一本王朝观光指南。
从君王肖像到皇家艺术,从宫廷生活到军事纷争,以万花筒般繁复的视角,全面再现了哈布斯堡家族数百年的盛衰荣辱,涉笔成趣,引人入胜。
摒弃传统研究方法,运用新派写作形式,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堪称“行走的”史学佳作。
★一部个性化的哈布斯堡王朝史,揉历史知识于游历见闻。
沿多瑙河流经的区域,从人尽皆知之地到人迹罕至之处,作者一一寻访帝国历史残存的古迹,通过讲述旅途中的趣闻轶事,生动地再现了从中世纪末到**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哈布斯堡家族的历史。作者由点及面,以雄厚的知识储备为针,以游历中的所见所感为线,穿针引线,织就了一幅布满线索的宏大历史地图,向读者展现了这个神秘家族所历经的混沌与荣耀。在叙写史实的同时,作者也不忘发表自己的奇思妙想,使本书成为一部风格鲜明的哈布斯堡帝国“个人见闻史”。
★不可不看的趣味“游记历史”,身临其境般的多维阅读体验。
作者极富创意地以游记的新颖写法展开叙述,带领读者沿着多瑙河尽情领略古帝国疆域之上的风土人情。阅读本书,你将在古树参天的森林里一瞥原始欧洲的风采,也将在阴森诡谲的城堡中重回那个令人窒息的军事化年代;你将畅游海顿等人的音乐世界,也将漫步于摆满皇室画作与雕像的艺术长廊;你或许还将发现某位皇帝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鲁道夫二世其实是个极爱饲养渡渡鸟的收藏怪……作者围绕音乐、绘画、雕塑、文学等诸多主题,以诙谐的文笔立体地架构起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文历史,并试图解开欧洲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谜题。同时,作者还擅长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重感官上的描摹手法,令读者仿佛置身“4D”影院,观看一部哈布斯堡帝国的别致纪录片。
★再续前作经典,西蒙·温德尔又一力作。
本书作者西蒙·温德尔是英国大众历史作家,以“如旅行作家般的”写作手法著称。与其之前出版的畅销书《日耳曼尼亚:古今德意志》一书相同,作者亲往30余处历史坐标进行走访调查,并力求做到内容通俗易懂、语言轻松幽默。本书深入浅出,饶有风趣,读来酣畅淋漓,却又不失历史的真实性与厚重感,一经出版便被《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卫报》等多家知名媒体联袂推荐,并荣获2013年度“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
★特殊工艺与优质纸张的结合,装帧精美,适合收藏。
32开圆脊精装,护封使用专色印金、印蓝金工艺,典雅考究,内文用纸选取70克纯质纸,轻柔平滑,极具收藏价值。
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a personal history of Habsburg Europe 内容简介
蓝色多瑙河流经的区域勾勒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帝国。从中世纪末到**次世界大战结束,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国度虽然未曾赶超鼎盛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且国界变化无常,但其统治时间之长、统治疆域之广,为大多数王室家族所不及。这是一个王朝的历史,也是它所统治的许多人的历史,他们分属不同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信仰,生活在不同的王国或邦国,在双头鹰这个象征符号的周围环绕了数百年之久。
西蒙·温德尔摒弃了传统的历史写作模式,拨开笼罩从神圣罗马帝国到后世德意志帝国的神秘沉闷的迷雾,带领读者沿着多瑙河走过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领土。他不仅呈现了著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展示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与人物相关的趣闻轶事,让读者时而驻足窥探幽暗的教堂,时而穿过童话中的森林和古堡,时而徜徉于长长的画廊,时而在音乐中的海洋中畅游,时而为不幸的皇室婚姻唏嘘不已,时而置身于叛乱或迫害中不知所措。这一切逐渐汇入强韧的历史主线,先是掀起数个高潮,*终缓缓落下,留下今天多瑙河畔的面貌,而历史磨洗的痕迹永远不会褪去。如今的欧洲,从语言到宗教,再到政治和文化,无处不渗透着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影响。
为何神圣罗马帝国松散的统治模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却彻底终止于德意志统一之前?
回天无力的哈布斯堡家族为何引发了**次世界大战,随后又退出历史舞台?
通过运用复杂程度适宜的史料,以多维度感知刺激读者思考,作者很好地证明了帝国不同部分的差异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由此让帝国解体和王朝覆灭的命运变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a personal history of Habsburg Europe 目录
引言 i
地名 xii
哈布斯堡家族 xiv
章 001
坟墓、树林和沼泽 003
人口迁移 013
鹰堡 018
“小心你背后!” 022
祭仪之地 026
被选中的皇帝们 031
第二章 041
赫托继承人 043
伟大的奇才 047
马背上的侏儒 052
胡安娜的孩子们 058
来自富格尔家族的帮助 063
灭顶之灾 069
第三章 081
千般悔恨 083
“发生过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086
英雄们的盔甲 092
欧洲之困 099
海盗巢穴 102
一条真正的熊河 109
第四章 113
另一个欧洲 115
牛黄与夜店女招待 121
用猎豹狩猎 131
七大堡垒 136
第五章 145
空中小屋的一次惊喜拜访 147
“芳名永驻” 154
死于埃格尔 158
丧葬习俗和棒打狐狸 162
殉道雕像娃娃 167
如何构建巴别塔 172
第六章 179
遗传恐惧 181
欧洲称霸之役 185
新边境 194
宗教仪典 199
鸡头蛇怪的厄运 202
个人乐趣 205
第七章 213
耶稣和海神 215
个愿望 223
宗教内饰 228
第二个愿望 236
齐普斯地区和皮亚斯特
王朝 246
第八章 251
惊天危机 253
一代霸主奥地利 262
凯旋门 270
因圣诞秣槽爆发的战争 272
辉煌的遗体 279
瓜分世界 282
第九章 289
“日出” 291
历史插曲——理性思考的时代 296
被拿破仑打败(一) 299
被拿破仑打败(二) 302
事情莫名其妙变得
更糟 308
一场亲密的家庭婚礼 315
回归自然 321
第十章 329
正统主义者的警钟 331
忠诚子民们的问题 337
失控的局面 344
山区人民 355
第十一章 363
走向毁灭的辉煌殿堂 365
新哈布斯堡帝国 372
愚蠢的巨人 379
各民族的欢乐时光 388
君子协定 391
滴水如金 394
第十二章 399
规划未来 401
东方的诱惑 407
拒绝 414
遭受诅咒的村庄 421
迁徙之路 424
元首 433
第十三章 439
绵羊与甜瓜 441
精灵、女像柱和象征性女雕像 451
追忆消逝过去的纪念碑 459
“早期波兰”运动 465
第十四章 471
虔诚的肥佬 473
夜曲 480
特兰西瓦尼亚火箭技术 486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490
帝国末日 497
第十五章 505
军事应急计划的诅咒 507
萨拉热窝 513
普热梅希尔的灾难 516
开往威尔逊维尔的*后一班火车 521
酥皮糕饼 526
战败的代价 531
漠视的胜利 533
结语 539
参考文献 547
致谢 553
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a personal history of Habsburg Europe 节选
个人乐趣
每一位涉入哈布斯堡家族事务的人一定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如何享乐。如果你腰缠万贯,却不知道该用钱做些什么,那还有什么乐趣呢?我们通常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皇帝如何完美驾驭自己的公共角色和个人角色,简直超乎世人的想象。他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履行着象征性的世俗义务和宗教义务,并且身边始终围绕着许多侍从,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确保皇帝穿戴着得体的皇冠、挂件或装饰性的斗篷。
皇帝有一种强烈的个人优越感。在某种程度上,他在公共场合与某人的简短交谈可能会成为改变这个人命运的一种殊荣。当然皇帝知道,*终只有死亡才能让自己摆脱这种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无聊至极的生活。一个人一生只能死一次,而皇帝的死却必须具有好的象征意义(临终前他要在家人的围绕下,手持十字架进行忏悔)。皇帝临终前的气氛一向十分肃穆。尤其当一群悲痛欲绝的亲属慢慢走到病床旁,或是根据古老的哈布斯堡传统,皇帝时不时要听一听匆忙赶来的信使传达的十分糟糕的军情时,气氛会尤为凝重。
也许一些哈布斯堡家族物品受到人们青睐的真正原因在于这些东西都具有审美价值。伟大的收藏家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惊人的遗产。毫无疑问,这给现在的我们带来了许多享受和乐趣。而收藏的发起人也一定或多或少乐在其中。一些精致小物件如硬币、珠宝、凹雕和印章等属于专业收藏领域,它们可以拿到手上进行鉴赏。我曾经花了几个下午研究哈布斯堡家族的硬币和奖章,却一无所获(结果证明,这些东西真的没什么可谈的),而小型木质托盘、迷你手写标签和特制的白色超薄手套却非常有趣。当然,这种乐趣一部分是出于炫耀和自娱。拿着这些东西,调整角度使之对着光,缓慢旋转和上移,然后独自陷入沉思,这部分才更美妙。有一种金质的小型圆盘重量十分奇怪(特别是对那些只习惯于把玩巧克力金币的人来说),似乎某种重力原理在它身上失灵了。当时的硬币也同样令人惊叹,因为从15 世纪晚期起,国家发行的硬币必须真实展现统治者的相貌。硬币是具有流通性的:它是宣扬君主权威和合法性的象征。因此,在维也纳宫廷,在皇帝面前弯腰行礼的臣子都十分熟悉皇帝的长相,而皇帝的相貌甚至通过硬币传至蒂罗尔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地区。帝国还发行兼具艺术性的金币和奖章,通常作为赏赐或纪念皇位交替、战争胜利和结婚庆典等事件。这些艺术品上的图案能让特定家族和上层人士了解这些重大事件,他们转而将这些金币和奖章展示给来家拜访的贵客,从而极大地巩固了帝国的统治。从正确的角度(戴着特制手套!)来观察这些圆盘,你会惊奇地发现,数百年已过,然而诸如头发、珠宝和襞襟这类微小细节在16 世纪晚期发行的精美硬币上依然清晰可见。这种硬币是为阿尔布雷希特大公(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之子)和他的妻子伊莎贝拉公主(Infanta Isabella,腓力二世之女)二人而制,当时他们统治西属尼德兰。时至今日,他们的宫殿、音乐、价值观念和政治力量都已不复存在,但他们高贵的魅力却通过硬币得以留存于世。相反,从冶金学角度上讲,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逝世500 年后,一枚刻有其头像的破旧廉价硬币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皇帝独特的头发和鼻子。由于硬币一定要反映人物的真实面容,因此你*有可能在硬币上看到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的丑陋相貌。罗马硬币的传统是刻上展示头部和肩膀的侧面像,哈布斯堡家族继承了这一传统,却不幸地凸显了家族惊人的宽大下巴。然而在我们所熟悉的画作中,这一面部缺陷往往通过变化角度、调整光线或增添胡须得到修正。利奥波德一世统治时期很长,在位期间他取得了众多军事胜利,这使无数恺撒式人物的面容刻在了各种各样的硬币、奖章和装饰图案上,但他那郁郁寡欢的侧颜却让他的威严大大降低。
哈布斯堡家族成员十分热衷于收集这些硬币,想必是从中获得了与祖先交谈的亲近感。收集硬币已成为他们愉快的消遣方式。花一个悠闲的上午把玩一下小抽屉内前辈们托人制作并传给你的奖章,这不仅是一种特别的私人鉴赏形式,还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从这堂课中你能够反思自己统治的好坏。对每一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员而言,即便面对*糟糕的时刻,看着刻有居高临下的鲁道夫二世和马蒂亚斯头像的硬币也可以获得慰藉,因为总有这些先例,他们当时所处的情况更糟糕。
博物馆必须改变性质,抑制人们随意创造一种物品的冲动。排成几排的硬币看起来就像帕尼尼风格足球贴纸一样,只是比贴纸沉一些。但作为一个手把物件,它们讲述了一个非凡的故事:从夸张的金质大块头变为粗糙而叮当作响的普通金属小方块,后者在维也纳围攻战中曾被征作紧急货币。
显然,硬币是著名的皇家私人藏品,但皇帝身边还有大量的奇珍异宝、版画、微型画和餐具等,所有这些物品既要是全欧洲*好的,也要是*新潮的,要体现出当时的*新风格。再次强调,这是一个准入门槛很高的领域。我们无法掌握新闻中狂热的时尚风向,比如,某宫廷正在炫耀刚从佛罗伦萨新引进的精美的宴会中心装饰品,颜色呈银色与珊瑚色;又比如坊间传言有位新来的肖像画师能让你的肖像带有浓厚的中世纪色彩。有些皇帝明确把收集这些时髦物品的任务委派给那些深谙时尚的朝臣和亲属,而自己却只顾着祷告、狩猎和生儿育女,但公共展示和私人品位之间的交集一直令人好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鲁道夫二世都是利用公共身份来满足个人享乐的一个极端例子。饲养渡渡鸟既是他的爱好,也是彰显帝国伟大形象的一种手段:他有能力确保鸟从印度洋安全地运到他的寒冷宫殿〔现如今渡渡鸟的残骸保存在布拉格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Strahov Monastery)〕。鲁道夫二世对物品的收藏几近贪婪和疯狂。成百上千件物品堆满了一个又一个房间,这种收藏癖或许到某一点便会失控,预示着鲁道夫二世的大脑终将失控。但在大脑失控之前,甚至到人之将死之前,这些藏品一定会让他浸淫其中。因此一只食火鸡或是一块腐烂的木头既是皇帝的把玩之物,又是权力的公开象征(即使仅仅听到从鸡舍传来的哀鸣声)。
鲁道夫涉猎广泛的收藏癖让他更像真正的欧洲人。南到意大利的宝石匠,北至荷兰的画家,他都感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大脑简直是**个欧洲大陆博物馆。他痴迷丢勒,虽然这种喜好有点儿过时。通过多次谈判他高价买下了杰作《玫瑰圣母的盛宴》(Feast of the Rosary),这幅画是丢勒受人之托为威尼斯的德意志商人教堂中的圣坛而创作的。鲁道夫下令,要求四位身强体壮的男子把这幅丢勒的画作从威尼斯经过勃伦纳山口运送到布拉格,要一直竖直拿着这幅画,不能放在雪地上稍做停歇。要是我们能知道他们在这趟奇怪的旅程中谈论了什么,那该是多么美妙啊!
鲁道夫一定从这幅画中获得了极大的个人享受。能有机会数日坐在画前欣赏,大概是他在位期间*美好的时光吧?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这幅梦幻般的画作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并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现如今该画被妥善地保存在布拉格国家美术馆内。鲁道夫二世在这幅画上投入了很多时间,画中仍然可以看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跪在圣母马利亚面前,圣母将一顶缀满了玫瑰的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周围围满了一群如今身份已无从考证的德意志大公和士兵,而丢勒站在远处的背景中〔他照旧看起来像里克?维克曼(Rick Wakeman)——在数百年后前卫摇滚乐流行之前,人们如何能理解丢勒那一头怪发和胡须呢?〕。
正如鲁道夫自身一样,如果不花大量篇幅来描述他感兴趣的事物,就很难将他的收藏癖好写清楚。因此我甚至不打算详细描述《米拉善本》(Mira Calligraphiae Monumenta)。它出自斐迪南一世的秘书之手,是一本非凡的书法合集。鲁道夫曾委托约里斯?赫夫纳格尔(Joris Hoefnagel)用许多画有小型生物、水果和花朵的画来装饰这一合集。画上的每一样东西,如黑莓、蛞蝓、桃子或是一朵花,都是如此生动美丽,其他事物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但只有拥有那本小合集的人,也就是皇帝本人,才能欣赏到这些,这完全是一种绝对私密而又无与伦比的个人消遣。或许互联网*感到让人惊奇的一点就是,人们**次能够重新体验欣赏各类藏品带来的这种快乐,而在此之前,只有住在布拉格城堡中的那位长有黑眼袋的隐居者才能有此享受。
恐怕另一种神秘的个人艺术享受方式非音乐莫属。许多公共音乐,如号角曲、进行曲和弥撒曲,都与帝国和大公活动有关。而且这些音乐会定期更新,这样一来早期的音乐就会无人问津。20世纪70 年代以来,音乐学者们发掘出许多残存的音乐素材,我们才得以再次欣赏到这些作品。令人羞愧的是,人们把伟大的音乐与使徒传承无情地建立起一种联系,许多音乐杰作仅因为不符合社会需求和时尚潮流而被人们遗弃。哈布斯堡家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是:16 世纪90 年代,年轻的未来皇帝斐迪南二世在格拉茨的宫殿中召集意大利乐师和歌手(许多是威尼斯人),要求他们用音乐来支持反宗教改革,正如之前他要求建筑师用白泥和金色漆为反宗教改革出力一样。1619 年,斐迪南二世继位后把这些乐师和歌手一并带到维也纳。斐迪南的残暴统治与他对音乐做出的杰出贡献是毫无关联的,通常而言二者并不矛盾。
在斐迪南三世、利奥波德一世和约瑟夫一世统治期间,这种传统得到了延续。乔瓦尼?弗留利(Giovanni F r i u l i )、安东尼奥?贝尔塔利(Antonio Bertali)和马西米利亚诺?内里(Massimiliano Neri,斐迪南三世的*爱,曾被授予爵位),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性格迥异、杰出有为、富有感染力,完全有能力应付加冕庆典带来的棘手挑战。我之所以在此提到他们,是因为除了完成公务,他们偶尔也会为皇帝的直系亲属进行各种各样的小型音乐表演。皇帝们似乎都很有音乐天赋。对于鲁道夫二世的继任者而言,个人音乐创作带给他们的听觉享受同买一只食火鸡带给鲁道夫的享受没什么区别。
皇帝们音乐热情很高(令许多英国王室成员大惑不解),皇帝本人就是作曲家,音乐带来的那种内心愉悦不亚于把玩奖章或浏览书法合集所带来的快感。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很难再次聆听他们的音乐并给出客观的评价,但他们创作的大部分曲子都非常好。斐迪南三世创作的圣歌《上帝,人类的救赎者》宛如一位翩跹起舞的优雅美人,而约瑟夫一世的《天庭之母》能够在任何一场虔诚的圣母马利亚康塔塔歌唱比赛中胜出,虽然他没有在这部作品上署名。
我们不知道这些优秀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源于他人的奉承之举,譬如贝尔塔利帮助皇帝解决了实际的音符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17世纪的大多数音乐作品都依据紧凑的数独式作曲规则创作而成,这样一来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尝试一下作曲,效果都会不错。即便如此,那些皇帝本可以只把空闲时间花在吃喝玩乐、猎杀苍鹭上,却竟然徜徉在乐器和乐谱注解的广阔世界中流连忘返。
利奥波德一世无疑是*痴迷于音乐且*具天分的音乐家,在评价他统治期间的功过时,他为管弦乐器创作的宗教音乐和《皮埃纳奏鸣曲》(Sonata Piena)可能多少能弥补他在维也纳之围中逃跑的过失。此外,在**任妻子玛格丽塔?特蕾莎过早离世后,利奥波德写了一曲挽歌来纪念妻子,她在短暂的人生里曾启发他创作出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这或许也是利奥波德的特别之处。
因此我们不仅了解了帝国皇帝的公共生活,还了解了皇帝的私人生活,至少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个人空间的生活,它被历史有效地记录了下来。我们本应关注乏味的长期战争的进展,却对鲁道夫二世狂热的收藏癖更感兴趣,而这一癖好本应是他在生活中完成主要工作后的消遣。我们或许对利奥波德一世与法国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没有信心,但不妨珍视他在丰富的维也纳音乐生活中做出的贡献,他即便在死后也依然影响深远。
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a personal history of Habsburg Europe 作者简介
西蒙·温德尔
英国著名大众历史作家、出版人、书评人、影评人。多年来对中欧历史、德国历史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在近20年间多次游历神圣罗马帝国故土,探寻各地遗迹中蕴藏的古老文化元素及其背后的历史渊源。与彼得·威尔逊(Peter Wilson)、蒂姆·布兰宁(Tim Blunning)、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等欧洲史和德国史学术大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持续获得他们的指导与建议,得以在写作中融入新的学术视角。
温德尔在企鹅兰登出版集团担任出版总监,曾因一举获得007系列作者伊恩·弗莱明作品的出版权而名声大噪,他同时还负责部分“企鹅经典”作品和当代外国小说的推广工作。丰富的出版经验让温德尔更了解读者的喜好与习惯。在严谨的历史考证之外,他善于打破传统范式,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个角度传递信息,以时而幽默里面犀利的语言进行叙述,让读者获得全方位的、充满愉悦感的阅读体验。他经常接受BBC、CNN等媒体的采访,应邀赴大学演讲,推广英国文化和其一直醉心研究的德国史。目前已经出版著作三部,其中,《日耳曼尼亚:古今德意志》曾被评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十大畅销书”,《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曾获2013年度“塞缪尔·约翰逊奖”(英国颇负盛名的非虚构类写作奖)提名。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11.3¥29.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20.3¥58.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6.8¥48.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1¥76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26.2¥69 -
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8.8¥18 -
狄更斯英国简史
¥18¥42 -
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31.8¥79 -
近世欧洲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15.7¥36